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的高端新能源品牌之困
作者:玲瓏
來源:GPLP犀牛財經(jīng)(ID:gplpcn)

一位已經(jīng)離職的前長城汽車高管至今還記得,2015年的時候,長城汽車的財務報表第一次出現(xiàn)月度虧損,這是公司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事情。當時,魏建軍的反應非常激烈,直接就把閑置產(chǎn)線的合同工進行了裁員。
在長城汽車公司里,魏建軍是危機意識很強的人,他比所有人都能更早地看到問題。
“從2015年開始,長城汽車每年都在改革組織架構(gòu),整個公司最清醒的人可能就是魏建軍,可是他雖然知道問題所在,卻很難去改變公司的慣性。”上述前長城汽車高管如此評價魏建軍。
2020年已經(jīng)結(jié)束,魏建軍看到的應該更多是挑戰(zhàn)。
現(xiàn)金奶牛燃油車,能維持多久?
要理解魏建軍的挑戰(zhàn),還是先看一下長城汽車的基本面。
翻閱長城汽車歷年財報,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家活得很滋潤的車企。2017到2019年,長城汽車營業(yè)總收入分別為1012億元、992.3億元、962.1億元,實現(xiàn)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50.3億元、52.1億、44.97億元。
凈利潤保持在50億元的水平,讓長城汽車的賺錢能力超過了比亞迪、奇瑞等一眾自主品牌。
長城的汽車有四大品牌,哈弗、WEY、歐拉、長城皮卡。在過去三年,長城每年累計銷售新車107.01萬輛、105.30萬輛、106.02萬輛。
在每年超100萬輛的新車中,主攻SUV的哈弗是絕對的銷量擔當,近三年的銷量分別為85.18萬輛、76.6萬輛、76.94萬輛。
高端品牌WEY的年銷量分別為8.6萬輛、13.94萬輛、10萬輛,2020年前11月的銷量為6.84萬輛,幾乎可以斷定不會超過2019年水平,說明WEY的銷量正在走下坡路。
長城皮卡的年銷量11.98萬輛、13.8萬輛、14.88萬輛,屬于正常發(fā)揮水平。
從2018年開始發(fā)力打造長城新能源汽車品牌歐拉,當年賣出3515輛,2019年賣出3.8萬輛,2020年前11月的銷量為4.35萬輛,處于發(fā)展初期。
粗略統(tǒng)計,在長城汽車每年超百萬輛的銷量中,新能源汽車的比例為3.5%。換句話說,燃油車仍然是長城汽車的主銷車型。
根據(jù)歷年營收、凈利潤和銷量這三項指標可以計算得出,長城近幾年的平均單車售價約為9.4萬元,平均單車凈利潤約為4200元。這個水平,與長城的歷史數(shù)據(jù)相比并不算高。長城汽車在2014年,平均單車售價為10.2萬元,平均單車凈利潤可以做到1萬元左右。
平均單車凈利潤較低的根源原因在于長城缺乏高端品牌,從而無法產(chǎn)生品牌溢價。最終,長城只能依靠中低端品牌哈弗的熱銷撐起門面。
試圖扭轉(zhuǎn)困局:WEY的進攻
試圖改變長城汽車的單車毛利較低這一現(xiàn)狀,魏建軍很早就開始動手了。
在2016年哈弗達到歷史銷量最高峰時,長城汽車發(fā)布了以魏建軍的姓氏命名的豪華品牌WEY。按照研發(fā)周期計算,WEY的立項要再向前推四年,也就是2012年,足見魏建軍的眼光之老辣。
“以個人姓氏命名一個全新的品牌,這在中國的汽車制造史上從未有過。我曾擔心這用在中國第一個豪華SUV品牌上是否過于大膽。但深思熟慮后,我感受到的除了壓力,更多的是動力。”魏建軍言情切切。
WEY價格定位在中檔SUV,定價為15萬-20萬元,產(chǎn)品定位豪華SUV,實際上正是哈弗品牌的品牌高端化。
推出WEY的同一年,長城汽車全年總銷量107.45萬輛,其中哈弗以93.8萬輛的銷量成為頂梁柱,也讓那一年長城汽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105.51億元。但在2016年之后,哈弗的全盛景象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重返90萬輛都是難事。
雪上加霜的是,WEY品牌的發(fā)展也未能成功接棒。
這個品牌陸續(xù)推出了VV7、VV5和VV6和坦克300等車型。定位最高的VV7,售價天花板不到25萬元。前文已經(jīng)提到,WEY的銷量在2018年達到巔峰,此后開始逐年下滑。WEY的價格也不斷降低。
