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的悲喜并不相通”
光看標題就知道我今天碼文又要擺爛了
昨天推送的結(jié)尾說了下madonna現(xiàn)在拿人很容易,有人想讓我細說下這個事情,這其實是個蠻沉重的事情,實際上madonna拿人容易反映出來的問題并不是什么好事,這三月八日剛過去沒幾天就要談到這個話題,感覺心情不是那么愉快。
madonna這個品牌主做的就是年齡較大的市場陣容,而目前整個市場中能把大齡市場做起來的,也就那么幾家,能放專屬的也就那四五家,所以madonna在選新人這一塊的競爭力更強,因為80%的品牌都要主打美少女,而madonna給了那些“年齡較大”的人留了個門。
但是madonna這兩年拿人拿的這么容易,不斷地有人來不斷的有人走,也說明了“年齡較大”的人目前的一個現(xiàn)狀,首先madonna的人員變動頻繁,并不僅僅是因為銷量問題,更多的是有一批人就想短期的進來賺點錢就走,實際上不僅僅是madonna,就以這兩年的歌舞伎町或飛田新地這些娛樂業(yè)發(fā)達的地區(qū)來說,“年齡較大”的女性也是占據(jù)了很大一塊群體。
這其中很多人就是想短時間內(nèi)賺到一筆錢的人,然后這個群體中,大多是以兼職的方式出現(xiàn)的,她們不會停留很久,出于各種原因進來又很快離去,或者頻繁的換身份再出現(xiàn)。
而這一個群體中的組成部分也很復雜,其中單親媽媽占據(jù)了很大一部分,但是她們通常不會說自己的故事,我也沒什么業(yè)界的案例可以拿來舉例,所以只能拿業(yè)界之外的來簡單列舉一下。
我們今天就以一檔節(jié)目觀察來舉例說明。

這個觀察記錄來自東京電視臺的番組《家、ついて行ってイイですか?(可以跟拍到你家嗎?)》于2022年2月9日檔播出的一組觀察,名稱叫《砂町銀座商店街で...超元気な3人兄妹と美人ママ35歳の一家に遭遇!》

節(jié)目組在商業(yè)街遇到了正要回家的一家四口,一位母親帶著三個孩子,推著自行車準備回家,在收到節(jié)目組的錄制邀請時,這位母親本來是拒絕的,但是一聽到參與錄制節(jié)目組會幫他們買一些東西作為禮物時,長子小胖就不斷地懇請母親同意錄制。

在小胖子的不斷懇求下,最終這位媽媽才同意錄制,然后三個小孩高高興興去商場買了一雙球鞋和一堆書籍,總共花費了20164円(約1200¥),之后便展開了觀察訪問。

入屋的第一眼就大致能知道這個小家庭并不富裕,二十幾平的兩居室擠著一家四口,狹小的空間顯得凌亂,用來格擋的簡易板也破了個大洞,他們的母親只能不斷的用笑來掩飾尷尬。

而這樣一間小小的房間,一個月的租金是8.2萬円。
而這些費用,全靠這位母親一個人去努力,因為她是一個單親媽媽,而且離過兩次婚,離婚的理由也很簡單,她母親身體不好需要一起住,她的丈夫不肯,第一次離了婚她帶著長子和次子,第二次離婚她又把女兒帶上,兩任婚姻生育的三個孩子全靠她一個人撫養(yǎng)。
三個孩子都還很小,長子小胖正在讀小學六年級,次子小學四年級,長女小學一年級,養(yǎng)育這三個孩子的擔子,就全落在了這位35歲的母親身上。



打開冰箱一看,基本上都是超市的打折商品和食材,角落里的針線和藥箱,能看得出來,這大致也就是這位母親的一個生活狀態(tài),35歲的她是這個家庭唯一的支柱。
所以這位媽媽一個人要打幾份工,主要工作就是一名健身教練,教人健身和跳舞,從早上10點半到晚上7點,一周要做五天。

健身教練這個職業(yè)的收入其實不算低的,但是這位媽媽的生活很拮據(jù),因為她并不是正式職工,所以盡管她每周上班的時間并不短,干的活也不比別人少,但是她的薪資不是按照正職教練的薪資去算的,這個我們稍后再說。

