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W 實驗性玩法工作坊是什么? What is Experimental Gameplay Workshop (2022)

我希望在接下去一段時間的落日間的翻譯與創(chuàng)作中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國外「實驗性」游戲的設計傳統(tǒng)與文化。
我很喜歡這塊的內(nèi)容,因其往往都有著非常新穎先鋒與獨立的思考,不斷探索游戲媒介的可能性。這與落日間的工作方法有十分切近之處。
「實驗性」強調(diào)的是跨越、探索與帶來啟發(fā),但卻并非代表小眾。
以今天要介紹的 Experimental Gameplay Workshop 實驗性玩法工作坊(簡稱 EGW)為例。這個由 Jonathan Blow 在20年前創(chuàng)建的工作坊一直發(fā)展到今天,像是 Valve 的神作《傳送門》( Portal, 2007),Blow 的《時空幻境》(Braid, 2008),陳星漢老師的《流》(FlOw, 2006)等作品都是在這個實驗性玩法工作坊上首次面向公眾展示。
其作為業(yè)界國際「頂會」游戲開發(fā)者大會 (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 GDC) 的組成卻常被無視,至少在國內(nèi)少有人談起。
我認為國內(nèi)很需要有類似的對于游戲玩法 Gameplay 更多的思考、討論與嘗試與創(chuàng)新,特別是面對當前無疑同質(zhì)化的市場與游戲刻板印象。
但我非常遺憾地看到,以目前大部分中國地區(qū)的獎項、比賽、相關的開發(fā)者會議來說,極少能達及這個維度和層次的討論。
獨立開發(fā)者之間關于游戲設計的交流并不多,大部分聚會多以贊助宣傳和走過場為主,對游戲設計的討論也多為產(chǎn)品流水、品類相關為主,海外的獨立游戲設計訓練和思考的 mindset 還沒多少進入國內(nèi),更多聚焦討論的多以產(chǎn)品和收入來論游戲產(chǎn)品的成敗與開發(fā)者資歷。
(或許 indienova,cowlevel,機核,早期知乎、以及在如在先前NExT,涼屋,椰島以及少數(shù)獨立開發(fā)團隊和聚會上的部分討論會接近于此)。
希望落日間不自量力的相關工作能給一些朋友帶來啟發(fā)和幫助。
/ 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實驗性(experimental)并非等同于意識流或刻奇自戀的表達,如同下文中所介紹的那樣,他們希望作品的實驗性想法必須有趣且清晰的(clear)。
/ 這里談的實驗和「創(chuàng)新」在大部分國內(nèi)從業(yè)者來說是沒有「價值的」,因為這并非是能帶來新商機的「品類創(chuàng)新」,而是媒介的探索,大部分的玩家或許對此也并不由太大熱情,因為這里大部分游戲體驗并非「for fun」,并不是那么激動人心。
Experimental Gameplay Workshop 實驗性玩法工作坊 EGW 是什么?(2021)
以下內(nèi)容翻譯自 2022 GDC Experimental Gamplay Session 的提案征集與。原文鏈接:http://www.experimental-gameplay.org/ ?
今年是 Experimental Gameplay Workshop(EGW)的20周年!! 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二十年,在這二十年中,我們有令人驚奇的原型和演講,展示了游戲的新機制、流派和媒介。今年,我們將繼續(xù)認可那些渴望與整個行業(yè)分享其新穎想法的開發(fā)者,反思活動的歷史,并將火炬?zhèn)鬟f給新的創(chuàng)造者和組織者。作為這一切的一部分,我們的篩選標準比以前更廣泛。我們希望繼續(xù)為盡可能多的新面孔建立一個平臺,同時也舉辦一場激動人心的演出!被選中的原型將在今年的 GDC 會議上展示,被選中參加展示的演講者將獲得整個 GDC 會議的免費演講者通行證。
譯注:Gameplay 一般可能翻譯成「玩法」或「可玩性」,Gameplay is the specific way in which players interact with a game,玩家與游戲交互的特殊方式,在學術討論中,常會用游戲機制(game mechanics:the sets of rules in a game that are intended to produce an enjoyable gaming experience)來更精確地替代 Gameplay 的說法(),但機制本身更像是屬于MDA或某種系統(tǒng)論的視角,Gameplay 自身的模糊性或許更適合日常使用的泛指。
什么是 Experimental Gameplay 實驗性玩法?
實驗性玩法采取過去從未有過的、有趣的處理互動性的方式。
由于這個定義不可避免地模糊不清,這里有一些以前選擇的例子來給予厘清。
游戲創(chuàng)造出意想不到的游戲體驗或通過機制帶來玩家予獨一無二的感受(, , , , )
生成性游戲(Generative games),其中 gamplay 或世界根據(jù)玩家的選擇而改變。(, )
涌現(xiàn)式 Gamplay,游戲系統(tǒng)相互作用,并提供出令人驚訝的情景和實現(xiàn)。(, , , )
互動敘事,情節(jié)或?qū)υ捯阅撤N精妙地方式(fine-grained manner)變化,而非離散的「分支點」(branching points) (, )
創(chuàng)新的用戶交互界面(user interfaces)- 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手勢控制、新的硬件設備、意想不到的物理材料 (, , , , )
新穎的多人互動 (, , )
例子和評審標準無法解釋的互動體驗!
你可以在看到更多作為過去EGW陣容一部分的游戲。
這通常不是我們在 Experimental Gameplay 中尋找的東西(有一些例外)。
單純的小說內(nèi)容、敘事、設定、人物設計、藝術品、音頻或情節(jié)創(chuàng)新,除非它們以一種重要的方式影響核心 gameplay,或結(jié)合起來創(chuàng)造一種獨特、深刻的、引人共鳴的審美體驗。(, , )
已經(jīng)存在的類型的新混合體,除非由此產(chǎn)生的游戲性出乎意料地超過了其各部分的總和。( , )
純粹的技術創(chuàng)新,實驗性的商業(yè)模式或分發(fā)機制,除非上述的游戲自己也是實驗性的。
————譯注 ————
大概介紹一下這里面提到的游戲
EGW 希望接受的作品:
游戲創(chuàng)造出意想不到的游戲體驗或通過機制帶來玩家予獨一無二的感受。 Games creating unexpected play experiences or promoting unique feelings within players through mechanics.
《Untitled Goose Game 無題大鵝模擬器》一個扮演大鵝惡作劇來戲耍人類的游戲。

