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策——齊三·孟嘗君有舍人而弗悅(劉向)
2019-02-09 12:27 作者:actionlong | 我要投稿

孟嘗君有舍人而弗悅,欲逐之。魯連謂孟嘗君曰:“猿獼猴錯木據(jù)水,則不若魚鱉;歷險乘危,則騏驥不如狐貍。曹沫之奮三尺之劍,一軍不能當;使曹沫釋其三尺之劍,而操銚鎒與農(nóng)夫居垅畝之中,則不若農(nóng)夫。故物舍其所長,之其所短,堯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則謂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則謂之拙。拙則罷之,不肖則棄之,使人有棄逐,不相與處,而來害相報者,豈非世之立教首也哉!”孟嘗君曰:“善!”乃弗逐。
魯連:魯仲連,戰(zhàn)國時齊國人,善于出謀劃策,排難解紛,終身不肯出來做官
曹沫:一作“曹劌”,春秋時魯國人,也是史記——刺客列傳中開場的刺客大師
一軍:一萬二千五百人
銚(yao 第二聲)鎒(nou 第四聲):古代除草的兩用農(nóng)具
壟畝:田畝
堯:古代的圣君
不肖:沒有才能
孟嘗君有個舍人,孟嘗君不敬重他,想要趕他走。?魯連對孟嘗君說:猿猴離開樹木居住在水上,那么它們就不如魚鱉;經(jīng)歷險阻攀登危巖,那么千里馬就不如狐貍。曹沫高舉三尺長的寶劍劫持齊桓公,一軍人馬都不如他的威力;假如曹沫放下三尺長劍,而拿起鋤草用具與農(nóng)夫在田地中干活,那么他就趕不上農(nóng)夫。因此做事舍其所長,用其所短,就是圣明的堯也有做不到的事情。如今讓人干他不會干的,干不來就認為他不才;教人做他做不了的,做不來就認為他笨拙。笨拙的就斥退他,不才的就拋棄他,假使人人驅(qū)逐不能相處的人,將來又要互相傷害報仇,難道不是為世人立了一個戒條嗎!”孟嘗君說:“好?!庇谑蔷筒或?qū)逐那個舍人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