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紅樓識疑·原典】脂批溯源(III)

2022-04-18 13:00 作者:pengo2025  | 我要投稿


前言

作為一本具有禁書屬性的小說,乾隆朝文字獄潛在的抓捕對象,紅樓夢是成功的,當時的官方記錄中查不到曹雪芹,也查不到脂硯齋和畸笏叟。禁書屬性,意味著:與成書相關的作者、批者,為數(shù)不多。這一點在畸笏叟的批語中也有所體現(xiàn),如:[庚眉]前批書者聊聊,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寧不痛乎!(第二十二回)

閱讀紅樓夢,我們能捕風捉影的感受到一些康熙、雍正朝的歷史事件,但卻找不到歷史時空中存在過的三個大活人,不得不說,作者的確是一位高智商”罪犯“。

從乾隆朝誕生紅學以來,幾乎全是索隱,直到近現(xiàn)代,才有了考據(jù),究其原因,在于史料全面的開放和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人比當時人擁有更優(yōu)越的條件,可以查閱奏折、傳記、行狀、墓志、書信等前人無緣得見的官方、民間資料,作為研究材料,讓溯源從不可能成為可能。

脂批為什么出現(xiàn)?能溯到源頭么?做這個有什么意義?

我也曾這樣問自己。

紅樓夢是一部奇書,一部謎書。通過一年細讀、一年研究,我發(fā)現(xiàn)脂硯齋重評石頭記里,留下了諸多脂硯齋重寫石頭記的痕跡、記號和線索。正文、批語記錄了這個改寫事件,記錄了紅樓夢分批、分期定稿的過程。先后兩位主創(chuàng),用“小號”在這塊“留言板”上“聊天”,交流感想。

紅樓夢是一部奇書,一部謎書。需要解答的問題很多,一篇文章無法全部涉及,不盡不詳之處在所難免,由于是改寫作品,日常事物瑣碎細膩,證據(jù)也表現(xiàn)為分散化、碎片化,解釋和閱讀起來跳躍性強、關聯(lián)性弱,猶如大漢做針線串珠的活計,需要一些耐心和細心。

紅樓夢是一部奇書,一部謎書。時至今日,史料依然不全,即使我對【脂硯齋重寫石頭記】的感覺很強烈,也不敢貿然斷言,這就是真相就是唯一的答案??墒侨f一碰巧猜對了,能為紅樓夢研究提供一個思路、一個借鑒,我還是會為此感到不勝榮幸。

?

脂本、脂批

脂本,一般指最早問世流傳的《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包括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三部。

脂批,得名于上述抄本中的硃批。里面既有署名【脂研、脂硯、脂硯齋】的,也有署名【畸笏、畸笏叟、畸笏老人】的,以脂本、脂批命名抄本和硃批,可見脂硯齋的重要性。

批語中脂硯、畸笏的批語為數(shù)最多。還有少量他人作的,其中沒署名的也可能出自脂硯齋或畸笏叟之手。硃批并不是批語的全部,還有另外一部分墨批。因此,后文稱批語或批紅,稱小說為脂本或紅樓夢。

脂本迭代是分期、分批完稿的,構成大半部成書史,前八十回的。通過對批語溯源,有望揭示這個成書過程,解開作者之謎。

?

批書

如學生書本涂鴉,老師批改作文,皇帝批閱奏折,批書是對文學作品進行評說、議論的一種書面表達形式。

就小說而言,比較著名的有金圣嘆批水滸、毛宗崗批三國、張竹坡批金瓶等,上述批者與作者作品的關系上,有兩點容易忽視卻值得注意:1,批者非作者,2,先有書,后有批。

如果沒有紅樓夢,不會有上面這兩個問題,帶批的脂本與上述小說不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中,作批貫穿寫作過程,寫作和作批如影隨形、亦步亦趨,呈現(xiàn)階段性出現(xiàn)的特點,這體現(xiàn)出批者與作者的緊密關系,作、批的共生關系,批者熟知小說素材、原型,作者與批者有過共同的生活經歷,是朋友甚至是家人。

名家批評本小說因何興起、何時興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xù)研究,這里不能展開了。脂硯齋、畸笏叟,名不見經傳。

?

