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大宗師》: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
莊子說,“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是什么意思呢?好和不好能一樣嗎?這里的好可能是愛好或是喜歡的意思。你愛好也好,或是討厭也罷,結(jié)果都是一樣的。
那么喜愛和討厭怎么能一樣呢?這要往大的方面去看,不僅僅是要看外形的表現(xiàn),還要去看內(nèi)心的變化。外形千奇百怪,但真理殊途同歸。

搞修行的人,你看那些和尚、道士、信徒們,他們每天都忙著念經(jīng)、運氣、禮拜,看似非常忙碌,卻也是井井有條,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非常有毅力,而且還非常的自律。
他們在我這種外人看來,會給人一種忙碌而充實的感覺。但他們是真的在忙碌嗎?他們念經(jīng)的時候都在想什么呢?他們的努力是做給誰看的呢?他們是否真的在踐行天道酬勤呢?
其實,我覺得他們沒什么不同,他愛好而去做了,我不愛而沒有做,這是不是“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呢?

《道德經(jīng)》上說,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這里的一是不是莊子說的一呢?
一是什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是什么?天道嗎?是天,是神,是真如,是主宰嗎?還是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有天地,然后萬物生焉。
所以一是開始,是萬物的起點,人類的起源,一切的歸宿,能量的起點。一是恒定不變的規(guī)律,是無跡可尋的自然之道。那人是什么呢?

人來自于一,人不可能勝天,人是天的子集,正因為人是天的一部分,所以人才追求與天為一,人不能大過天,但人可以學習天,于天合德,同游太虛。
以前道家修仙,修的是人仙,然后是天仙,然后再一層層上去,那是在擴大自己的范圍,使自己更接近于天,也就是接近于道,也就是接近于太極,也就是接近于一。
一,也是起點!所以道家說,要復歸于無極,去尋找那宇宙的本源。

《黃帝內(nèi)經(jīng)》上說,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我們作為有形的人類,先應該追求的是與人為徒,不應過早地進入那虛無,也就是駕鶴歸西。
人本身有人道,先走人道,然后再去學天道,人道是什么呢?是學天做人,講究本心。是能夠義無反顧而不結(jié)黨營私的人,是虛懷若谷而不自命不凡的人,是功成事遂而不居功自傲的人。

人啊,還是要先學會做真人,戴著面具的都是假人!
莊子《大宗師》: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