VV6發(fā)布時的售價區(qū)間為14.8-17.50萬元,最終定價比級別更低的VV5定價還要低。
一位接近長城汽車的業(yè)內(nèi)人士向GPLP犀牛財經(jīng)透露,WEY的敗退與產(chǎn)品力、營銷、渠道均有很大關系。舉個例子,WEY 品牌下的VV5上市后,由于和哈弗H6基于同一平臺,被指是哈弗H6的換殼產(chǎn)品。
在渠道方面,北上廣等一二線城市幾乎很少看到WEY的直營店。
與此同時,外部競爭環(huán)境也愈加嚴峻,吉利汽車推出了領克,銷量碾壓WEY品牌。
據(jù)乘聯(lián)會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11月,WEY品牌銷量為9122輛,同比下滑12.7%;領克品牌銷量2.28萬輛,同比增長61.3%。2020年1-11月,WEY累計銷量6.85萬輛,同比下滑24.5%;領克累計銷量15.06萬輛,同比增長28.4%。
更關鍵的問題是,雖然長城汽車至今仍未放棄WEY,但是從行業(yè)趨勢看,發(fā)展純電動汽車已經(jīng)成為共識,尤其是像蔚來一樣打造高端新能源品牌,更是成為車企心心念念的大事。
魏建軍的困局:是否要做高端新能源品牌
2020年7月,魏建軍寫了一封公司內(nèi)部信,細論“長城汽車如何挺過明年”。
內(nèi)部信洋洋灑灑講了許多問題和方法,其中有句話值得注意“中國品牌發(fā)展的窗口期已經(jīng)關閉,在外資品牌和造車新勢力的合圍之下,我們要想順利地度過寒冬并非易事。”
品牌發(fā)展窗口期真的已經(jīng)關閉了嗎?
至少東風、長安、上汽應該是不認同的。就在那封內(nèi)部信之后的幾個月里,東風嵐圖、上汽智己和長安聯(lián)手華為、寧德時代打造的高端新能源品牌紛紛浮出水面,誓要與特斯拉、蔚來搶食高端新能源品牌蛋糕。
就連長城汽車自己,也對推出高端新能源品牌一事半遮半掩,放出消息稱,將由長城子公司沙龍智行打造項目代號“SL”的高端新能源品牌。
那么,長城汽車真的要押注高端新能源品牌嗎?這件事究竟有多大把握能夠成功推進?
據(jù)GPLP犀牛財經(jīng)了解,長城汽車對于打造高端新能源品牌一事尚未全力推進,這個代號SL項目的團隊規(guī)模并不大,大約不到100人。相比之下,主打高端的蔚來現(xiàn)有7000多人,東風嵐圖也達到了1000人左右的規(guī)模。
對于現(xiàn)在的長城汽車來說,比起推出高端新能源品牌,發(fā)展中低端純電動汽車歐拉或許更為迫切。
2020年以來,長城汽車的純電動汽車品牌歐拉,在營銷層面博得了大量關注?!昂秘垺?、“白貓”、“黑貓”等車型命名,為原來的硬派SUV品牌形象添加了更多年輕化情感元素。不過,看一下歐拉旗下汽車,售價最高的好貓,綜合補貼后售價不超過15萬元,意味著又是一款中低端新能源汽車。
如果說中低端的哈弗SUV是燃油車時代的造血機器,長城似乎正在通過同樣定位中低端的歐拉品牌進入智能純電動汽車,這就又回到了以量取勝的老路。對于長城汽車來說,歐拉成功固然是一件好事,但類似WEY品牌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成功才是真正的好消息。
因為,只有高端新能源品牌會帶來更大的溢價空間,打磨哈弗和歐拉,仍只能稱得上是防守。
不過,要成功打造高端新能源品牌并不容易,它涉及到研發(fā)重心、高端品牌塑造和純電動基因等三大問題。
對于長城汽車來說,研發(fā)投入必須以主力熱銷車型哈弗SUV為主。而且,在高端品牌塑造上,WEY的探索并不算成功,所以很難對高端新能源品牌提供經(jīng)驗支持。最根本的是,從目前來看,長城汽車并不具備發(fā)展發(fā)展高端新能源品牌的基因。
一位接近魏建軍的業(yè)內(nèi)人士告訴GPLP犀牛財經(jīng),其觀念一直還未扭轉(zhuǎn),他認為長城的車如果要熱銷,必須是十幾萬元的車型。
但問題是,如果有一天,長城汽車的中低端車型不熱銷了怎么辦?如果有一天,其他車企的高端新能源品牌站穩(wěn)市場,對歐拉形成真正的壓制后怎么辦?
高端新能源品牌正在成為困擾魏建軍。做,恐怕難以全面獲勝。不做,在汽車轉(zhuǎn)型的新時代又會慢人一步。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gòu)成投資建議,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