批語溯源

如果有人問,甲戌本前還有更早的抄本么,我的回答是肯定的。盡管就現(xiàn)存文獻抄本來看,沒有比甲戌本更早的,但就常識而言,寫作在定稿前至少是有草稿和初稿的。

舉個系統(tǒng)工程的例子,比如建筑工程,一般按照先出藍圖、主體施工、最后裝修的順序。寫作可以與之類似,先列提綱、動筆寫稿、最后潤色定稿,寫作過程中,還可根據(jù)新素材、靈感的出現(xiàn),進行結構的調整、內容的增刪,等等。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是六七十萬字的大部頭,具有瑣碎細膩的特點,作者游走于各回、各卷的手稿之間,創(chuàng)意劇情、調整結構并逐步優(yōu)化改進的情況應不會少。出圖、主體、裝修這樣的先后順序,在寫作過程中更容易表現(xiàn)為同時進行。

與建筑工程的一次性特點不同,寫作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反復修改。初稿、二稿的寫作和修改,一般是寫作的“主體施工”,會占用作者大部分時間精力,定稿時反而迅速而且集中。

八十回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誕生,就現(xiàn)存抄本來看,起始于1754年【甲戌本】,進展于1759年【己卯本】,完成于1760年【庚辰本】。

1754年至1760年,七年時間里,成書過程呈現(xiàn)連續(xù)、分批定稿,前慢后快的特點。

1,脂本概況

(1)甲戌本

1)據(jù)前期收藏者劉銓福題跋:

脂硯與雪芹同時人,目擊種種事,故批筆不從臆度。原文與刊本有不同處,尚留真面。惜止存八卷,海內收藏家處有副本,愿抄補全之,則妙矣。五月廿七日閱又記。

【惜止存八卷】,甲戌本現(xiàn)存:1-4,5-8,13-16,25-28,共16回,呈現(xiàn)四回一組的秩序。因此,劉銓福提到的八卷是指八冊,而不是八回。
這里存在兩種可能:
①甲戌本原有連續(xù)的32回,每4回裝訂成1冊,共8冊。
②甲戌本原有節(jié)選的16回,每2回裝訂成1冊,共8冊。
現(xiàn)存16回的甲戌本,收藏于上海博物館,另外的:9-12,17-20,21-24,29-32回,有還是沒有,未見抄本,無法確定。

3)除第一回保留了【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甲午八日淚筆】、【丁亥春】三處署期之外,甲戌本抄手拿掉了與己卯、庚辰本批語相同的署期、署名,似有意為之,有其深意。這個問題,我在上一篇《脂本迭代》中推測抄手是畸笏叟,可供參看。

4)甲戌本各回批紅分布特點:

①1-4、5-8、13-16、25-28,共16回,回回有批。

②1-8回批紅,幾為甲戌本獨有,不見于己卯、庚辰本。

③13-16、25-28,此8回,與己卯、庚辰本多處、多條批紅,幾為一致。

5)甲戌本,是紅樓夢第一座里程碑。

(2)己卯、庚辰本

據(jù)馮其庸《論庚辰本》

庚、己同母,庚辰本從己卯本過錄。

現(xiàn)將兩本相提并論,略表異同。

1)己卯本1-11回無夾批,卻有十二處側批為別本所無,見于第六回和第十回(此處不展開)。庚辰本1-11回無批紅。

2)17、18回兩回未分回,缺22回的燈謎,原缺64、67兩回。

3)己卯、庚辰本卷錄頁均寫有【脂硯齋凡四評過】,每回卷首均冠以【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4)庚辰本,是紅樓夢第二座里程碑。

