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mm口徑的AR15?貝奧武夫大口徑步槍彈的那點來龍去脈
我之前看到好多營銷號拿著上邊這個動圖說:
突擊步槍是不能自動射擊的,因為后坐力太大,完全打不準。尤其是上圖那么大噸位的胖子在打M4的時候都Hold不住。
然而真是這么回事兒么?當然不是,因為標準小口徑AR15的后坐力真的很柔和,比那票自由槍機的沖鋒槍都穩(wěn),比所有手槍都易控制,我就這么說,但凡是個成年人,只要不是個殘廢都Hold的住AR。
那么問題來了,圖一里的那個胖子為什么被后坐力頂成這幅德行?原因是他發(fā)射的并不是5.56x45彈,而是.50貝奧武夫彈(12.7x42mmRB),所以這篇也是應邀和大家聊聊這種大口徑步槍彈的葫蘆里到底裝的什么X。
(從上到下依次為.50貝奧武夫、5.56x45、7.62x39、9x19mm)
咱們都知道毛子有一款12.7x55mm重彈,咱們一般把這玩意稱之為亞音速秤砣。沒錯,它是一種亞音速重彈,和9x39mm亞音速彈一樣,主要用于消音武器,畢竟槍口爆音可以通過消音器降低,但子彈超音速的音爆就只能靠減速來降低。但減速之后的子彈動能就會下降,所以毛子就特意將彈頭大做重來保證動能殺傷。
而貝奧武夫彈雖然也是個大口徑,但它是超音速彈,和毛子玩法不一樣。
簡要的故事是這樣,設計師比爾·亞歷山大之前是在英國陸軍里頭干軍械士,平時也喜歡搗鼓材料改裝一下槍支彈藥或者說是車輛的裝甲板之類的。退伍之后,他于2001年跑到美國開了一家叫亞歷山大武器(Aexander Arms)的公司,然后就設計出了.50貝奧武夫彈。
貝奧武夫(Beowulf)是英國古代史詩中的屠龍英雄,形象特別猛男那種,亞歷山大尋思這猛男名字配他這個猛男彈再合適不過了。
不過我們也不要看到12.7mm口徑就覺得這種彈就是把人打碎這種,我標題里就說了,這貨就是個步槍彈,不是重機彈,它的動能說白了也就3000-4000焦耳這個級別,和那些7.62x51、7.62x54R這類中口徑全威力步槍彈差不多。
咱們看下對照,.貝奧武夫和50BMG,也就是那票12.7x99mm重機槍比起來就是個弟弟。而且裝藥量也就這么回事兒,它從16寸管子里出膛的速度大概在550米/秒左右,加上彈頭很重,所以有效射程也就200米之內(nèi)。
那么問題來了,貝奧武夫彈到底是干啥用的?
答案是:破壞,確切來說,是在AR15的平臺上用最小的改動做到做大的破壞。
沒錯,亞歷山大就是在AR15的基礎上設計這種彈,雖然上圖左側(cè)的貝奧武夫彈匣略短,但其實它和AR15的Stanag彈匣是通用的,當然,彈容量會小很多。比方說30發(fā)的5.56彈匣只能塞10發(fā)貝奧武夫彈,20發(fā)彈匣只能塞7發(fā),10發(fā)的5.56彈匣只有4發(fā)彈容。
而且你別看它口徑大,但貝奧武夫的膛壓并不大,僅228兆帕,和5.56的207兆帕差不太多。所以如果一把5.56的AR要換成.50貝奧武夫,只需要換根槍管+換個機頭就行,連槍機都不用改,安全性也沒問題。
好了我們談用途問題
前面我說了亞歷山大以前是個英軍的軍械士,他開發(fā)貝奧武夫彈的初始動機是希望讓AR具有更強大的停止力,停止力自然可以是針對人,因為3-4000焦耳級別的動能配合軟尖、空尖彈頭能打出一個極其可怕的彈道空腔,這個很適合CQB。
停止力也可以是針對車,20多克的彈頭以550米/秒以上初速砸在汽車發(fā)動機上足夠?qū)⒏左w打出一個大洞,這和很適合截車戰(zhàn)(類似與破障彈)
(被貝奧武夫打穿的汽缸)
它的動能也很適合用來破壞輕型掩體,比方說家用的磚墻、隔板、砌塊等,它穿透確實不如中口徑的那些硬化鋼芯彈,甚至連一些被甲彈都不如,但這么一坨鐵憨憨的動能全部釋放在某個物體上之后起到的破壞能力很強。
打個比方說,如果用5.56去打墻,可以穿透,但輕質(zhì)的彈頭會碎裂,穿透后的殺傷很弱。而.50貝奧武夫就是直接把那個墻面打出一個塵土彌漫的大洞,不會過度穿透,但把蟊賊從墻后逼出來的效果很好。而且軟且鈍的彈頭也不容易跳彈造成不必要的意外傷害,它甚至還能用易碎彈頭來破門鎖。
總的來說,.50貝奧武夫就是一種換管子+換機頭就可以在AR15平臺用的大口徑子彈,動能相比5.56提高一倍,具有更高破壞力,擅長用來拆墻、拆車或者說拆人的子彈。不容易過穿、不容易跳彈,不過彈道也會比較差,同樣的,后坐力也比較大。
這種彈不是很適合用來狩獵,也不是很適合用來自衛(wèi),畢竟它是以軍用/執(zhí)法CQB而設計的,所以它的適用范圍太小,這也是為啥現(xiàn)在這種彈和相應的AR15改裝套件雖然還活著,但市場很小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