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考想拿高分,四條素描法則幫你制勝!
眾所周知,素描是一切藝術造型的基礎,靜物素描也是聯考的重中之重,既可以表現出效果,同時也容易暴露基本功的弊端。很多同學都在這一關犯了難。那么什么樣的作品才能拿到高分呢?看完下面超詳細的素描靜物寫生法則,保證你的畫技突飛猛進!
一、構圖
構圖是我們畫靜物素描時首先要考慮的,也是決定這幅畫好壞的關鍵一步。一張好的構圖要做到完整和變化統(tǒng)一。要求畫面飽滿、舒適,形象完備,主題突出。
記住六條要訣:1、集中而不單調;2、穩(wěn)定而不呆板;3、飽滿而不滯塞;4、活潑而不散亂;5、有主有次;6、有遠有近。
二、形體結構
形體本身包含兩種含義,“形”是客觀對象的形象特征,“體”是對象的體積。在平面上表現物體的立體性特征,要求所描繪的物體不僅要有橫向和屬相的長度,而且要有縱深方向的長度。要有點、線、面構成物體的立體感。所謂“三面成體”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亮、灰、暗三塊面組成體積,體積的飽滿度和透視形的準確性等對塑造形體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在一組素描作品中,結構決定著畫面的形式與繪畫本身物體的形式并與其相一致的內部核心。結構素描的特點是以線為主要表達手段。少畫明暗,強調突出物體的結構特征,是結構素描練習的主要目的。
三、明暗關系
任何物體在光照的情況下都會呈現出一定的明暗關系。光源的強弱、距離的遠近、照射方向的不同都會影響物體的明暗層次。而這種明暗層次被概括為:三大面、五大調、九大色階。
明暗調子的關鍵在于固有色調。我們先畫這些固有色調,固有色調暗面就暗下去,亮面就灰下去,然后光源照射的地方就在固有色調上順光面提亮,背光面加深,并記得合理的畫出背光面中的反光面。
四、畫面的塑造
物體的塑造是畫面的關鍵,如何讓整張畫在眾多畫里面跳出來,除了整體關系,還有極其重要的一點就是物體的塑造,體現基本功扎不扎實就是在這一點上。
1、體現生活氣息,合乎情理
這是首要的一點,富有生活氣息便能產生自然美,合乎情理便能產生某種情調或意味.因此,在選擇靜物前應先有構思,不要盲口拼湊一堆靜物。
2、有中心、有變化、有對比
擺素描靜物應先選一個主體靜物,一般形體較大,也就是要大于從屬的靜物,占據構圖的主要位置,在構思和色調上起決定作用。選擇從屬的,也就是配角靜物,其形體要小于或低于主體靜物。搭配的靜物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但要考慮他們在大小、高低、方圓、深淺及質感上的變化,不要過于單一或過于雜亂,這樣才能獲得既有中心秩序,又有對比變化的理想效果。
3、表現靜物質感
靜物寫生,主要靠筆觸、線條和色調的對比變化來表現物體的質感。
例如玻璃、陶器等要有嚴密的線條、均勻的色調、筆觸不要很明顯,表達出堅硬光滑的感覺;毛線、棉花制品要用較松散的線條,色調不要過于均勻,色調中要有較鮮明和瑣碎的筆觸;畫綢緞,筆觸和色調要有跳躍感,以表現其閃光的特點,筆觸和色調的過渡要柔和,以表其光滑柔軟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