【己卯本】


現(xiàn)存1至10、11至20、31至40、61至70(原缺64、67兩回),共38回。收藏于國家圖書館。

第31至40回卷錄標注【己卯冬月定本】,存在缺回(原缺64、67回這2回,見上圖紅框卷錄備注。短缺21至30、41至60、71至80共40回)、缺頁(第一回)和殘頁現(xiàn)象(如上圖頁面左邊殘缺)。

短缺卷錄的有1至10、21至30、41至50、51至60、71至80共5幅,61至70回卷錄1幅但頁面殘缺文字顯示不全(如上圖頁面左邊殘缺),上述殘缺的6幅卷錄,是否標注【己卯冬月定本】無從知曉。

從現(xiàn)存情況來看,己卯年批次的定稿從第31回開始。

【庚辰本】


?現(xiàn)存1至80回,共78回,原缺64、67回這兩回。收藏于北京大學圖書館。

基本呈現(xiàn)全部定稿狀態(tài)。卷錄共8幅,41至50回卷錄標注【庚辰秋月定本】,51至60回卷錄標注【庚辰秋定本】,61至70回卷錄標注【庚辰秋月定本】,71至80回標注【庚辰秋定本】。從現(xiàn)存情況來看,庚辰年批次的定稿從第41回開始至80回,集中完成。

小結一下

小說是分卷、分章回的,但對作者寫作而言,一般不會一刀切的按先后順序,先寫10回,再寫后面的10回,繼續(xù)寫下一個10回,而是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掌握,第一階段寫這幾回,第二階段寫那幾回,以此類推,過程中,會考慮故事前后的連貫性。

縱觀甲戌、己卯、庚辰本,定稿批次呈現(xiàn)1至30(28)回、31至40回、41至80回,分期、分批的階段性定稿的特點。

?

2,產生問題

(1)為什么以《脂硯齋重評石頭記》這么一個不像書名的名字做書名。

(2)甲戌本出現(xiàn)【抄閱再評】,己卯、庚辰本出現(xiàn)【凡四評過】,初評和三評的抄本是否存在。

(3)為什么甲戌本回回有批,而己卯、庚辰本1-11回無批,甲戌本有凡例和楔子,而己卯、庚辰本沒有。

(4)為什么17、18兩回未分回,庚辰本19回首頁無標題而己卯本有,22回沒寫完,好幾首詩沒補完,缺少64、67回兩回。

(5)作者和批者到底是什么關系,抄本邊抄邊評的情況意味著什么。

?

3,解答

(1)為什么以《脂硯齋重評石頭記》這么一個不像書名的名字做書名。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是石頭記被改寫的證據(jù),暨脂硯齋重寫石頭記的證據(jù),是書名演變過程中的一座里程碑,豎立在不知回數(shù)的石頭記和120回的紅樓夢之間。

1)禁書屬性

涉及朝廷、風月、戀愛、違法、抄家,禁書屬性毋庸置疑。

2)大旨談情

兩權相害取其輕,相比于朝廷、違法、抄家、風月,戀愛可以開中國古典小說歷史先河,新奇別致,悅人耳目。

3)寫法支持

①【分身借殼】

第十九回,小耗道,‘我不學他們直偷,我只搖身一變,也變一個香玉,滾在香玉堆里,使人看不出,聽不見,卻暗暗的用分身法搬運,漸漸的就搬運盡了。豈不比直偷硬取的巧些?

②【煙云模糊】

第一回,[甲眉]?若云雪芹批閱增刪,然后開卷至此,這一篇楔子又系誰撰?足見作者之筆,狡猾之甚。后文如此處者不少。這正是作者用畫家煙云模糊處,觀者萬不可被作者瞞弊了去,方是巨眼。

分身借殼之前寫過,煙云模糊后面會寫,作者把畫法化用到筆法中,很巧妙、很獨創(chuàng),讓熟悉歷史的人,能捕風捉影的看到歷史事件的影子,但做不到完美切合的對號入座,規(guī)避了文字獄風險。

