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關(guān)于靈魂不朽的四個論證
第一個論證:對立物循環(huán)生成論證
1. 一切事物,都是從與它相反的東西里面生成的;
2. 兩個相反的事物之間有兩個彼此對稱的轉(zhuǎn)變過程;
3. 生與死是一對相反的事物;
4. 從生到死是一個確實存在的過程;
5. 從生到死有一個與之對稱的過程,也就是從死到生,或者叫作“重生”;
6. 死亡是靈魂與肉體分離,如果有重生,就意味著靈魂在和肉體分離之后不會消亡,而是要在一個地方等待重生;
7. 那個靈魂等待重生的地方就是“冥府”。
歸謬論證:如果死亡過程沒有一個與之對稱的重生過程,那么宇宙中的一切生命最終都會消亡,而這是不可能的,因此必定有一個從死到生的過程。
第二個論證:回憶論證
1. 我們知道“相等”的確切含義;
2.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沒有實現(xiàn)完全的相等;
3. 我們可以通過世界上那些并不完全相等的事物“回憶”起絕對的相等;
4. 因此,絕對的相等不是通過感覺獲得的;
5. 我們從一出生就擁有了感覺;
6. 因此,關(guān)于絕對相等的知識一定是先于我們的出生就已經(jīng)在我們的靈魂之中了;
7. 因此,靈魂在我們出生之前就存在了;
8. 根據(jù)前面的循環(huán)生成論證,如果靈魂在我們出生之前存在,那么靈魂在我們死后也依然存在。
第三個論證:與“理念”類比的論證
1. 復(fù)合物都是會傾向于分解消亡的,而單純物則可以超出生滅;
2. “理念”是單純物,它們是神圣的,不生不滅,永遠保持自我同一;
3. 具體的事物是可見的,理念是不可見的;
4. 靈魂是不可見的,類似于理念;而身體是可見的,類似于復(fù)合物;
5. 因此,靈魂就像理念,是不朽的;而身體就像具體事物,是可朽的。
第四個論證:靈魂的本質(zhì)論證
1. 靈魂的本質(zhì)是賦予生命;
2. 一個事物的本質(zhì)就意味著它不能接受與之相反的性質(zhì);
3. 靈魂作為賦予生命的東西,不可能接受與生命相反的性質(zhì),也就是死亡;
4. 靈魂不會接受死亡,也就是說靈魂是不朽的;
5. 因此,在靈魂與肉體分離之后,并沒有死亡,而是退卻到另一個地方繼續(xù)存在,那個地方就是“冥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參考資料柏拉圖《斐多》
? ?結(jié)語:靈魂是最難以把握的事物之一,因為它對感官來說是不可見的。在柏拉圖之前,有宗教信仰、詩人,也有其他思想家說過靈魂不朽,描述過靈魂在冥府的狀態(tài),是柏拉圖第一次嘗試用理性的方式來證明靈魂的不朽,而給出理性的證明,正是哲學區(qū)別于宗教、神話、文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