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實體郵冊”不會被淘汰但會被“電子郵冊”替代
3 月 3 日,本報刊登采訪北京郵來郵網(wǎng)CEO 王敏《倡導從“實體郵冊”向 “電子郵冊”轉變》的報道后,3月10日,新華網(wǎng)客戶端推出《數(shù)字化時代,你的郵票集藏方式是時候改變了》的長文,6 天時間閱讀量達114 萬。王敏在長文中以互聯(lián)網(wǎng)集藏實際應用倡導者的身份說,“實體郵冊”不會被淘汰,但或許會被“電子郵冊”替代。
?
為什么“實體郵冊”不會被淘汰呢?3 月 21 日,記者再次面對面采訪了王敏。 “因為有故事??!”王敏回答說?!拔乙姷竭^集郵者特別是老年集郵者是如何對待‘實體郵冊’的。他們會像撫摸自己的孩子一樣撫摸著‘實體郵冊’,‘實體郵冊’中有他們的故事,有他們的溫度……我常常會被這樣的畫面所感動?!畬嶓w郵冊’就是這樣陪伴他們走過來的,相互之間有太多的情感維系乃至依依不舍?!?“那‘實體郵冊’又為什么會被‘電子郵冊’替代呢?”記者追問。
?
王敏一一列舉實體郵冊的弊端:“一是太重,特別是高檔的‘實體郵冊’,只一冊就有數(shù)千克重,如果是多冊,欣賞其中的郵票時搬來搬去,體力絕對吃不消。有一位剛剛退休的集郵家告訴我說,一想起‘實體郵冊’ 那么重,他干脆打消了從書柜中搬出‘實體郵冊’欣賞郵票的念頭,臨時拿起一本郵票目錄看了看。二是有膠,普通的‘實體郵冊’中黏透明膠條的膠不經意間會與郵票發(fā)生接觸,將郵票齒孔黏住。當然還有‘實體郵冊’ 中紙板不平、潮濕等問題,都會對嬌貴的郵票造成折印、發(fā)黃等不可逆的傷害?!?/p>
?
記者問:“這些問題也正是‘電子郵冊’替代‘實體郵冊’的原因吧?”“是的。郵來郵網(wǎng)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嘗試,終于可以通過數(shù)字化科技解決當下的集藏難題。e集藏數(shù)字化之后的‘電子郵冊’是一個靠多種服務單元支持的系統(tǒng)工程。第一,電子郵票目錄內容權威、圖片高清、形式便捷高效,不僅能夠提供類別、年代、題材、版式、設計者5個維度的快速分類檢索,而且還可以用志編號和郵票名稱直接搜索,快速定位‘實體郵冊’ 中的郵票以及信息。
“第二,e集藏數(shù)字化之后的郵票,用戶在任何電子設備終端,隨時隨地都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欣賞郵票細節(jié),隨意放大和縮小,可以隨時隨地與郵友分享。注意,屏幕有多大,您的郵票就可以放多大!第三,實時價格,一目了然??梢詫崟r查看您的‘電子郵冊’中的郵票價格,快速掌握郵票行情走勢”。
王敏在回答記者問題的過程中,還將新發(fā)行的“故宮”郵票在平板電腦上放大、再放大,使得“故宮”郵票上的每根雕刻線條都清晰可見,線條是怎么來的,線條又是怎么去的,來龍去脈,清楚至極,讓記者大開眼界,直呼過癮。
?
王敏向記者透露,她還在抖音直播e集藏。記者忙問粉絲有多少? “快十萬了,將來會更多!”王敏很自信地說。
(文章來源:中國集郵報 記者王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