4)開生面立新場

第五回題目,開生面夢演紅樓夢,立新場情傳幻境情。

第二十一回,[庚眉]壬午九月,因索書甚迫,姑志于此,非批《石頭記》也。為續(xù)《莊子因》數(shù)句,真是打破胭脂陣,坐透紅粉關,另開生面之文,無可評處。

第二十七回,[甲眉]開生面,立新場,是書多多矣,惟此回處生更新。非顰兒斷無是佳吟,非石兄斷無是情聆,難為了作者了,故留數(shù)字以慰之。

第六十四回,寶釵道:”......今日林妹妹這五首詩,亦可謂命意新奇,別開生面了?!?/p>

第七十八回,(寶玉)想了一想:“如今若學那世俗之奠禮,斷然不可,竟也還別開生面,另立排場,風流奇異,于世無涉,方不負我二人之為人。

創(chuàng)造性的設立佛道儒之外的女性社會系統(tǒng),情天、情司、釵冊,歌頌女性水作的骨肉,絳珠還淚、木石前盟,改理治之書為大旨談情。

這些都是石頭記被改寫的證據(jù)。

5)甲戌本凡例、款格

凡例

①脂硯齋重評石頭記被冠于頁首。

②獨有凡例。

③紅樓夢是首推的書名。

④中縫上標石頭記。

⑤居中標回數(shù)、頁碼。

⑥下標脂硯齋。

款格

行列字數(shù)省略不述。

①凡例列為正文內容,冠于第一回前,與第一回故事形成不可分割的整體。

②每四回成一卷冊,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冠于卷冊之首。

?

③5至8回出現(xiàn)回前詩,13至16回設置回前詩但未見詩,處于留空待補狀態(tài)。

④25至28回,回前詩的形式被放棄。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地位高于石頭記,石頭記被邊緣化,成為石頭記被改寫的證據(jù)之一。

6)庚辰本

?咦,庚辰本的【石頭記】怎么“凌駕于”脂硯齋之上了?甲戌本凡例開頭首推【紅樓夢】為書名,收尾卻是【至脂硯齋甲戌鈔閱再評仍用石頭記】,是怎么個意思?到底是石頭記還是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從甲戌本凡例來看,脂硯齋想用紅樓夢,但出于對原作者石頭的尊重,又或者石頭還未予認可,而寫作仍在進行中尚未完結,大家對書名用什么還沒有達成統(tǒng)一意見,因此仍延用石頭記。

庚辰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是成書過程中的第二座里程碑,豎立在不知回數(shù)的石頭記和120回的紅樓夢之間。

還有另外兩座里程碑,一座是80回夢覺本紅樓夢,補全了原缺的64、67兩回,另一座是120回程甲本紅樓夢,紅樓夢得以完結并印刷出版。

從1754年甲戌本,到1760年庚辰本,到1784年甲辰年夢覺本,再到1791年辛亥年程甲本,石頭記、脂硯齋重評石頭記、脂硯齋、畸笏叟,紀年署期,全部被刪除了,只保留了紅樓夢和曹雪芹,這難道不奇怪么?

消滅證據(jù),正好成為石頭記被改寫的證據(jù)之一,因為,原作者是罪臣曹頫,二創(chuàng)作者是罪臣李煦之女脂硯齋。

7)一條暗示性脂批

[甲眉]?若云雪芹批閱增刪,然后開卷至此,這一篇楔子又系誰撰?足見作者之筆,狡猾之甚。后文如此處者不少。這正是作者用畫家煙云模糊處,觀者萬不可被作者瞞弊了去,方是巨眼。

不論這條批語是脂硯齋所作還是畸笏叟所作,不論雪芹是指曹頫還是指曹霑,不論是否與【甲午八日淚筆】作于同時,都透露出一條重要的信息:凡例后正文前的楔子的作者不是雪芹,并用故事性的語言,講述了小說的成書過程。

