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脊髓損傷康復護理的誤區(qū)!
脊髓損傷是由各種不同傷病因素引起的脊髓結構或功能損害,造成脊髓平面以下不同程度的肢體運動、感覺、二便功能障礙等表現,通常把涉及到雙下肢的部分或全部軀干的損傷稱為截癱,四肢軀干部分或或全部均受累者稱為四肢癱。無論是截癱,還是四肢截癱,早期進行正確的康復護理措施對患者以后的康復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脊髓損傷康復護理措施有哪些?
1.防止褥瘡,勤翻身叩背,防止形成墜積型肺炎;在翻身時應注意患者保持軸線翻身,以防脊柱扭曲,加重脊髓損傷。隨時保持患者身體清潔干凈、避免骶尾部、足跟部等骨突處受壓,需經常給患者做按摩以促進局部皮膚血液循環(huán)。
2.加強二便的護理,脊髓損傷的患者大部分都需要間歇導尿,或者因常年帶尿管,需保持會陰部位的清潔,定期更換留置尿管,定期進行膀胱沖洗,防止泌尿系統(tǒng)感染。
3.注意營養(yǎng)的補充,脊髓損傷后的患者應多吃高蛋白質、高維生素、富含纖維的食物,補充身體所需的能量。
4.長期臥床的脊髓損傷患者也容易出現雙下肢的靜脈血栓,需對下肢進行氣壓泵的治療,或對下肢進行按摩,必要時遵醫(yī)囑使用抗血栓的藥物。

5.早期需加強康復功能鍛煉,主動或被動地活動關節(jié)和肌肉,防止關節(jié)僵硬和肌肉萎縮。
6.提供積極的心理指導。在患病期間,脊髓損傷患者的病情往往比較嚴重且復雜,患者很可能產生恐懼、絕望、悲傷的心理,要幫助患者消除負面情緒,提供良好的治療環(huán)境,幫助其建立恢復疾病的信心。
二、常見康復護理誤區(qū)有哪些呢?
誤區(qū)一:盲目地進行早期訓練。
雖然越早開始康復訓練患者肢體功能的康復的幾率就越大,但是時機很重要。急性期是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的最佳時期,為保證患者的病情穩(wěn)定,需要一定時間的制動,臥床休養(yǎng),在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根據患者病情,循序漸進的開始訓練。如果盲目地進行大量的運動,關節(jié)大范圍活動有可能造成內固定或外固定的失效,造成脊柱不穩(wěn)定,造成二次損傷。?

誤區(qū)二:忽視護理工作。
脊髓損傷患者的康復離不開家屬的悉心護理,患者在臥床期間可能會誘發(fā)生許多并發(fā)癥,如壓瘡、墜積性肺炎、尿路感染、肌肉萎縮等, 為患者造成更多的痛苦,耽誤患者的康復進程。
誤區(qū)三:不科學的康復訓練。
許多患者認為練的越多,好的越快;但實際上,過度的訓練,超過患者肌肉的負荷,可能會使患者的肌肉過度勞累,導致患者出現局部的酸痛感,關節(jié)活動受限,反而不利于患者的康復。
誤區(qū)四:忽視患者的心理健康。
這是許多家屬都會犯的錯誤,因為太在意患者身體的健康,而忽視了患者的心理健康。患者可能會因為白天訓練得不順利,在晚上因為焦慮的心理導致失眠,影響睡眠質量,對第二天的訓練造成影響,時間長了,患者可能還會出現輕生的危險想法。

脊髓損傷患者的康復離不開家屬的悉心護理,此病的康復進程漫長,患者在臥床期間可能會誘發(fā)生許多并發(fā)癥,不少的患者在治療當中會走進一些康復的誤區(qū),導致患者離康復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