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LED顯示器還沒普及,三星又宣布將推出Micro-LED面板
Hello大家好,我是兼容機之家的小牛。

早在CES2018大會上,三星就向人們展示了全新的顯示器技術——Micro-LED。在今年的CES2020大會上,三星宣稱將在年內大規(guī)模量產Micro-LED面板,并且三星有意將2020年塑造成Micro-LED顯示器元年。機友們明白是什么Micro-LED嗎?
Micro-LED技術主要解決了目前OLED的硬傷——燒屏。Micro-LED的排布原理和目前的OLED類似,都是通過將自發(fā)光像素點密集排布后制作成屏幕,每一顆像素點都可以獨立發(fā)光。

目前OLED采用的是有機發(fā)光二極管,有機發(fā)光二極管的發(fā)光原理是通過電極夾層中的有機薄膜發(fā)光,而該介質極容易在長期發(fā)出高亮亮度時迅速老化,然后就會產生燒屏情況。而Micro-LED則是采用無機發(fā)光二極管,最常見的發(fā)光二極管就是無機發(fā)光二極管的一種。無機發(fā)光二極管相比有機發(fā)光二極管的優(yōu)點就是功耗更加低、溫度耐受力強、壽命長。

Micro-LED顯示器的原理就是將這些超小的無機發(fā)光二極管全部焊接到TFT基板上,一顆超微LED晶粒的體積小于100納米。但是這一步焊接幾乎難以完成,要知道一塊1080P的分辨率的屏幕的像素點數量高達207萬。4K分辨率的屏幕的像素點數量更是高達829萬。如果一顆一顆去焊接的話,且不論良率,光是時間就無法接受。要保證八百萬次焊接不能出現一次錯誤更是難如登天。
于是為了加快生產效率,業(yè)內又發(fā)明了巨量轉移技術。巨量轉移技術指在1cm2或者其他大小的TFT基板上焊接一定數量的超微LED晶粒。從而可以大大降低失敗率。就和拼圖一樣,無數塊巨量轉接基板就可以拼成一塊屏幕。這也意味著Micro-LED屏幕有了維修的可能,從前的LCD、OLED屏幕一旦出現壞點、故障,只能直接報廢。但是如果是使用巨量轉移技術的Micro-LED屏幕的話,就可以直接更換那一部分的屏幕模塊,從而修好整塊屏幕。

盡管巨量轉移技術已經大大降低了Micro-LED的工藝要求,但是難度依舊很大,三星的Micro-LED的良率依舊很低,目前為止任何制造廠都沒有接到生產訂單。年內能否真正量產Micro-LED屏幕還是一個未知數。即便量產成功,但是高昂的價格也不是普通消費者可以接受的。預計在2027年,Micro-LED技術才能真正的普及。
本文原創(chuàng)不易,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想了解更多的電腦知識,歡迎點贊收藏加關注,有問題的小伙伴也可以撩我,謝謝大家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分享更多優(yōu)質的內容!我是小牛,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