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制 | 視角】離子發(fā)動機那點事
初原載于 愛學習的 青春材制
2021-09-24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行星發(fā)動機!’‘這是推進式發(fā)動機,全球一共有一萬座,主要負責推進地球前進。這還不是最大的,赤道上的轉向發(fā)動機,那才是真正的巨無霸?!?/p>
????????這是段來自電影《流浪地球》中的對白。在電影設定中,太陽急速老化,體積不斷膨脹,為了地球人民的生存,地球聯(lián)合政府盡全人類力量修建一萬兩千座行星發(fā)動機,推動地球變軌,飛往半人馬座比鄰星。
????????小伙伴們是不是對電影中反復出現的行星發(fā)動機產生了深刻的印象?那我們就來介紹一下行星發(fā)動機:
????????在電影的設定中,行星發(fā)動機工作時,反應堆通過重元素聚變產生大量超高速離子,這些離子噴出噴射口產生反作用力推動地球前進……


????????以現有的知識儲備,我們很難了解地球發(fā)動機的具體構造,想要將其建造出來更是無從談起。但如果我們將其簡化,拋開如何控制重元素聚變,如何選擇合適的材料,如何建造等一些我們現在科技水平無法處理的問題,只從工作原理上來講,那么在座的各位可以輕易理解。
????????從原理上來講,“地球發(fā)動機”其實是一種離子引擎。
????????離子引擎通過噴射工質來獲得反作用力,從而推動自身前進。所謂的工質,也就是一種物質,可以是空氣,燃氣,液體等···火箭發(fā)射時噴出的燃料,將吹滿氣的氣球松開,氣球飛出去時噴出的空氣,都是工質的典型代表。


????????離子引擎最大的好處,在于它的比沖很大。所謂的比沖,也就是發(fā)動機能夠把工質加速到多快的速度,比沖越大,效率越高。一般火箭所攜帶的燃料比沖是250m/s,但離子引擎可以達到3000m/s,是一般火箭的十倍之多!由此可見離子引擎的效率之高。

那么離子引擎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呢?

????????一般的離子引擎由電子槍、工質通道、磁鐵、中和電子槍、正負極柵板等部分組成,相比于傳統(tǒng)化學引擎,離子引擎的結構可謂是相當簡單。
????????離子引擎工作時,熾熱的金屬絲(圖中未畫出)源源不斷的產生電子,通過電子槍注入反應腔室中。


????????1.發(fā)射出的電子在磁鐵產生的磁場作用下偏轉,在反應腔室中不斷徘徊。與此同時,不帶電的工質原子通過工質通道被注入反應腔室,與徘徊中的電子混合:

????????2.當電子與工質原子(通常為氙原子)碰撞時,會將工質原子電離,形成兩個電子和一個一價正離子:

????????3.多余的電子被反應腔室吸收,一價正離子則飄到正負極柵板處,在兩板之間形成的電場作用下被加速噴出,由此形成的反作用力負責推進引擎前進:


????????由于長時間工作后,反應腔室外壁上會積聚大量電子,妨礙正離子正常噴出,科學家們想到了一個絕頂聰明的辦法:在引擎的上部加裝一個中和電子槍,將從反應腔室外壁上收集來的電子與正離子一同噴出,這樣既解決了電子積聚的問題,又給引擎加了個強化BUFF,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引擎的推力,可謂是經濟、實惠、還環(huán)保。
????????上述過程在引擎中不斷重復,正負離子不斷噴出,便形成了推力。


動態(tài)展示

????????離子引擎的原理就給大家講這么多,屏幕前的大家或許會問:這個東西到底有什么用?能不能吃?

????????其實離子引擎現在就已經存在并廣泛應用于各種人造衛(wèi)星了,在低軌人造衛(wèi)星上,離子引擎負責抵消衛(wèi)星與地球大氣的摩擦力,保證衛(wèi)星在軌正常運行。在探測器上,離子引擎負責提供長久的推力,使探測器不斷加速,完成探測任務。中國的“實踐9號”,日本的“隼鳥2號”,美國的“深空1號”等探測器均使用離子引擎作為推進器。
????????然而,目前離子引擎也存在諸多缺點,比如耗能高(即使是最省電的離子引擎功率都在1KW以上)、推力?。∟ASA新研制的離子引擎推力僅僅能夠推動一張紙的重量)等等。如果克服這些缺點,離子引擎的應用前景相當可觀。
????????2018年11月,麻省理工學院研制出了離子推進的飛行器,在未來,小說《三體》中所描述的“飛行汽車”或許都能成真!

????????通過文章的介紹,離子引擎并非我們所想的那么遙不可及,仿佛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事物已經應用在了高端科技項目之中。現在的離子引擎還有許多缺陷,但這些缺陷意味著無限的可能,將可能變?yōu)楝F實,將科幻中才有的事物在現實中創(chuàng)造出來,便是我們這一代新青年所需擔當的責任與義務。希望各位工大人能夠有一顆創(chuàng)新的心,一雙開拓的手,為成為科技強國助力,為推動人類科技水平奮斗。
????????看到這里,大家是不是覺得“地球發(fā)動機”離自己又近了一步呢?或許不久的將來,我們也可以制造屬于自己的“地球發(fā)動機”呢!

參考文獻:
[1]江興流,易立志,劉銳,樂小云.電暈放電飄升機研究[J].航空學報,2005(06):28-31.
[2]百度百科-離子引擎概述[ER/OL]
[3]?MIT ELECTRIC AIRCRAFT INTIATIVE[ER/OL]


撰 稿 人: 科技協(xié)會科創(chuàng)部 ??王一名 全金宇 劉鑫禹
責任編輯: 科技協(xié)會執(zhí)行主席 馬浩然
執(zhí)行編輯: 科技協(xié)會組宣部 ?? 李嘉宇
總編輯: ? ? ? ? ? ? ? ? ? ? ? ? ? ? ?? 李曉萌
投稿請發(fā)送至:fmmsa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