《What the Golf?啥是高爾夫?》可以說是關于高爾夫球 Golf 哲學式的追問,在不同的游戲場景設置中,高爾夫球和足球被混淆,被打出的是人還是球?在一場高爾夫球中,是球運動還是球洞運動?是2D的亦或者是3D的世界。

《The Witness 見證者》不再說了,解謎神作,3D 視覺連續(xù)統(tǒng)的游戲玩法與建筑的完美結(jié)合。
《Eloquence》關于猜測和學習一門圖像符號語言并交流的游戲,依舊在開發(fā)中,會讓我想起徐冰「地書」、Chris Crawford 的形式化語言的嘗試,還有《天堂之穹》等。

《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OK 一切都會好起來》是一個「由破碎的詩歌、夢、游戲組成的桌面迷宮,是生活經(jīng)歷的合集,關于斗爭、生存和應對幸存壞事的后果。一本破碎、痛苦、美麗、可怕且深刻的個人化的互動雜志(interactive zine)」,在17年的 AMaze 游戲節(jié)上我第一次看到,對其強烈的風格印象深刻。

生成性游戲,其中 Gamplay 或世界根據(jù)玩家的選擇而改變。。Generative games, where the gameplay, or world changes based on choices the player makes
《Baba is You 巴巴是你》毫無疑問解謎游戲中最特殊的一種,元規(guī)則解謎游戲設計,規(guī)則層面的涌現(xiàn)與語法再怎么提也不為過。

《Mu Cartographer》彩色沙盒結(jié)合探索的冥想式游戲體驗。不同于類似《Panoramical》的純抽象分鏡,使用 shader 的變化與生成映射地面與位移出空間感甚至加入尋寶是此類生成藝術「游戲化」和探索非常巧妙的做法。

涌現(xiàn)式 Gamplay,游戲系統(tǒng)相互作用,并提供出令人驚訝的情景和實現(xiàn)。Emergent gameplay, where the game systems interact to provide surprising situations and realizations
《Maquette》一個遞歸式的箱庭解謎游戲,玩家在一個嵌套的建筑中(在房子中,但是這個房子中的桌子上有個房子,而并且玩家所在的房子也在外面一個更大場景的房子的桌子上...)而這些嵌套建筑是同時改變的,通過嵌套間的建筑進行探索解謎。玩的年代久遠也沒通關有些忘了,但其中某些關卡確實讓人頭皮發(fā)麻。