家庭雖然不富裕,但是家中卻很溫馨,三個小孩都很懂事,抄幾句孩子說的原話吧:
我們確實沒錢,我也想過如果我跟著父親生活的話,金錢方面的問題不會那么辛苦,因為我們很需要錢,但是(相比于金錢)我們?nèi)置酶胍獪厝岬哪赣H。

我最喜歡我們的母親了,就算家里沒有錢,她也總是盡全力去滿足我們,她每天工作都很晚才回家,但是我們的事在她心中是擺在第一位的。
我覺得(媽媽)跳舞的時候最帥了,那眼睛充滿了光芒,那一個眼神我就能認出是我母親
我們的母親,每天回家倒頭就睡,我們知道她很辛苦,那份工作是母親喜歡的,我們應該支持她。

孩子的話讓一旁的母親眼中含淚,其實擺在這個家庭眼前的困境很簡單,這位母親現(xiàn)在最想要的就是一份正式雇傭的合同,這樣不僅她的醫(yī)社保有保障,家中的小孩也有足夠的生活保障,這能解決她的很多問題,但是這份正式雇傭的合同,就是那么的艱難。
這位母親她不是業(yè)界的人,但是業(yè)界有很多人像她一樣,而產(chǎn)生這種情況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雇傭方式。
日本的雇傭方式有很多種,分為正社員、非正式社員、派遣社員和兼職,正社員簽的是不限期期合同,福利好,該交的保險該給的薪資都有,工作有保障,各項津貼也全,而且大部分是采用年功序列制,待得越久工資越高,年齡越大給的越多。
非正式職員則是只繳納了強制要交的社會保險,簽的是定期勞動合同,福利沒正社員好,工作也沒保障,這就有點像業(yè)界的專屬制,合同期一到不能續(xù)上就要失業(yè)(業(yè)界實際上是以派遣社員為主,跟經(jīng)紀公司簽約,再派遣給制作商)。

根據(jù)2014年的數(shù)據(jù),日本職場中非正式職工的占比是37.2%,幾乎都是逐年遞增的數(shù)據(jù)),八年過去了,尤其是近兩年大環(huán)境影響,估計數(shù)據(jù)會更高。
同時又因而女性是職場弱勢群體,非正式職工的比例只會更高,為什么說女性是職場弱勢群體?因為政策給女性生育的補助和福利看似很多,但是這部分福利對于企業(yè)來說是損失的。
很多企業(yè)不喜歡找女性員工,原因也很現(xiàn)實,我身邊也有很典型的例子,著名私企做了三年,具體哪家不點名了,員工福利確實好,保險津貼都很完善,但是一涉及到員工懷孕味道就變了,不斷的催項目,不斷的加工作量,最后就是逼著你主動請辭,然后給個N+3的薪資(其實這么看的話福利算不錯了,但企業(yè)就是玩了個逼你辭職的心眼)。
企業(yè)的心思不難理解,這個崗位只要一個人,一旦這個人懷孕了,產(chǎn)假、哺乳假期間另外找一個人,那之后休完假回來是不是就很難安置這個休假回來的人了,還有就是有了小孩的女性,尤其是單親媽媽,家里沒有其他人能支持,時間總是很緊,請假率高,加班率少,比如小孩有什么事要做,只能媽媽去,對于企業(yè)來說是人工成本的疊加支出。

所以女性在職場上是有弱勢的一面,單親媽媽要更弱勢一些,今天早上剛好還看到智聯(lián)招聘發(fā)布的《2022中國女性職場現(xiàn)狀調(diào)查報告》,其中也反映出了女性在職場上的一些狀況,而日本相較于中國來說,女性職場要比中國嚴峻得更多。
這個跟性別歧視關(guān)聯(lián)不大,雖然很多拳師總覺得性別歧視嚴重,實際上大多數(shù)企業(yè)不會歧視性別,而是在意人工成本的效益,女性不如男性穩(wěn)定,雖然不是每家企業(yè)都這樣,但女性在職場的情況在日本屬于是比較明顯的弱勢群體,因為日本的職場層級更分明,雇傭方式也更多。
所以日本非正式雇傭制對于日本很多私企來說,能玩的心眼還不少。
就比如我們上面提到的這位35歲的媽媽,實際上也是在套路中。

