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二秦關終屬楚,三千越甲可吞吳

游戲就是一連串有趣的選擇。
——席德·梅爾,《文明》系列游戲總監(jiān)
?
人生和游戲一樣,是一連串有趣的選擇。
人生和游戲不一樣,不能存檔,沒有攻略,不能背板,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沒有回頭路。
學歷史的意義是什么?我們常說以史為鑒,我認為,學歷史的目的,不是為了了解什么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這只是表層的歷史。學歷史對的根本意義在于,從一連串的歷史事件中找到歷史的規(guī)律與慣性,然后順著這個規(guī)律謀劃未來。
文明的記憶叫作歷史,個人的記憶稱為經驗。
將分析歷史的方法運用到個人身上,由他的過去推測他的未來,這便是我眼中學歷史對個人的意義所在。
每個人一開始都擁有無限的可能性,隨著成長,隨著眼界與思維逐漸開闊,知識與經驗不斷累積,路會越走越窄,也越走越清晰。在每個人或長或短的人生軌跡中,定會有各種屬于自己的高亮時刻,作為人生大戲其中一幕的小高潮,讓觀眾按奈不住對下一幕的好奇與激動。
過往的成就在當時看來,自有大笑出門去之爽快,心生豈是蓬蒿人之胸懷。多年后回首再望,當年的高光時刻,也許是令人莞爾一笑的美好回憶,也許是陷入四面楚歌的自我激勵。而今天所得成就,多年后的未來再憶起時,如右軍先生言:“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p>
我相信過往的經歷會告訴我前進的方向,我相信已有的成就在昭示更偉大的明天,我堅信,是因為我經歷過,而且不止一次經歷過。
?

寫作,1-1。
小學一年級。
?
“你上小學了,布置你個任務。每個星期寫一篇作文。你現在一年級,要求不高,就寫100字,二年級200字,三年級300字,以此類推?!?/p>
做了一輩子語文老師的爺爺如此交代我。
一開始的“作文”,不過只是寥寥百字的流水賬而已。爺爺手把手教我怎么寫,怎么抓住中心,怎么有詳有略,修辭是什么,該怎么用……
每次寫出作文,我都第一時間給爺爺批閱。大到結構,小到錯字,細細訂正。我最喜歡聽爺爺分析這次我哪里寫得好,哪里可以再改進。每次我都把上一篇作文小心地保存起來,然后開始準備寫下一篇。
此時的讀者,少于十人。
?

英語,2-1。
初中二年級。
?
“你們做家長的怎么教的?!”老師咆哮道?!胺白舆M辦公室,把練習冊的答案偷出去復印,還賣給同學!你知道這是種什么行為嗎?偷竊!在以前是要剁手的!你不是自詡喜歡歷史嗎?這么多書全白讀了!”
“復印也有成本嘛……”我小聲嘀咕道。
老媽的目光,寒徹骨髓。
我不喜歡英語,真的不喜歡,看見英語我就頭大,一背單詞我就心煩,反正這輩子我又不打算出國混,有這功夫我還不如多看幾本歷史書。
此時的英語成績,60/150。
?

遠征,3-1。
初中三年級。
?
“你初中畢業(yè)了,這個假期你別閑著?!崩习忠娢抑锌纪?,在家里無所事事,“給你批筆錢,騎車出去,去親眼看看你的家鄉(xiāng)。”
老爸給我指定了一條騎行線路,距離超過150公里,我從沒有騎自行車騎過這么遠。對這趟旅程,我充滿了興奮,也有一點未知的恐懼。
騎行里程,0/160km。
?

寫作,1-2。
初中一年級。
?
“我不想寫作文!我寫的還不夠多嗎?老師都不會每個星期布置,憑什么我就得每個星期都要寫?!連學校都只要求我寫到500字,你們要我至少一篇寫700字?!”
我不想寫作文。
小學以來,我寫得太多,已經寫煩了。
“你小學就能輕松破千字,現在700字對你來說很難嗎?”爺爺反問我。
“我可以,和我必須,這是兩碼事!”
“這是我們的約定,是條漢子就要遵守約定,我們家沒有孬種?!?/p>
“我……那時候……被你誆了!”平時話多的我,這時候腦子卻不太好使。
“六年,三百篇,二十萬字。你的作文登過報,你寫的稿子你做過演講。”爺爺的話語中帶著一種平靜又驕傲的感情,“你是我們的驕傲,是我最好的學生?!?/p>
此時的讀者,約百人。
?