《Parable of the Polygons 多邊形的故事》一個關于看似無害的選擇怎樣能導致一個不和諧社會的故事。使用互動界面來模擬并展現(xiàn)簡化過的托馬斯·謝林 (Thomas Schelling)的隔離模型,使人們能夠理解,來自最喜歡的設計師之一 Nicky Case。

《Multibowl》來自鬼才游戲設計師 Bennett Foddy,一個雙人對抗比賽的游戲,但這些挑戰(zhàn)卻來自于數(shù)十個硬件平臺和超過300個歷史上游戲的某些切片組成。介紹上他稱這可能是「第一次電子游戲的拼貼(collage)」,雖然也因為其實來自真實游戲拼貼,所以并不能發(fā)布,每個游戲只展示數(shù)十秒,可能也可算是一種「合理使用 fair use」吧。

《Portal 傳送門》呃,不用介紹了,最偉大的解謎游戲之一。

互動敘事,情節(jié)或?qū)υ捯阅撤N精妙地方式變化,而非離散的「分支點」 Interactive storytelling, where the plot or dialog changes in a fine-grained manner, as opposed to discrete "branching points"
《 Fa?ade》可能是最接近互動敘事理想的一個作品,深夜來到一對吵架的夫妻家中,然后在文本框輸入任何東西來看是否會發(fā)生什么特別的事情。

《Dwarf Fortress 矮人要塞》最真實卻也最抽象的涌現(xiàn)生成互動敘事世界模擬器,在其中,一只貓會走過醉酒的矮人灑在地上的酒精,并且舔毛而導致中毒身亡。

創(chuàng)新的用戶交互界面(user interfaces)- 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手勢控制、新的硬件設備、意想不到的物理材料 Innovative user interfaces -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image recognition, gestural control, new hardware devices, unexpected physical materials
Edible Games 可以吃的游戲,需要先做菜出來,然后按照某些規(guī)則玩和享用事物。可以騙小朋友吃菜,家庭聚會游戲和菜譜的結(jié)合。

La Tabla 一個神奇的桌子,將物品放置在上面就可以使用,可以制作音樂動畫,玩游戲,設計彈球臺。由制作了《Spore》和《Earth: A Primer》的 Chaim Gingold 完成博士論文后制作的,這個作品后來激發(fā)了類似Bret Victor 等人制作 Dynamicaland 的發(fā)展,這引入了一種突破性的與計算機互動的方式,使用任何東西來與模擬世界交互,即興與開放互動。

Line Wobbler ?一個一維的地牢爬行游戲,其獨特的搖擺控制器是由一棵倒置的鞋樹和一個幾米長的超亮LED條形顯示器制成的。整個游戲在arduino上運行,包括聲音、粒子效果和60+fps。

Hostile User Interface 一個畫面粗糙的,令人哭笑不得甚至感到痛苦的作品,通過鍵盤的各種甚至可能不小心觸發(fā)你的其他程序功能的組合快捷鍵來進行交互操作。

HELLCOUCH 地獄沙發(fā),使用 Unity 和 Arduino 構(gòu)建的合作游戲,使用沙發(fā)墊作為控制器,LED 燈和音頻作為反饋,在沙發(fā)、電子游戲和公共空間互動的方式一起玩,挑戰(zhàn)這些社交空間的隱含規(guī)則,為玩家和觀眾創(chuàng)造一個愚蠢的、意想不到的體驗。

新穎的多人互動 Novel multiplayer interactions
Spaceteam 一個多人進行的進行飛船航行操控的有趣游戲,玩家之間需要說出指令,并且指令需要在一定時間內(nèi)被正確執(zhí)行,給大伙一種合作開飛船的奇妙的中二感。.

