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六卿(2):秦晉交鋒,先軫成仁
公元前628年冬,晉文公去世,晉襄公繼位。秦國乘其霸業(yè)動搖的時機,發(fā)兵私越晉國國境,長途奔襲鄭國,沒料想在半路上被鄭國發(fā)覺,于是秦軍臨時改變計劃,滅掉了晉的鄰國滑國后便返回了。
晉文公還沒下葬,晉國的霸權便遭重大挑戰(zhàn)。面對這種情況,先軫當機立斷,率先主張阻擊秦軍。而晉襄公與欒枝等都認為,沒報答秦國出兵平亂、擁立晉文公的恩施,反而攻打他們的軍隊,會愧對死去的先君。先軫力排眾議,認為不為友鄰君主吊喪已經(jīng)是于禮不合,而秦國更不顧忠臣諫言,為貪婪而趁機動兵,在不借道的情況下擅自越境,企圖攻滅晉國的同姓國。既然秦國這樣狂悖無禮,晉國也不需要再講什么恩情了,今日攻秦正是接下先君的重托,為了子孫后代著想,必須馬上出兵阻擊秦軍。四月中旬,秦軍經(jīng)過崤(今河南省洛寧縣東宋鄉(xiāng)王嶺村交戰(zhàn)溝),遭到晉軍伏擊而慘敗。這一戰(zhàn),秦軍孟明視等三名主將被俘虜,軍隊也全軍覆沒,史稱“崤之戰(zhàn)”。
晉襄公的嫡母懷嬴是秦穆公的女兒。她請求將俘獲的三名秦將釋放回國,讓秦國去懲罰、殺死他們,以免兩國結(jié)怨過深。晉襄公答應了,隨即將三人釋放。
先軫朝見晉襄公,問起秦國囚犯,晉襄公告訴他已經(jīng)釋放了。先軫勃然大怒:“士兵們不知花費多少力氣和生命才擒獲的敵軍主將,卻因為婦人的幾句巧言而在轉(zhuǎn)眼間被輕易赦免!像這樣毀傷自己的戰(zhàn)果,長敵人的志氣,晉國要不了多久就會滅亡了!”先軫越說越氣,頭也不回,狠狠啐一口唾沫就離開了。晉襄公醒悟,急忙派人追趕,但為時已晚,秦將已經(jīng)渡河。
先軫一時盛怒,不顧尊卑而口不擇言,又當著晉襄公的面“不顧而唾”,然而晉襄公卻沒有責怪先軫,甚至還反過來為了釋放戰(zhàn)俘的事向先軫道歉,先軫越發(fā)自責。
同一年,狄人攻打晉國,晉國出兵抗擊。八月,晉軍在箕(今山西省榆社縣講堂村西南)擊敗狄軍,俘獲一名狄軍首領,史稱“箕之戰(zhàn)”。戰(zhàn)后,先軫脫下頭盔鎧甲,沖進狄軍中戰(zhàn)死,以此彌補自己冒犯襄公的罪過。晉襄公為嘉獎先軫以死明志,以其子先且居繼任中軍將,成為晉國主帥。于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