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Cardigan的一些語言細節(jié)解釋

① 關(guān)于"羊毛衫"這個翻譯
我原來說“不一定是羊毛的”,即也有可能是羊毛的,但羊毛只是眾多可能之一。即我認為“羊毛衫”是一個可取的翻譯,但我并不認為羊毛衫是一個“更貼切”的翻譯。
有朋友翻出各種詞典解釋,說詞典上就說是羊毛制成的,cardigan的意思是“沒有領(lǐng)的、有紐扣的、羊毛編制的jacket",我很喜歡這些朋友,他們有花功夫去查一些權(quán)威資料,是值得夸獎的。字典不會錯,但是字典會過時,如果你去查維基,或者去外國網(wǎng)站搜索商品,或是現(xiàn)代人日常使用cardigan的語料,都會發(fā)現(xiàn)他們認為cardigan并不一定是羊毛材質(zhì)。相反,這個款式保留下來沒有變的特質(zhì)其實是”沒有領(lǐng)的、有紐扣的”這兩個特質(zhì),即中文所描述的“開襟”。

再看Betty那個時代,是一個Meet me behind the mall的時代,沒有具體年份,但聽起來沒有很久遠,cardigan也是很可能在他們那個年代已經(jīng)演化出了各種材質(zhì)。
詞典解釋的所有特質(zhì)里,大家偏偏選了一個已經(jīng)在時代輾轉(zhuǎn)中失去了的"羊毛”特質(zhì)作為限定詞,我覺得很有意思。
當然,還有周邊和MV的各種產(chǎn)品,我覺得這些可以佐證Taylor幻想里很可能就是一件羊毛制的,但即便如此,如果這個世界上擺了一個“紅色長方形木盒子”,所有人都管它叫“木盒子“,沒有一個人想到要叫它“紅盒子”、“長方形盒子”,這不也是非常有趣的現(xiàn)象嗎?
拿到cardigan這個例子里,就是,明明羊毛是大家摸不到的那項特質(zhì),開襟是大家都看得到的特質(zhì),但沒什么人用“開襟”這個特質(zhì)來叫它,甚至還有人覺得“羊毛衫”比“開襟衫”更貼切,這個現(xiàn)象不也很有趣嗎?你會說“木盒子”比“紅盒子”更貼切嗎?
"羊毛衫"對比"開襟衫", 如果要推前者,理由應(yīng)該是“好聽”、“溫暖”、“動人”、“有歐式復古的感覺”,而不是“貼切”。


對比“cardigan”和"羊毛衫”的谷歌圖片搜索結(jié)果,你真的覺得這兩個詞對得上嗎?
②關(guān)于Your heartbeat on The High Line / Once in twenty lifetimes
其實這個應(yīng)該在原視頻注解一下的,忘記注了,我的鍋。
High Line是一個公園,可以叫它“高線公園”,這里就是說他們在高線公園里有千年難遇的心動。
我覺得有意思的地方其實是,一般“在公園里”說in the park, 比如在黃石公園,你就可以說in Yellowstone. 但這里是on the High Line
最簡單霸道的一個解釋是“約定俗成”, 大家講這個公園的時候就是用on.
但是語言的“約定俗稱”很多時候還是有一點點道理的,比如這里,這個公園曾經(jīng)是一條軌道,后來改造成了一個線狀的公園,而英語里你要說自己在某條線狀的東西上時,就是用on,比如on the road.
你要是說in the park called the High Line 也沒有錯,甚至類比in Yellowstone, 你說in High Line理論上也可以接受,只是大家不這么說。

Anyway,?just in case you were wond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