Dance Together 一個大家聯(lián)網(wǎng)戴著耳機聽歌跳舞的游戲,規(guī)則是:
每一輪,只有你和另外一個玩家在聽同一首歌曲。不能說話。沒有手勢。沒有任何形式的交流,除了跳舞。找到你的舞伴。
Journey 陌生和匿名社交的設計,詳情可見日 | 落譯介計劃
的文章 。

EGW 不接受單純的小說內(nèi)容、敘事、設定、人物設計、藝術品、音頻或情節(jié)創(chuàng)新,除非游戲以一種重要的方式影響核心 gameplay,或結(jié)合起來創(chuàng)造一種獨特、深刻的、引人共鳴的審美體驗
Novel content, narrative, settings, character designs, artwork, audio or plots alone - *unless* they affect the core gameplay in a major way, or combine to create a uniquely deep and resonant aesthetic experience.
例如:
《That Dragon Cancer 癌癥似龍》 一位父親用游戲記錄和回憶自己的兒子(Joe)在12個月大時被診斷出癌癥晚期并最終四年后離去的故事,不忍玩第二遍。

《Thumper 暴走甲蟲》我印象很深,在 AMAZE 2017 上專門辦了一個 thumper 原型展,描述為一個節(jié)奏暴力(rhythm violence)游戲,將生成藝術、視覺與節(jié)奏競速結(jié)合在一起成為如同夢境一般的速度和動作感。

《Walden,A Game》 USC Games 的 Tracy Fullerton 制作多年的嚴肅游戲,嘗試將梭羅的作品《瓦爾登湖》改編為游戲,體驗自己蓋房,在林中漫步和感受湖邊的四季的過程。

EGW 不接受已經(jīng)存在的類型的新混合體,除非由此產(chǎn)生的游戲性出乎意料地超過了其各部分的總和。New hybrids of already-existing genres - *unless* the resulting gameplay is unexpectedly more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 ?
例如:
《Noita 女巫》由三位來頭甚大的獨立游戲開發(fā)者合作創(chuàng)作《蠟筆物理學》的 Petri Purho,《The Swapper》的Olli Harjola,以及《Baba is You》的 Arvi Teikari 制作,游戲基于過程生成的2D世界,并且其中的每一個像素都有著物理模擬,之間糅合著各類化學反應等,可以說是 Roguelike 結(jié)合像素物理模擬的神作。

《Hack ‘n’ Slash 駭客砍殺》編程與塞爾達式的冒險結(jié)合,通過 usb 之劍插入物品中修改其變量以及邏輯編程來過關。

Inspirations ?靈感
實驗性游戲工作坊(EGW)展示了由來自世界各地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游戲開發(fā)者制作的一些令人驚訝且引人入勝的游戲性實驗。
實驗性游戲通過拋棄常規(guī)和傳統(tǒng),尋找新的類型和想法,旨在啟發(fā)和點燃所有游戲制作者的想象力。我們在舊金山舉行的游戲開發(fā)者大會(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 GDC)上的年度會議受到很多關注,許多在那里首次亮相的游戲都獲得了評論和商業(yè)上的成功——包括 《Katamari Damacy 塊魂》《flOw 流》《Braid 時空幻境》《Portal 傳送門》《World of Goo 粘粘世界》《Today I Die 》等。
然而,并非所有我們在EGW展示的實驗都是關于「成功」的,或是關于創(chuàng)造完整游戲體驗的。許多人推動了我們媒介的未知邊界,看看越過它之外還有什么。因此,提交的作品不需要是好玩的、商業(yè)的,甚至是完整的......只要它們是有趣的、有方向的實驗。
這是因為我們的目標是展示和鼓勵玩法實驗的過程:幫助開發(fā)者在不與傳統(tǒng)游戲競爭的情況下找到新的受眾,讓整個行業(yè)接觸到新的想法,使其能發(fā)展與完滿。
Organizers 組織者
Robin Hunicke(Journey, Boom Blox, MySims)是位于舊金山的獨立工作室 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她正在制作 Luna 和 Wattam 。Robin ?還在加州大學圣克魯茲分校負責藝術、游戲和可玩媒體學士課程,指導有抱負的開發(fā)者,促進行業(yè)的多樣性。
( Today I Die, I Wish I Were The Moon, Fidel Dungeon Rescue)是一名獨立游戲設計師,居住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自工作室成立之初,丹尼爾就熱衷于倡導實驗性游戲,目前他正在開發(fā)最新的游戲《Storyteller》。
校友和支持者 AlumnI

