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樂器公司的起落,與臺灣樂器工廠崛起的關系
上一期記錄了吉他制造工廠的變遷——美國人教日本人做吉他,日本人教臺灣人做吉他,日本人也教韓國人做吉他,再后來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時候,中國開始把國門打開。臺灣的制造廠商對今天的吉他工業(yè)產生很大影響,具體有哪些人呢?這個因為是歷史的一部分,下面再細聊一下。
01 世界最大樂器公司的起落
其中第一個,我們知道的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樂器公司是日本的雅馬哈公司,一直以來,他的營業(yè)額,經營范圍、經營規(guī)模,幾乎都是全世界最大的;
美國的kaman在2012年13年的時候,曾經因為收購了MBT,并購了一些其他的美國的品牌,曾經一度接近雅馬哈的規(guī)模。后來Fender,因為財團的運作,資本運作又并購了Kaman,F(xiàn)ender并購了kaman之后,也曾經在短暫的一兩年內,年營業(yè)收入超過了雅馬哈,但是只是短暫的一兩年,后來他們再進行不良資產的剝離,雅馬哈重新變回世界最大的樂器公司。
02 雅馬哈公司對臺灣樂器企業(yè)的影響
雅馬哈的商標,大家知道他是三個音叉組成的一個圖案,這個商標在臺灣早期的時候,在臺北在新竹,臺灣人管這個商標叫三葉,他好像是三片葉子疊在一起,實際它不是葉子而是音叉,三葉在臺灣也是占據領導性的地位。因為雅馬哈的緣故,導致了大量的臺灣本土企業(yè)幫雅馬哈進行生產和代工。這里面就涌現(xiàn)出幾個大的吉他工廠。
雅馬哈樂器
03 全音樂器
·?70年代 臺灣規(guī)模最大、專業(yè)度最高
其中規(guī)模最大的、專業(yè)度也是最高的,就是70年代在新竹的全音樂器。他們有兄弟六個人,大家要記住我講的七十年代的事情,70年代的壯年到了今天,也是到了耄耋之年,很大年紀了。
那時候的全音樂器,蔡氏兄弟六位先生,大哥的名字叫蔡經綸,排行第一,他就是當年新竹全音樂器的董事長,他下面有幾個弟弟,這些弟弟分管全音樂器不同的部分,其中的排行第三的叫蔡經緯,排行第五的叫蔡經浩,排行第六的叫蔡經茂。我講這些名字大家可能會覺得,建立不了關聯(lián)。蔡氏家族的第二位和第四位,第二位沒有記載,第四位我也有幸拜訪過,他從事家具行業(yè),還是和木器有關的,只是和吉他沒有關系。
·?80年代 在臺灣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他們不僅產品的覆蓋面很廣,專業(yè)度也很高,除了全音樂器以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吉他工廠,比如說在南部、中部分別有國富樂器、羅縣樂器、寶豐樂器……,這些都是有一定的生產能力的,寶豐樂器也曾經有一定的知名度。
·?90年代 拆分為全音、侑成、國巧三間樂器廠
到了90年代,蔡氏兄弟開始各自獨立,獨立了以后就誕生了新的吉他工廠,這些恐怕很多現(xiàn)在的行業(yè)從業(yè)人員會聽說過,排名第三的蔡經緯先生他是留在全音樂器里面的,排行第五的蔡經浩先生他獨立出來,就變成了侑成樂器;排行第六的蔡經茂先生,他也獨立出來變成了國巧樂器。曾經的全豐樂器,由一間吉他工廠變成了三家工廠。
世界最大樂器公司的起落,與臺灣樂器工廠崛起的關系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