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寶寶在家自制輔食?有哪些經(jīng)驗可以分享?
有娃后一直全職帶娃,輔食全部自制,而且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自己一個人帶娃,在這方面“研究”出不少的輔食省心技巧,來分享一下。
我會從這三個方面來介紹一下,了解了基本的概念和基礎制作方式,就能少走彎路,也能輕松不少,也可以自己搭配出營養(yǎng)的一餐。
做輔食,最重要的是什么?
輔食制作的萬能公式
輔食制作的省心小技巧
注:寶寶輔食食譜可以在公眾號“點媽輔食”上查看。
添加輔食,最重要的是補充母乳或配方奶不能滿足的營養(yǎng),還有咀嚼和吞咽能力的鍛煉。
當然,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就是早期嘗試多種類的食物,可以預防寶寶偏食挑食,早期好的飲食習慣的養(yǎng)成,對成年后的健康也是十分有益的。
所以,做輔食,重要的是營養(yǎng)和健康,不一定是精美的才好,不要為了網(wǎng)上各種精美圖片,去增加自己的焦慮,沒有必要。
所以,我們只需要了解基本的輔食添加理論,和基礎的輔食做法,大多數(shù)情況下,就足夠了。 基本來說是這樣兩點
種類豐富
性狀合適
寶寶滿6個月添加輔食開始,就可以吃肉蛋,也應該吃這些動物性食物,只要處理成細膩的泥糊狀就行。
只要寶寶不過敏,天然食材基本都是可以吃的,不存在特定順序,但要注意,盡量在第一個月就添加上米糊、肉泥、菜泥、果泥、蛋黃泥等,注意葷素搭配,不同食物多換換,吃多種類的食物。
關于奶量,1歲前奶還是主要的能量來源,實在有沖突,優(yōu)先保證奶量;輔食里面,優(yōu)先保證谷物和動物性食物,其次考慮蔬菜和水果的量,即使寶寶愛吃,水果也不要給太多。
以上是種類豐富,是營養(yǎng)補充的重要原則。
性狀合適,就是輔食從少到多,從稀到稠,從細到粗。
簡單說,就是從米糊到粥、面,再到各種餅、糕,再到包子、餃子、餛飩、米飯、炒菜等。
9個月了還只是吃米糊,1歲了只是喝粥,這樣就不太合適,這是鍛煉咀嚼和吞咽能力的一個主要方面。
多種類的食物,合適的性狀,也是讓寶寶愛上吃飯的重要原因,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寶寶不愛吃輔食的概率。
所以,該提供手指食物的時候就提供,該吃肉就吃肉,該吃蛋就吃蛋,過敏的除外,其他的輔食添加,沒有禁忌。
好了,接下來,萬能的輔食公式送給你,拿走不謝!
做法簡單,營養(yǎng)又豐富,特別適合新手媽媽或者平常比較忙,沒有太多時間做輔食的媽媽。
輔食可以一次做一周的量,放冰箱冷凍,幾乎所有的食物都可以凍,吃的時候拿出來重新蒸煮一下。
米糊
剛開始加輔食,建議選擇含鐵量高的配方米粉。
純米糊吃3天,確定寶寶沒有什么不舒服的表現(xiàn),就可以加各種蔬菜肉類了。
各種菜肉蛋泥,可以單獨吃,也可以放米糊里一起吃。
第一次可以稀點,然后慢慢變稠。
剛開始米粉和水的比例大致為:5克米粉,45-50克溫開水。
菜泥
蒸熟或煮熟,打成泥。
剛開始添加輔食,如果需要特別細膩的泥糊狀,可以做熟后,用攪拌機加水打成泥,水量最多為蔬菜量的一半就可以了,不用很多。
7個月左右可以直接研磨碗研磨,勺子壓泥,或者直接刀切碎等。
肉泥
蒸熟或煮熟,打成泥。
用攪拌機加水打成泥,水量一般為肉類重量的一半,牛肉蝦肉等可以增加一些,50克肉加30-40克水。
如果想要特別細膩的泥糊狀,可以先把生肉打成泥,再蒸熟,再加水攪打成泥,會非常細膩,尤其是非常難搞的牛肉。
蛋泥
雞蛋煮熟,取出蛋黃,加點水,勺子壓成泥,可以先從1/4嘗試,確定不過敏可以給到1/2。
7個月左右,可以直接壓成泥,不用加水。
大多數(shù)寶寶來說,8個月左右差不多就可以吃下一整個蛋黃了,9個月左右可以每天吃1個蛋黃或1整個雞蛋。
果泥