Jonathan Blow (Braid, The Witness) 創(chuàng)建了這個工作坊,他是一名獨立游戲設計師和程序員。
組織了 ,其成果被展示在第一次 EGW 上(2002.3),他正在制作《Spy Party》,他與Will Wright 合作開發(fā)了游戲《孢子》。(譯注:Indie Game Jams 應該是世界上最早的 Game Jam,后來的 GGJ 都是受其啟發(fā))
Doug Church(Ultima Underworld, System Shock, Thief)自1990年以來一直從事游戲行業(yè),目前正在開發(fā)一些很棒的東西,可能在 Valve。
Richard Lemarchand ( Uncharted, Soul Reaver, Gex ) 幫助組織了2012年和2013年的工作坊,他在南加州大學擔任所有游戲方面的全職教授!
History 2002 - 2010 部分

這里是2010-2002年EGW的簡短歷史。簡而言之:很多人都擠在很多小房間里看一些奇怪的小游戲——其中一些后來事實證明相當受歡迎。
注:在該網(wǎng)站的舊版本中,這些都被列為單獨的條目--但為了合并所有的鏈接,這里是2010-2002年EGW的簡短歷史。簡而言之,很多人都擠在很多小房間里看一些奇怪的小游戲--其中一些原來是相當受歡迎的。
2002年:實驗性游戲工作坊第一年,也是 Indie Game Jam 的首次亮相。這是奇跡開始的地方。
2003: 在實驗性游戲工作坊的第二年--我們演示了一組使用陰影技術的 的游戲。我們還得到了松浦雅也的節(jié)奏游戲《Mojib Ribbon》的精彩演示--該游戲使用語音合成(speech synthesis)來生成聲軌(vocal track),并開創(chuàng)了后來在《Okami》等游戲中出現(xiàn)的 「紙和水彩」 藝術風格。Robin 在 Jam 上的照片。

2004: 高橋慶太展示了尚未發(fā)布的游戲 Katamari Damacy! 我們還展示了一大批基于物理學的 的 游戲——其中包括一個受 「等待戈多」啟發(fā)的作品,以及一個關于艾揚格瑜伽的游戲,以下是 Robin 對演示的和在 GameJam 上的。

2005年:最終成為獨立開發(fā)商 2DBoy 的 CMU 團隊做了一個演講,涵蓋了他們在實驗性游戲方面的大學項目!我們看到了 Mark Healy 的項目 Ragdoll Kung Fu,以及一次關于角色的 IndieGameJam。Robin 關于這次活動的帖子。
2006: 我們有一個來自 Harmonix 的 出色的演示,是關于《吉他英雄》中從未曝光過的自由即興演奏模式。房間里絕對是擠滿了人(見上面那年的圖片),有些人在消防員關門之前無法進入會場。太糟糕了——因為 Eric 在唱完一段相當精彩的獨奏后砸了他的玩具吉他。以下是 的報道。
2007: Kim Swift 加入了我們的行列,對當時尚未發(fā)布的《傳送門》進行了搶先體驗--這讓參加(更大、更暗、更不熱的)研討會的所有人都非常高興。我們還看到了更多 Jon 的游戲《Braid 時空幻境》,以及一些《Flower花》! 以下是 對當時情況的看法。
2008: 我們準時完成了會議(非常不尋常)!800多名開發(fā)者看到了一系列精彩的演示--包括 Jon 對《長頸鹿空間 Space Giraffe》中一些最難的關卡的專業(yè)展示(真是令人驚嘆其展示的天賦)。請看——以及Gamasutra對這次活動的報道(譯注:Gamasutra 的報道失效,只找到了 的)。

