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保姆級行軍筆記-《紀效新書》讀書筆記兵器章節(jié)
戚繼光對于各類火器的見解。
早年年時尚流傳著《火龍經》《風雷集》,都是介紹各種火器和火槍的,種類特別多,但是有的過于復雜,有的過于花哨,有的打不中敵人,不能因為追求火器的種類多樣放棄單一精良火器的標準。
給士兵配備長兵器和短兵器
給藤牌腰刀士兵搭配狼筅和開路標槍
給狼筅手配備腰刀。
給長槍手配備弓箭,并且要學會長槍短用。
伙頭兵要在扁擔上配備利刃,以備不時之需。
一寸長 一寸強
長兵器勝過短兵器,火器勝過長兵器,是這個道理,但是如果是不規(guī)范的火器,反而威力減弱。

其實在全書中,有大量的章節(jié),其實戚繼光將軍是非??隙B銃的超級威力的,不遺余力地夸贊火銃,但也有吐槽的地方
戚繼光對于鳥銃,鉛彈,火藥技藝不純熟的批評
1.鳥銃內壁不打磨光滑,鉛彈無法到底
2.鳥銃的管壁厚薄不一,遇上火藥容易炸膛
3.發(fā)放的鉛彈規(guī)格大小不一,鉛彈大,鳥銃內徑小,鉛彈無法到底,導致射擊無力
4.發(fā)放的鉛彈規(guī)格大小不一,鉛彈小,鳥銃內徑大,火藥藥力燃放外泄,導致火器無力
戚繼光 需要士兵背誦的銃歌口訣
一洗銃,二下藥,三送藥實,四下鉛子,五送鉛子,六下紙,七送紙,八開火門,九下線藥,十仍閉火門,安火繩,十一聽令開火門,照準賊人舉發(fā)。
藤牌
明初時的盾牌大都用木頭外面包上一層皮,笨重很多,明代中期藤牌從南方傳入軍隊以來,馬上就普及開了,成為以后五百年最常見的盾牌形式了。藤牌主要是比木牌輕很多,更利于步兵行進,特別是南方地區(qū),天氣濕熱盔甲易生銹,泥濘田埂多不利于甲士行進,靠藤牌代替甲胄之用
狼筅
戚繼光 《練兵實紀雜集·軍器解上·狼筅解》:“狼筅乃用大毛竹,上截連四旁附枝,節(jié)節(jié)枒杈,視之粗可二尺,長一丈五六尺。人用手勢遮蔽全身,刀槍叢刺必不能入,故人膽自大,用為前列,乃南方殺倭利器。”



關于軍馬
如果馬匹不夠膘肥體壯,需要養(yǎng)馬官員,限定時期內把戰(zhàn)馬變賣以后,再購買驃肥體壯的良馬烙上軍馬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