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洛陽游 昔日帝陵今日森林公園
每天行走在幾千多年歷史的河洛大地,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的一塊石頭,一根獸骨,一塊磚頭,一片瓦片,一棵樹,一座橋,一個街道名字,都有可能代表著一段輝煌的歷史,蘊藏著一個優(yōu)美的故事。于是,就想著用文字視頻照片把她保存下來。深度洛陽游系列照片、視頻和文字均為本人原創(chuàng)。歡迎瀏覽、提供線索并提出建議。本篇為深度洛陽游的第119篇。



洛陽為東周都城有515年,歷經(jīng)25帝。這些帝王,死后均應葬在洛陽,東周王陵分為周山、王城和金村三個陵區(qū)。王城王陵就是現(xiàn)在洛陽市中心的天子駕六博物館。2002年,洛陽在市中心建設(shè)一個休閑廣場,發(fā)現(xiàn)了300多座東周墓葬,其中發(fā)現(xiàn)有一輛車是由六匹馬拉的,六匹馬對稱地排列在車轅兩邊,這時中國第一次考古證明的天子駕六。周禮規(guī)定周天子的車用六匹馬拉乘,稱為天子六駕,諸侯用四馬拉的四駕,大夫用三駕,士用二駕,平民百姓只能用一匹馬拉車;金村王陵包含8座周天子墓及3座馬坑。令人惋惜的是在1928年至1934年期間,正是軍閥混戰(zhàn)時期,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在特殊的動亂年代里,洛陽金村王陵所有珍貴文物流失海外各大博物館;今天說的周山王陵位于洛陽西部的周山,因山上有東周王陵故稱周山,此處現(xiàn)有土冢四個,其中三個相依的王冢居東,史稱為“周三王陵”,為敬王、悼王、定王的陵墓?!叭健蔽鬟€有個孤冢,雄偉異常,是周靈王陵,這是我國有史記載以來最早的王陵,比秦始皇陵還要早。
2019年,洛陽市總投資約1.5億元,對周山王陵實施了綠化,周山森林公園進行建設(shè)。如今,周山森林公園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十幾公里長的樂道,10個漢風建筑風格的綜合性驛站,3處觀景平臺,5個特色小廣場,2處近30米高的防火瞭望塔,森林會客廳,30塊展示周文化及森林科普的浮雕墻,籃球、羽毛球場地、新布置的各類健身器材等區(qū)域呈現(xiàn)在居民面前。周山森林公園核心區(qū)面積約1500畝,內(nèi)有綠化樹種24.9萬余株。市民沿樂道漫步,遇長亭小憩,見樓閣遠眺,品歷史文化,暢游在綠肺中其樂融融。
周靈王是東周第11代 君主,姬姓,名泄心,周簡王之子,在位27年(?―前545年),育有二子:長太子(姬晉)次子(姬貴)。周靈王在位初期,由于晉楚兩國爭霸,導致生靈涂炭,生產(chǎn)力遭到嚴重破壞,公元前546年7月,在宋國牽頭下,晉楚兩國達成和平協(xié)議,雙方休兵,史稱“弭兵會盟”。東周終于迎來了短暫的和平。這次結(jié)束爭霸的會盟,各國的諸侯都沒有請周靈王出面,周靈王卻在這難得的清閑中認真的培養(yǎng)起了接班人。無奈天不保佑東周,周靈王的長子姬晉在17歲時英年早逝。姬晉很聰明,從小就會吹笙,15歲就會輔助周靈王治國,周靈王非常喜歡。太子姬晉的死對周靈王打擊非常大,不久也因傷心過度而死。周靈王死后由他的次子姬貴繼位,成為周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