2009: 我們有一堆偉大的游戲——包括《影子物理學 》。讓我們?yōu)榛〞r間寫會議報道 、 和 鼓掌吧。
2010: 好吧,今年是個例外。實際上,我們決定不舉辦那一年的 EGW(主要是由于缺乏強有力的作品)。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長達1小時的 會議,集中討論更具實驗性的IGF 決賽作品。無論如何,我們需要休息一下...
譯注:我來根據(jù)官網(wǎng)的博客補充一下后十一年
2011: , Maquette , The Sense of Connectedness, Loop Raccord, Opera Omnia, Mantra, Jason Rohrer 的遞歸戰(zhàn)術設計游戲 Inside a Star Filled Sky,Abrupt Goodbay 等,并且第一次EGW有了現(xiàn)場的游戲,USC 互動媒體學生帶著現(xiàn)場觀眾體會了即興游戲 Ninja;此外在 Indiecade 上有一個特別的實驗游戲環(huán)節(jié)進行更深入交流了:Eric Zimmerman and Nathalie Pozzi,Auriea Harvey and Michael Samyn (Tale of Tales),Heather Kelley and Damien DiFede 等分享了經(jīng)驗。
2012:感謝 GDC 出色的工作人員幫助展現(xiàn)了一些專注于視聽硬件機制的作品。 將我們比作一場高定時裝秀,并介紹了所有游戲: 如Bennett Foddy/Douglas Wilson 的 GIRP,Renga - wallFour,Deep Sea - Robin Arnott,Sightlence - Serendipitous Studios,Oak-U-Tron 201X - RPM Collective,GlitchHiker - Rami Ismail et al.,Storyteller - Daniel Benmergui,Scale - Enemy Airship/Steve Swink,Mirror Moon - Team Focaccia。

2013:GDC Vault 已經(jīng)在網(wǎng)上發(fā)布了今年的工作坊——你可以在這里免費觀看!其中的作品列表可以看到一些很贊的作品(不少都是 Blow 推薦過的,如 Miegakure,Starseed Pilgrim 等)

2014:這篇文章 很好的敘述了今年的會議和參賽作品,能看到一些熟悉的作品如 Elegy for A Dead World,Gorogoa, presented by Jason Roberts 等

2015:今年會議的特色游戲包括、、 ……以及一系列新穎的控制器游戲,包括、 和。演示結(jié)束后,我們實際上將大廳開放了 2 個小時,以便人們可以閑逛并自己玩實驗原型。大家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更不用說 - 美味的甜甜圈!

但到目前為止,今年會議的亮點(可以說是我們整個 13 年歷史上最感人的時刻之一)是由背后的團隊進行的令人驚嘆、感人且深刻鼓舞人心的演示——他們放映一部關于在美國各地的影院中播放的影片,這是一款制作、談論和處理都非常困難的游戲,這個關于其設計過程的回顧總結(jié)讓觀眾熱淚盈眶……在雷鳴般的起立鼓掌中達到高潮。

2017:我們失去了一位長期 EGW 朋友,游戲開發(fā)者 ,Roger 和他的妻子的紀念頁面在,可以在為紀念他們創(chuàng)建的獎學金捐款。
2018:會議的人實在太多了,我們不得不在房間外放上屏幕!展示的游戲有 Baba is You,Untitled Goose Game,非理性樂觀的荒謬 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OK , Noita,TimeWatch,風水 FENG SHUI,La Tabla , Freeways,Luna 等 。
2019:內(nèi)容很豐富,比如提到的 Edible Games,What the Golf?還有少見的華人面孔,來自中國臺灣日頭游戲的《Carto》(有全程視頻)
2020: 疫情影響似乎只能找到一些分享的片段,官網(wǎng)暫無總結(jié)文章。
2021: 疫情影響而所有人都是用了視頻的方式進行分享,在GDC Vault 上可以找到全程,官網(wǎng)暫無總結(jié)文章。
【B站目前可以找到網(wǎng)友搬運的2009,2011-2019 的 EGW 】
Impact 影響
當我們在2002年開始工作坊時,一些開發(fā)者發(fā)現(xiàn)很難想象實驗性游戲會影響到我們的社區(qū)(盡管追溯到我們手藝的開始時,就有一個實驗性的傳統(tǒng))。所以我們在原來的網(wǎng)站上做了一個頁面來列出我們的影響?,F(xiàn)在則十分明顯,當游戲設計師在擠滿人的房間力看到10-15個實驗性游戲的展示時,他們會有很多啟發(fā)。
所以從某個時候開始,我們不再更新這個頁面。但我們還是把它保留在這里,以提醒大家,為什么實驗性原型對我們行業(yè)創(chuàng)造性和財務增長是至關重要的,而這點并不總是那么清楚。
Katamari Damacy 塊魂