英語,2-2。
高中三年級。
?
期末考出分,文綜年級第三,數學和英語加起來卻還沒有90分。
“老班叫你去一趟?!庇型瑢W給我?guī)Я藗€話。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面對老師們,高三已經過了一半,沒救了,英語和數學實在是帶不動了。時不利兮騅不逝,虞姬虞姬奈若何!
辦公室里,老師們,尤其是英語和數學老師,倒也沒對我橫眉以對,反而很平靜。我倒希望他們生個氣,這樣反感覺我毛骨悚然,宛若我行將就木,無力回天。
老班首先打破這個尷尬的場面:“你自己問問歷史老師地理老師,他們對你上課從來不聽作業(yè)從來不做也生氣……”
我心里念叨著,您都說到這份上了,我哪兒有臉問?。恳幌蚝衲樒さ奈?,低下頭去數鞋帶有幾個交叉。
“……但你就是做得出題?!崩习嘧隽藗€手勢,示意我抬起頭看她,“大部分人覺得歷史地理難,但對你很輕松。你的英語、數學,我們相信你的實力,哪怕是到最后一天,我們都不會放棄你。”
此時的英語成績:50/150。
?

遠征,3-2。
初中三年級。
?
行程過半,回頭比前進更遠。
但是我真的好累,我從沒有騎過這么遠的車,我真的快到極限了。
衣服濕了干,干了濕,汗跡凝成了一層白色的鹽漬,在衣服上勾出了一圈背包形狀的邊。
就算是戴了手套,手心里還是仿佛捏了兩團火一般,每一秒都在炙烤我的意志。
小腿上的肌肉仿佛從骨頭上分離了下來,隨時感覺下一秒就會將皮膚爆開,呈現出該打馬賽克的駭人場面。
我的脖子痛,我的背痛,我的屁股痛,我全身上下沒有一處不痛的。
我真的好累,我從沒有騎過這么遠的車,我真的快到極限了。
但是我停下,我永遠都到不了家。
騎行里程,100/160km。
?

寫作,1-3。
大學一年級。
?
再也沒有作文可寫了。
初二時,爺爺不再給繼續(xù)加字數,最終被鎖定在800字。這時候有個新麻煩,不是湊不夠字數,而是考試時要求的字數太少,不足以把我全部所想落實在紙面上,每次作文紙的格子都不夠用。
初三時,整理了過去的作文,九年間我寫了四十多萬字。
進入高中后,爺爺不再要求我每周一篇,但是多年來的習慣,豈是說沒就沒。我最期待,也是同袍們最害怕的作業(yè),就是寫作文,可惜并不是每個星期都有。對此的熱情,以至于老師直接免了我假期寫作文這一項,讓我騰出時間去搞搞英語和數學。但我閑不住手,代朋友們量產了不少,最高紀錄一天內寫了9篇作文。結果被別的老師認了出來,因為我的文章被他們傳閱過,拿到別班念過。我的套路他們都熟,一看就看得出來,為此沒少挨罵。
進到大學,就真的沒得寫了,只好給朋友家人們寫信,以疏解癮疾。
終于,我看到bilibili開專欄區(qū)的時候,疏解癮頭的地方來了。
那天老媽心血來潮,叫我去看電影。上一次和老媽去電影院,還是十多年前看《哈利·波特》的事。那天,我們看的是《紅海行動》?;丶遗d頭起,隨即寫了一篇觀后隨筆,發(fā)表。
第二天,我注意到了一封私信:
“我是專欄區(qū)的編輯,能聊聊嗎?”
此時的讀者,數千人。
?

英語,2.3。
高中三年級。
?
還有五個月對吧,還來得及是吧,好,那就來吧。
抱著死馬當活馬醫(yī)的心理,初高中合起來4000個單詞是吧,刷!中學六年間幾乎沒背過單詞,但那時我每天刷500個,不求全部記住,500個單詞里有10%,不,5%的記憶轉化率都夠了。一個星期過一遍,五個月我能過將近20遍,不求記住拼寫詞性,但求看見英文能反應出中文。
數學成績不到50分是吧,練!老媽給我找了個數學老師,一對一教我。大不了老子爛命一條,這輩子此時不拼何時拼?老師講完我就做,做了講,講完接著做,沒幾天時間,我那幾本數學卷子來回翻,都翻起了毛邊。
時間實在實在有限,其他四門課都全部拋掉,反正底子在,也差不到哪里去。地理課做數學,歷史課背單詞,學校的老師們全部默許了。
考前半個月,最后一次模擬考,數學考到了110;正式高考,英語是中學六年來唯一一次及格。
此時的英語成績:95/150。
?

遠征,3-3。
初中三年級。
?
行百里者半九十。
手疼、肩疼、背疼、屁股疼、腿疼,其實這時候已經感覺不到疼痛,因為全麻木了。
滿腦子只有一個想法:我要回家。
大腦幾乎已經停止了思考,把全身僅存的體能全部集中到需要運動的地方。兩條腿循環(huán)蹬車的動作已經不需要大腦指揮,因為肌肉自己產生了意識,保持節(jié)奏地收放循環(huán)。
我想回家,我現在只想回家,太累了連飯都不想吃,洗個澡,然后睡覺。
中途我無數次壓下放棄的計劃,無數次強忍自己中斷這次旅程的計劃。
最后一公里,太累了,實在騎不動,大概只有步行的速度,一點點挪到家門口。
“媽,我回來了?!?/p>
騎行里程,160/160km。
?

