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即是世界Ⅱ(羅馬帝國)

羅馬不因羅馬而羅馬;
也不因沒有羅馬而不是羅馬;
同時(shí),那些假羅馬也不因名字里有羅馬而羅馬;
不因法理上有羅馬而羅馬;
也不因地理上有羅馬而羅馬;
只有羅馬人的羅馬才是羅馬;
只要心向羅馬就是羅馬人。
“你也是羅馬”
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
SPQR,全稱為Senātus Populusque Rōmānus,意思為“元老院與羅馬人民”,羅馬共和國與羅馬帝國的正式名稱。
注:
君堡皇帝只承認(rèn)查理曼是“皇帝”,而不是“羅馬人皇帝”,
西歐人也把君堡的皇帝叫做“希臘人皇帝”。
1、西羅馬帝國→法蘭克王國·查理曼帝國(羅馬人的皇帝)→神圣羅馬帝國(神圣羅馬皇帝)
——法蘭克王國·查理曼帝國······(西法蘭克王國、中法蘭克王國、東法蘭克王國)
——西法蘭克王國······法蘭西王國(法蘭西國王,1494年獲得東羅馬皇帝宣稱權(quán))→拿破侖帝國(法蘭西人的皇帝)
——中法蘭克王國······意大利王國(意大利國王)
——東法蘭克王國······→神圣羅馬帝國(七大選帝候—羅馬人的國王/羅馬皇帝當(dāng)選人→進(jìn)軍意大利,教皇加冕→神圣羅馬皇帝)……哈布斯堡家族·奧地利皇帝/普魯士王國·德意志皇帝
既不神圣,也非羅馬,更非帝國。
2、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_巴賽勒斯)→第三羅馬·俄羅斯帝國(全俄羅斯皇帝/沙皇)
第一羅馬因?qū)Ξ惗说目v容而亡,第二羅馬因同瀆神的拉丁教徒合并而亡,歷史的接力已傳遞給莫斯科國家。
前兩個(gè)羅馬倒下了,但是第三個(gè)站起來了,而且絕不會(huì)再有第四個(gè)。沒人能取代您的帝國!
第一個(gè)接近上帝的民族是猶太人,最后一個(gè)受上帝青睞的民族是羅斯人
3、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_巴賽勒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凱撒 / 哈里發(fā)·蘇丹)
以國策和征服建立了信奉伊斯蘭教的第三羅馬。
第一羅馬信奉多神宗教,第二羅馬信奉東正教,第三羅馬信奉伊斯蘭教。
4、羅馬古城······教皇國(加冕西羅馬皇帝)······意大利·新羅馬帝國/梵蒂岡城國
——意大利·新羅馬帝國
亞得里亞海改稱為“Mare Nostro”(意大利語,意為“我們的海洋”)。這個(gè)名字在羅馬帝國時(shí)代是指整個(gè)地中海
——羅馬市
1985年2月時(shí)任羅馬市長Ugo Vetere和兼任突尼斯市迦太基區(qū)名譽(yù)市長的阿聯(lián)理事長 Chedli Klibi簽署了關(guān)于羅馬和迦太基之間的最終和平條約;終結(jié)了打了2249年的布匿戰(zhàn)爭(zhēng),兩市并同時(shí)結(jié)為姐妹城市。
2017年12月14日星期四,羅馬市議會(huì)在古代羅馬的行政中心卡皮托利山上一致通過決議,撤銷了2000年前奧古斯都流放詩人奧維德的命令。
意大利《共和報(bào)》:羅馬市議會(huì)就是“羅馬的元老院與人民”精神上的延續(xù)。
歷經(jīng)諸皇帝的羅馬,歷經(jīng)諸教宗的羅馬,人民的羅馬將要到來
5、羅馬帝國······羅馬尼亞
達(dá)契亞人與羅馬人,形成羅馬尼亞人,
羅馬尼亞在拉丁文中意思就是羅馬人的土地。
意大利語里羅馬是Roma,羅馬尼亞語里的羅馬尼亞是Roman,
語言:羅馬的拉丁語系
6、東羅馬帝國······現(xiàn)代希臘
——偉大理想(恢復(fù)拜占庭的榮光,希臘語:Μεγ?ληΙδ?α)指的是希臘的民族統(tǒng)一主義思想。
其核心為恢復(fù)拜占庭帝國,建立一個(gè)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以雅典為經(jīng)濟(jì)中心的大希臘人國家。
該思想自希臘獨(dú)立后直到第二次希土戰(zhàn)爭(zhēng)一直都是希臘的主要內(nèi)政與外交方針政策。
——希臘歌曲《你將如閃電般歸來》
節(jié)選:
萬王之王幫助我們的王
施展仁慈,施展仁慈,天堂的上帝
君士坦丁 德拉伽塞斯 巴列奧略
蒙上帝恩典 羅馬人的皇帝
PS:目前古希臘認(rèn)同很穩(wěn)固,重塑羅馬還很遙遠(yuǎn)
7、保加利亞·保加利亞王國第一帝國(羅馬人和保加利亞人的皇帝/沙皇)
被羅馬教宗所承認(rèn),不被拜占庭接納。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羅馬正統(tǒng),盡數(shù)撲街?!?/span>
羅馬帝國滅亡后,到現(xiàn)在變成了整整43個(gè)國家:
1、意大利,2、法國,3、英國,4、西班牙,5、葡萄牙,6、瑞士,7、斯洛文尼亞,8、克羅地亞,9、波黑,10、塞黑,11、馬其頓,12、希臘,13、土耳其,14、黎巴嫩,15、敘利亞,16、伊拉克,17、科威特,18、羅馬尼亞,19、保加利亞,20、阿爾巴尼亞,21、格魯吉亞,22、亞美尼亞,23、阿塞拜疆,24、約旦,25、巴勒斯坦,26、以色列,27、埃及,28、利比亞,29、阿爾及利亞,30、突尼斯,31、摩洛哥,32、塞浦路斯,33、馬耳他,34、盧森堡,35、圣馬力諾,36、梵蒂岡,37、奧地利,38、列支敦士登,39、摩納哥,40、安道爾,41、斯洛伐克,42、捷克,43、匈牙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