中航新起航年化收益倒數,基金經理韓浩押注新能源適得其反

來源:壹財信
作者:蘇向前
2023年公募基金成為重倉半導體芯片為代表的科技類基金的天下,熱點的變化之快讓幾個月前還沉醉于新能源的基金措手不及,特別是清盤警報響起孤注一擲的基金。
《壹財信》發(fā)現比較典型的一個例子是中航新起航靈活配置,該基金成立于2018年的4月,可惜成立以來在任一年度的同類排名都不理想,逐年積累下來最新的年化收益僅為-6.29%,在同類基金中的排名列在倒數第六位。從去年年末的重倉行業(yè)來看,基金經理韓浩幾乎是全倉押寶新能源,如此劍走偏峰原因何在呢?
新起航基金命懸一線
或讓基金經理孤注一擲
WIND資訊數據顯示,中航新起航成立至今僅僅經歷了兩位基金經理,杜曉安與韓浩作為首發(fā)基金經理管理該產品,但是在前年3月份離任后,該基金此后一直是由韓浩一人所獨自管理。從兩人的任職回報來看,杜曉安管理時產品的任職回報為21.05%,但是韓浩的這一數值僅為-27.49%。
在產品業(yè)績遲遲不見起色下,基金投資者大多也是選擇了用腳來投票。截至去年四季度末,該基金的A類份額最新份額僅為0.02億元,同時該基金的C類份額最新規(guī)模僅為0.04億元。在基金的四季報中,我們看到基金經理表示資產凈值已經連續(xù)645個工作日低于5000萬元,可以說也在內地公募圈中寫下了一段不死鳥的傳奇。
當然,現任的基金經理韓浩明顯不愿意長期行走在清盤邊緣,畢竟稍不留神就會掉下深淵。于是,我們看到該基金的重倉風格在下半年變化明顯,上半年的重倉股中還能看到重倉行業(yè)是以醫(yī)藥板塊為主,比如包括了海泰新光、澳華內鏡、康華生物和康泰生物等等。但是到了下半年,在基金的十大重倉股中,醫(yī)藥股全部退場,取而代之的是幾乎清一色的新能源股。
但是,就以去年12月31日的十大重倉股來看,2023年從年初至今幾乎全軍失敗,其中居然有六家公司年內跌幅超過20%,這里面跌幅最慘的是當時的第一重倉股昱能科技,今年股價下跌約為42.24%。
在基金季報中,基金經理表示:“由于四季度市場風險偏好較低,成長賽道回撤幅度較大,預計未來一個季度成長賽道有望迎來一定程度的估值修復,產品將繼續(xù)對景氣賽道進行篩選,對盈利能力強,有技術優(yōu)勢的公司進行配置。同時關注海外市場環(huán)境變化,對美聯(lián)儲貨幣政策和宏觀經濟預期變化進行積極應對?!钡牵苡锌赡軟]有估計到新能源會讓位半導體芯片等科技股。
從個人簡歷來看,他是公司現任的研究部副總監(jiān),同時其證券從業(yè)經歷極為豐富,不僅在多家賣方券商工作過,還有曾經在央視財經頻道擔任過嘉賓。但是,他目前在管的規(guī)模截至四季度末僅為2.33億元。
中航基金缺乏權益人才
鄧海清下場實戰(zhàn)或正解
作為成立于2016年的基金公司,中航基金成立以來一直面臨長不大的困擾,這部分原因和股東的背景實力有限有關。資料顯示,該基金成立時為中航證券100%控股,后來在2020年時引入北京首鋼基金有限公司。但是無論股東如何變化,公司近幾年的規(guī)模也就在200多億元搖擺,同時公司的排名一直在100位左右徘徊。
從具體的產品和基金經理來看,固定收益類基金經理茅勇峰可以說是決定性人物,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這位任職不到五年的基金經理去年四季度末的管理規(guī)模達到了220.80億元,也就是說剩余的基金經理合計管理規(guī)模不到50億元。
就權益類基金經理來看,管理產品數量最多的就是韓浩,再往后就是管理兩只產品的龍川。但是他實際上是管理指數和量化型的被動權益類產品。此外,還有三位基金經理合管了一只中航首鋼綠能REIT,另外,公司本月為韓浩管理的中航混改精選新聘了一位基金經理方岑。
就中航基金來說,公司的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鄧海清也是一位經常出鏡的公眾人物,他對于宏觀經濟乃至股市投資經濟發(fā)表真知灼見,同時在多家媒體設有專欄并在知名音頻喜馬拉雅上有自己的專屬節(jié)目,其在公司的角色頗為類似于前海開源的楊德龍、富達的周文群。不過楊德龍早已擔任基金經理,周文群也馬上將擔任公司首只產品的基金經理,那么鄧海清下場實戰(zhàn),是否才會是公司發(fā)展的正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