日本早在2019年決定要實行“非正式雇傭”與“正社員”同工同酬制,意思是大家干的工作是一樣的,每天的工作時長(一周40個小時)和工作內(nèi)容,就應該拿同一個標準的薪資,這一條制度推出也是因為“非正式雇傭”的比例一直在加,所以當時也制定了2021年4月之后開始統(tǒng)一執(zhí)行。
但是這就演變出了另一種套路,上面說的這位媽媽她一周工作35個小時,每天7個半小時,而正職員的標準是每天8小時,每周40個小時,這就是鉆了個bug,跟正式職員的“同工”做了差異。
另外,日本的正職員大部分有年功序列制,這很難兼容在一套制度下,所以目前“非正式雇傭”依然是薪資弱勢的一方,本身這個“非正式雇傭”的誕生就是為了削人工成本,現(xiàn)在想把這個人工成本加上去本身就有很多沖突點。
而且2019年的說好的計劃,趕不上2020年的變化,一場疫情下來,不要說提高人工成本了,能不能保住工作都還兩說,所以這一套制度目前也是~~八字沒一撇

另外就是我前文也說了,在大齡向的娛樂場中,單親媽媽占據(jù)了不小的基數(shù),通常會介紹她們是已婚而不會說是離婚,但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是單親媽媽,而單親媽媽本身就是一大貧困群體。
在2016年厚生勞動省給出的數(shù)據(jù)是,由母親帶著孩子離婚的有123.2萬戶,由父親帶著孩子離婚的只有18.7萬戶。
也就是說絕大部分夫妻離婚了,孩子是跟著母親的,這個也是比較現(xiàn)實的一件事,通常來說離婚了孩子由誰帶屬于是夫妻協(xié)商制,大部分男性離婚了不想帶著孩子。
另外就是撫養(yǎng)金問題,日本離婚后的撫養(yǎng)金屬于協(xié)商制,很少有強制執(zhí)行的例子(要強制執(zhí)行得打官司),像加藤鷹這種離婚后一直堅持給贍養(yǎng)費的終究是少(他離婚并不是感情破裂,而是因為他的孩子有運動天賦,他妻子為了培養(yǎng)孩子搬到了美國去接受更好的培養(yǎng),加藤離婚之后一直有寄錢去美國),很多家庭的破碎并不和諧。

就比如2016年統(tǒng)計123.2萬個單親媽媽,有拿撫養(yǎng)費的只有24.3%,曾經(jīng)拿過(后來就不了了之)撫養(yǎng)費的有15.5%,剩下的超過56%的單親媽媽是沒拿過撫養(yǎng)費的,不拿撫養(yǎng)費的原因也比較復雜,31.4%是不想再和前夫有交集,20.8%是認為對方?jīng)]有那個能力,17.8%是因為前夫不想給。
雖然每個月都有兒童津貼(為了鼓勵生育,對有小孩的家庭都有補助),3歲前每胎15000円/月,3歲~小學畢業(yè) 10000円(600元)/月(三胎以上是每胎15000円/月),中學生~18歲?每胎10000円/月。
雖說不算低,但是對于單親媽媽來說并不能解決什么問題,以前可能是兩個人賺錢養(yǎng)家,現(xiàn)在變成了一個人當家庭支柱,然后在職場又吃虧,所面臨的的問題很多,生存的壓力就更大,房租,家用,保險和養(yǎng)小孩的成本全都堆在一個人身上。
這收入很難說能頂?shù)米∵@種壓力,即使頂?shù)米毫?,更多的也像是一條崩到極限的氣球,經(jīng)不起任何風雨。

像2016年的統(tǒng)計中,有85%的單親媽媽感覺到痛苦,因為沒有儲蓄,39.7%的單親媽媽家庭存款不到50萬円,存不下錢來就應付不了臨時危機。
而前兩年,因為一系列的事情,日本各行各業(yè)都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失業(yè)率一下子拔高了,這其中又有很多的非正式雇傭的人先被洗掉,后面的事情也不難猜了,二十幾歲的不好找工作,三四十歲的就更不好找了。
這也是近兩年來,為什么人員流動的速度這么快,一大部分是短暫的進場救急,稍作停留找到新的去處就離開,所以madonna,本物等等,其實也不僅是這些,像艾斯萬,oppai、body社這些,看著很熱鬧,娛樂場所很熱鬧等等,這個熱鬧就是有人住高樓,有人處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銹,世人萬千種,悲喜不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