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定的夢幻島】稀松平常之物,換一個角度細思極恐——對原作設定的一點反思


自由之翼也許講述了諫山老師對自由的終極理解,約定的夢幻島則從另一方面讓人類反思平坦無奇的所作所為。本文只針對約定的夢幻島的漫畫設定,不談劇情和動畫改編,拋磚引玉,擴展思維的深度,歡迎隨時踢館。

作品的世界觀中,存在名為“鬼”的超級生物,智慧不遜人類,力量遠超人類,所以戰(zhàn)爭后人類一方簽訂的是不平等條約,一部分人族進入鬼的農場,定期出貨滿足鬼的胃口,子孫后代雖有延續(xù)卻沒有了自由;換取了另一部分人類生活在停戰(zhàn)的虛假和平中。主角艾瑪等的祖先就是被當作祭品拋棄的人。

也許有人會覺得艾瑪的命運很悲慘,外部世界明白得越多,并一定是件好事。

好了,在這個背景下,立場互換。思考一下??障胧澜绲墓砗同F在藍色星球食物鏈頂層的人類是不同時空異構體。如果明確這一點,就會發(fā)現稀松平常之物,換一個角度,會是很恐怖的事情。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說:“地力之生物有大數,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則常足;取之無度,用之不節(jié),則常不足”。美食節(jié)目出現的漁民也會經常會說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觀眾也很感嘆淳樸的勞動人民有仁慈之心。美食up主去吃獵奇的食材,得到主廚是養(yǎng)殖的保證便喜笑顏開,標榜自己不食野生動物。
現在立場互換,重新思考。假設漁民捕食的漁獲進化成了擁有智慧的知性生物,在它們看來,幼崽不被捕食,休漁期也會有一段安穩(wěn)日子,但不過就是一份惡魔契約。以種群一部分的肉體為代價,換取物種的繁榮和另一部分群體的自由。主宰者余裕的施舍,后代逃離不了的被捕食命運,究竟是不是仁慈?《資治通鑒》中的說法更像是一種年年收獲最大化的理性之舉,受益方只有唯一的生物圈頂點。
再假設人工馴養(yǎng)的動物也進化成了擁有理性智慧的知性生物。它們的處境就和女主角艾瑪類似,只是沒有停戰(zhàn)契約?,F在禁止食用某些野生動物。對某些動物來說,接受馴養(yǎng)并產下注定被吃掉的后代,可以維持一定的種群數量,同時保護了野外未被捉住的同伴自由生活。據作者所知,家養(yǎng)動物會導致一定退化問題,為改善基因,經常有捕捉野生個體改善性狀的行為。所謂食材出自人工馴養(yǎng),并不絕對安全。這就是所謂家畜的真相。如果覺醒了智慧,它會悲鳴,因為得出唯一的答案種族滅絕以使子孫后代不在遭受既定的命運。這就是所謂外部世界明白得越多,并一定是件好事?,F實中,家畜甚至連交配都被人為控制著。人工選擇總會留下溫順、貪吃長肉的個體,老黃牛以忠誠、恭順被人們贊揚,然而并沒有人關心黃牛是怎么想的。
與狡猾的二腳獸相反,架空世界的鬼反而認為最聰明的人腦最好吃,歷代人工選擇,造就了艾瑪這黃金的一代,她們智商高到失控,越獄。無法改變的是,鬼還是人類之上的食物鏈頂級掠食者。如果艾瑪接觸到外面的人類,反而被指責違反停戰(zhàn)協(xié)議(很有可能),遭到背叛,會是什么樣的場景?想了一下,如同馴養(yǎng)的動物放到自然保護區(qū)野化,被野生的同伴以“有人類的氣味”排斥。
當然,艾瑪并不想回到一無所知快樂幸?;糜X的家畜生活,“即使痛苦,我也要自由地生活”。


讀到這里,讀者完全可以為以生物圈的頂層智慧生命存在的身份感到慶幸吧。也許是up主發(fā)了瘋變成太陽(尼采),只針對約定的夢幻島之設定發(fā)表了狂言亂語的呢喃夢囈,如果讀后有感,歡迎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