水果切開,用勺子刮出泥,這是最方便有效的方式了。
也可以攪拌機打成泥,一些比較軟的水果,香蕉、火龍果、獼猴桃等,也可以在7個月左右的時候,切成細長條,直接給寶寶自己抓著吃,注意看護。
粥
7個月左右的時候,可以安排粥面了。
可以用電飯煲、隔水燉等預約,也可以用蒸鍋等直接煮。
記得加入肉蛋菜等,一起煮,或者煮好的白粥配上其他肉蛋菜來吃。
面
7個月左右的時候,可以安排粥面了。
可以先煮粒粒面,再煮小直面,再到小寬面,蝴蝶面,意面,10個月左右,基本各種面都可以吃了。
水開直接放入面條,各種菜肉蛋等煮熟就可以了。
記得加入肉蛋菜等,一起煮,或者煮好的面條配上其他肉蛋菜來吃。
餅
準備1種肉類,2-3種蔬菜,洗凈處理好,根莖類去皮,綠葉菜焯水,全部切碎,加雞蛋、面粉,攪拌均勻,放鍋里,小火煎,然后就可以吃了。
雞蛋過敏寶寶可以不加雞蛋,加點水;小麥過敏寶寶可以不加面粉,加點玉米淀粉,大米粉,玉米粉,小米粉等。
蒸糕
準備1種肉類,2-3種蔬菜,洗凈處理好,根莖類去皮,綠葉菜焯水,和雞蛋、淀粉一起,放入攪拌杯,打成泥。
倒入模具,冷水上鍋蒸20分鐘左右,燜2分鐘,晾涼脫模切塊就可以了。
雞蛋過敏的寶寶,可以用山藥代替,山藥要多,打發(fā)的時候體積要有明顯的膨脹,蒸出來才松軟。
發(fā)糕
酵母用水化開,倒入面粉中,面粉和水的比例可以1:1.5,攪拌成糊狀。
面粉中還可以加入小米粉,玉米粉,或者南瓜泥,紅薯泥等各種菜泥。
蓋上保鮮膜,發(fā)酵至兩倍大,入鍋蒸20分鐘左右,燜2分鐘,取出晾涼脫模就可以了。
小麥過敏的寶寶,可以用大米粉,玉米粉,小米粉等,來代替面粉。
香腸
準備1種肉類,2-3種蔬菜,洗凈處理好,根莖類去皮,綠葉菜焯水,和雞蛋、淀粉一起,放入攪拌杯,打成泥。
裝入裱花袋,擠入香腸模具中,蓋上蓋子,上鍋蒸15-20分鐘,燜2分鐘就可以了。
雞蛋過敏的寶寶,可以不加雞蛋。
肉丸
準備1種肉類,2-3種蔬菜,洗凈處理好,根莖類去皮,綠葉菜焯水,和雞蛋、淀粉一起,放入攪拌杯,打成泥。
鍋里水燒開,轉小火,虎口擠出丸子,放入鍋中,煮熟撈出。
雞蛋過敏的寶寶,可以不加雞蛋。
炒菜
選擇1-2種肉類,2-3種蔬菜,洗凈切碎備用,綠葉菜建議焯水。
鍋里刷油,放入蔬菜肉翻炒。
加入煮好的米飯翻炒。
加入適量水,燜煮一會就可以了。
燴飯
選擇1-2種肉類,2-3種蔬菜,洗凈切碎備用,綠葉菜建議焯水。
鍋里刷油,放入蔬菜肉翻炒。
加入適量水,燜煮一會就可以了。
接下來分享一些輔食制作的省心小技巧
一鍋煮/蒸
吃糊狀的時候,各種蔬菜肉等,一起煮熟或蒸熟,打成泥,放入冰箱凍起來,吃的時候拿出來,重新蒸一下,搭配米糊,就可以開飯了。
等寶寶大點,各種土豆、紅薯、紅棗、玉米、胡蘿卜、山藥、豌豆等,都可以一個蒸鍋里蒸熟,直接啃。
一鍋煎
等寶寶吃手指食物了,可以用上面的方式直接蒸好了切條,給寶寶當手指食物。
也可以直接做餅,把各種肉菜切碎,加入雞蛋、面粉,攪合攪合,小火放鍋里煎,也就是上面餅的萬能公式,還有蒸糕、肉丸的萬能公式,都可以用。
既是不錯的手指食物,同時也是營養(yǎng)豐富的一餐,尤其是不喜歡被喂的寶寶,每天換一下食材,十來分鐘搞定一餐不是問題。
一鍋炒
等寶寶10個月之后,又可以解鎖很多做法了。
各種菜肉蛋切碎,放鍋里小火炒一炒,然后加點水燜一燜,也就是上面的炒菜萬能公式,還有燜飯也可以。
還可以將燜飯揉一揉,做成飯團,又是一種新食物。
1歲后,可以不用加水,直接炒了,只是顆粒還是要比成人吃的小點。
一起吃
1歲之后,如果不知道做什么,不知道怎么做。
可以看看自己平常吃什么,煮面煮粥炒菜做湯等,放調(diào)味料之前,先盛出來寶寶的一份,然后再加調(diào)味料自己吃。
如果顆粒大,可以盛出來之后,用輔食剪或者用刀切碎給寶寶。
一次制作,一起吃飯,很方便。
注:本文由“點媽輔食”原創(chuàng),不販賣焦慮,只講實用干貨,分享寶寶營養(yǎng)搭配,餐單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