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DNA分離(原理、材料、步驟)-1
DNA提取是將 DNA 從蛋白質(zhì)、膜和細胞中包含的其他細胞材料中分離出來的過程。在人類和植物細胞等真核細胞中,DNA 在稱為細胞核的細胞器中組織為染色體。這些細胞還具有脂質(zhì)雙層外膜和含有蛋白質(zhì)、糖、脂質(zhì)和各種類型和功能的無機離子的細胞質(zhì)。 真核細胞還包含其他被稱為細胞器的膜封閉區(qū)室。因此,為了從這些細胞中分離 DNA,必需的三個基本步驟包括:裂解、降水、純化。
真核DNA分離原理
DNA 分離的第一步是細胞裂解,其中細胞和細胞核被打開以釋放內(nèi)部的 DNA。這可以通過機械破碎方法(使用組織勻漿器(如小型攪拌器)、研缽和研杵,將組織切成小塊)或通過使用去垢劑和蛋白酶 K 等酶裂解來釋放 DNA 和溶解細胞蛋白質(zhì)。該過程中通常使用提取緩沖液,由 50mM Tris、pH 8、25mM EDTA、200mM NaCl、1% SDS 等組成。
Tris 緩沖液有助于維持 pH 值。
EDTA 結(jié)合二價金屬離子(Ca2+、Mg2+、Mn2+),這些離子可以與 DNA 的陰離子 PO43 基團形成鹽。它還會破壞細胞膜的穩(wěn)定性,防止 DNA 沉淀并抑制 DNA 酶。
NaCl 有助于松開細胞壁,增加 DNA 的溶解度和穩(wěn)定性。它還能使 DNA 從酒精溶液中沉淀出來。
SDS 是一種陰離子洗滌劑,可破壞蛋白質(zhì)之間的離子相互作用。
液體洗滌劑通過乳化細胞的脂質(zhì)和蛋白質(zhì)并破壞將細胞膜保持在一起的鍵而導致細胞膜分解。洗滌劑還會導致脂質(zhì)和蛋白質(zhì)從溶液中沉淀出來。
從破碎細胞中釋放的 DNA 最后用冷無水乙醇或異丙醇沉淀。
DNA 可溶于洗潔精溶液,但如果加入乙醇則不溶。添加酒精會沉淀 DNA,因為它會導致濾液中除 DNA 之外的所有成分都留在溶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