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紀昀)
2020-06-06 06:28 作者:actionlong | 我要投稿

雷出于地,向于福建白鶴嶺上見之。嶺高五十里,陰雨時俯視,濃云僅發(fā)山半。有氣一縷,自云中涌出,直激而上,氣之纖末,忽火光迸散,即砰然有聲。與火炮全相似。至于擊物之雷,則自天而下。戊午夏,余與從兄懋園坦居讀書崔莊三層樓上。開窗四望,數(shù)里可睹。時方雷雨,遙見一人自南來,去莊約半里許,忽跪于地,倏云冪氣下垂冪之不見,俄雷震一聲,火光照眼,如咫尺。云已斂而上矣。少頃喧言高川李善人為雷所殛。隨眾往視,遍身焦黑,乃拱手端跪,仰面望天,背有朱書,非篆非籀,非草非隸,點畫繳繞,不能辨幾字。其人持齋禮佛,無善跡,亦無惡跡,不知為夙業(yè),為隱慝也。其侄李士欽曰:是日晨起必欲赴崔莊。實無一事,竟冒雨而來,及于此難?;蛟唬菏侨沾耷f大集。殆鬼神驅(qū)以來,與眾見之。
戊午:乾隆三年
籀:古代的一種字體,春秋戰(zhàn)國時流行于秦國,即今存石鼓文,亦稱“大篆”
隱慝:別人不知道的罪惡,不可告人的罪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