2003年,EGW 組織者在東京游戲展(Tokyo Game Show)上看到了 Katamari,當時美國人對這個游戲一無所知。我們的朋友 Masaya Matsuura 幫助我們邀請 高橋慶太 Keita Takahashi(游戲的設計師)在2004年的會議上發(fā)言——他在會上演示了最終的游戲,并描述了背后的靈感。Katamari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當他在2005年回到GDC演講時,Keita 說了以下的話(從日語翻譯):
我想感謝實驗游戲工作坊的工作人員。這個事實并不為人所知,但去年我在EGW的參與是我參加 E3(Electronic Entertainment Expo) 的導火索。去年的工作坊結(jié)束后,與會者告訴他們的老板,觀眾看到了我的游戲是多么的興奮,這使得我決定參加 E3 并將游戲在美國發(fā)布。從那時起,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非常感謝你們在去年會議上的支持。
Rag Doll Kung Fu 玩偶功夫

Mark Healey (Little Big Planet) 在2005年的工作坊上介紹了這款實驗性的獨立游戲。觀眾們很喜歡它,Valve 軟件公司的一些員工也很喜歡,他們在演講結(jié)束后立即與他搭訕。馬克與 Valve 簽署了一份在線出版和發(fā)行協(xié)議,游戲于2005年10月發(fā)行。
達爾文
Darwinia 是 Introversion 軟件公司的一款獨立游戲。這是一款在風格化的計算式的場景上進行的RTS游戲,它的靈感來自于我們在2002年展示的 Indie Game Jam 的游戲。這個特別的游戲是關于在屏幕上同時顯示大量的精靈圖Sprite(在當時是一個新概念)。而 Darwinia 的風格標志之一仍然是你間接指揮的成群的通過2D小精靈圖制作的小人。
Eye Toy AntiGrav

Greg LoPiccolo 和 Harmonix(搖滾樂隊、吉他英雄)的 Rob Kay 在2005年的研討會上展示了 EyeToy AntiGrav。當時,Greg 提及了Casey Muratori 曾在2003年的研討會上展示的 Owl Simulator(另一款 Indie Game Jam 的游戲)。
Sense of Wonder Night
Sense of Wonder 獎項始于2008年,與東京電玩展同時進行,也是直接受到實驗游戲工作坊的啟發(fā)。具體來說,它建立起了為不同公司工作的日本開發(fā)者之間關于這種媒介潛力的對話!
這個目前伴隨東京電玩展的游戲獎是這樣描述的:
"在看見、聽見遊戲概念的瞬間,不論是誰都會在那一刻,產(chǎn)生彷彿自己的世界有什麼地方改變了的感覺 "- 這種震撼,我們將其稱之為「Sense of Wonder」。
/ 很開心能被邀請在今年3月底的舉辦的 EGW 上展示和分享《時間的形狀 The Shape of Time》的開發(fā)和思考,能這樣豐富的實驗和游戲設計的傳統(tǒng)接觸是我的榮幸,也以此了解為契機引起了我為更多人介紹這個傳統(tǒng)的熱情。
目前國人我好像只看到了陳星漢老師(2007),臺灣日頭游戲《說劍》《Carto》的開發(fā)者(2019),也期待也有更多國人知道這個工作坊并且去參加,向世界展現(xiàn)我們的游戲創(chuàng)作。

日 | 落譯介計劃是媒體實驗室落日間對一些有助于思考游戲/電子游戲的外文文本翻譯和推薦/索引計劃。(查看網(wǎng)站 https://xpaidia.com/sunset-project/)
*更新:新收入了孫靜老師的譯文 James Paul Gee 《游戲改變學習:游戲素養(yǎng)、批判性思維與未來教育》致中國讀者;李博的譯文,談論The Witness 建筑設計的 Deanna van Buren 游戲中的建筑學 Architecture in Video Games: Designing for Impact (2015);

感謝朋友們:@小雨 @阿偉 @11 @昕仔 @某小熊貓貓 @少楠 @Bob傅豐元 @小河shan @希辰Xichen @小樂 @DC @Bynn @webber @紳士凱布雷克 @侯晨鐘 @Minke @Roam @兜&敏 @KIDD @菲茲 @喵嗚 @李喆 @特特 @Skellig @阿和 @某大王akak1dD @solsticestone @魚片與花卷 @Stoney @樹袋熊 @MrNewton @鴨脖拉罕 @松果 @五香丸子@紀華裕 @李朵拉 的贊助及所有關注者的支持?。海?/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