寫作,1-4。
大學三年級。
?
那篇《紅海行動》的觀后隨筆,上了首頁頭條,有超過20萬人讀過這篇。
后來,寫新《戰(zhàn)神》、寫《刺客信條》,一而再上了頭條,讀者以萬為單位。Bilibili專欄區(qū)的編輯們,尤其是苜子、大爺二位,待我著實不薄,如遇伯樂。我也認識了不少同寫文章的朋友們,交流經驗,相互勉勵,精進筆頭功夫。
因為寫東西,我還遇到了兩位非常珍貴的朋友,萊德和酋長,二位不僅對我多多提攜,更教會了我很多東西,我非常感謝他們倆。
從第一筆真正的稿費1毛4,到第一個十元、第一個百元、第一個千元、第一個萬元……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所在。那九年近五十萬字的功夫,沒有白練。
此時的讀者,超過60萬人次。
?

英語,2-4。
大學二年級。
?
[英文]“還有人有問題嗎?”
[英文]“……請問教授,站在歐洲的角度,清代外銷瓷器的紋飾是否對18世紀法國洛可可風格裝飾產生影響,或是反過來,洛可可風格影響中國的瓷器紋飾呢?”我向教授問道。
一位葡萄牙的教授來講課。因為全英文講座,加上主題是中國外銷瓷與西方藝術史這樣的冷門主題,在座的其實有不少是拉壯丁才來的。至于為啥我會提問,是因為實在是沒啥人提問,我又不想場面不好看,于是硬著頭皮來了一段我不擅長的英語。
那天講座后院長找到我,半個月以后有國際博物館協會的代表過來,讓我和另外三個擅長英語同學為代表參加交流活動。
大學以來,雖荒廢過一段時間,但后來又撿起來,每天滾動300個單詞成了日休功課,到現在堅持了近750天。那時怎會想到,中學六年英語僅及格過一次的我,卻有朝一日能因英語而有出頭之日。
我最開心的是大二時四級出成績那天,只求能過就行,一查分數近530,大氣長舒,兩年多的努力,終有出頭之日。我的下一個目標是考雅思,我要把曾經的弱點變成我的優(yōu)勢。
?

遠征,3-4。
大學三年級。
?
冬天,徒步旅行。因為幾日來的疲勞,以及剛才持續(xù)不斷的大風,我呼出的氣好燙,眼底好熱,好像是發(fā)燒了。腿使不上勁,水早就喝完了。啊,背包好重,靴子好重,好想把包扔了。等等,不行,單反沒了老爹會宰了我的。
天漸漸開始暗下來了,目視范圍內看不到第二個人。離駐地還有不近的距離,求援是肯定求不到的,只能靠自己。
想想那年我去騎車,最后還不是戰(zhàn)勝了自己。那次之后,相同的路線我又騎了8次,哪次不是輕松又愜意?你他媽可是個爺們兒,不能慫!爬也要爬回去。
我在心里這樣對自己反復說道。
直到天幕如墨,我才終于回到駐地,比原定計劃晚了近3個小時,但是我一個人走回來了。
坦白說,那天是我這二十多年來最接近昏迷的一次,但我扛下來了。如果沒有初三那次騎行,我真的不知道那天該怎么鼓勵自己。
?

努力不一定有成果,但不努力一定沒有成果。這是我的人生信條,而我的過去也或多或少地驗證了這一點。
小學時我不知道寫作何時會有用,初中時我不知道那次遠征意義何在,高中時我也不知道背單詞能否力挽狂瀾。人生是一連串的選擇,而這個選擇到底能否給我?guī)砘貓螅螘r會給我?guī)砘貓?,我難以預測。但選擇了這條路之后,征服了一個峰頂,下一個更大的峰頂又會在前方等著你。已有的高光之時,將會成為更為絢爛閃耀的明日之注腳,前提條件是,不要停下修行與磨礪。
我也不知道這個選擇從一開始到底對不對,但這事兒只要不違法不違心,但做無妨。那些已獲得的成就,似乎昭示著我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路走對了,自然開心;要是走到死胡同了,也沒啥關系,起碼一路上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是一輩子最珍貴的東西,不是嗎?
就像千百年前魏武曹操五十二歲時揮筆寫下“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那樣,我的先祖曾拋棄已有的平凡生活,最終成就了一番事業(yè);我的爺爺四十歲走出山區(qū),成為了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我的父親四十歲時選擇追逐當年未盡的夢想,現在也是風生水起。
應是家族意志的傳承,或是讀史之人的情懷,成年那天,爺爺給我賜字卓爾,取卓爾不凡之意,以此勉勵我做一個善良而特別的人。
我因家族而自豪,而我能否家族讓家族榮耀,且看明日今朝。
?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原作者不詳,長輩墨書贈予,懸于榻側以自勉之。
?
劉卓爾
2019.5.15
**題圖來自pixiv,id=50740918,作者PiNe,已授權,要求附帶題圖原地址,下附:
https://www.pixiv.net/member_illust.php?mode=medium&illust_id=507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