【作者之筆狡猾之甚,用畫家煙云模糊處】,小說中出現(xiàn)的二龍搶珠抹額、鹡鸰香念珠、龍禁尉、魘魔法等,很有影射1712年康熙二次禁廢太子胤礽和九子奪嫡之事,巧妙之處在于,只是有個影子。脂硯齋用分身借殼法,改寫理治之書石頭記,化畫法為筆法,煙云模糊的涂抹了真事,只留下些有跡可循的歷史事件的影子,將一部大旨談情的紅樓夢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也成為石頭記被改寫的證據(jù)之一

8)漏刪的一句批語

己卯本第十九回有這樣一條批語:

?[己雙]脂硯齋所謂不知是何心思,始得口出此等不成話之至奇至妙之話,諸公請如何解得?如何評論?

這條批語不見于其他任何版本,其中透露兩個信息,1,脂硯齋寫作小說,2,己卯本對外開放,流入“朋友圈”。這條批語可能是漏刪,也可能是故意留下的,脂硯齋參與寫作,也是石頭記被改寫的證據(jù)之一。

9)慣用詞

注:微信讀書《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使用全文搜索功能。

【若云】

1,凡例正文,2,第一回正文,3,第一回[庚眉],4,第十七回[庚雙],5,第二十一回[庚雙],6,第二十二回[庚雙],7,第七十八回[庚雙],8,第七十九回[庚雙]。

若云,是作者、批者,慣用詞之一。

【巨眼】

1,第一回[甲眉],2,第一回正文,3,第十五回[庚眉],4,第三十七回[己雙],第六十四回正文。

巨眼,是作者、批者,慣用的非常見詞語,并為蒙府、戚序本評者采用。

類似的例子還有:【再四】、【放屁】、【聊聊(寥寥)】、【表字】等,有興趣大家可以繼續(xù)研究。

名不見經傳的脂硯齋,有權力和資格“凌駕于”石頭記、畸笏叟、曹雪芹之上,被冠于卷首、回前。如果沒有得到畸笏叟、曹雪芹的許可,是無法做到的。

一般來講,只有作者才有資格凌駕于作品之上,脂硯齋憑什么?除非她就是作者,所謂重評,實際是重寫,這個怪書名正好成為石頭記被改寫的證據(jù)之一

二創(chuàng)作者借殼脂硯齋這個名號,抄閱、再評,借殼空空道人講述成書過程,是隱藏自己也是規(guī)避文字獄的巧妙安排。脂硯齋重寫石頭記,批者即作者,自寫、自抄、自評,階段性寫完一些回目,定稿后送到原作者石頭曹頫那里審閱、評點,先后兩位作者互評、對話。換言之,那些批語像留言板上的留言,首先是寫給自己和對方的。

10)評還是平

庚辰本第二十回回目、回后評,第二十三回回后評,第二十四回回目,第五十五回回目,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評字寫成平字。

平話是話本體裁之一。與詩話、詞話相對而言,平話是只說不唱的平鋪直敘的話本,起源于宋代興起用通俗文字寫成的白話小說,所謂平話可當俗語”大白話“、非文言來理解。

也可理解為平整、擺平。這并不是錯字,而是有意為之,是脂硯齋故意留下的記號,石頭記被改寫的證據(jù)之一。

尤其二十回回后評的這首匿名詩,與第一回暗示作者另有其人的批語,有著異曲同工之義。在理學為上、文字獄盛行的雍乾時期,能夠有資格為禁書題詩的客人,怎么可能失其姓氏。一個女作者,寫自由戀愛,寫朝廷、風月、抄家等諸多禁忌隱私的小說,是說不得的。這首詩其實是脂硯齋自己作的,因為她是女子,她寫小說為理治、理學、朝廷所不容,這種難言之隱,也是石頭記被改寫的證據(jù)之一。

11)代玉還是黛玉

脂、黛,女性化妝品,代指才女、女作家。脂硯,硃批,女性寫作,黛玉,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畫眉之墨,依然隱含著女性寫作。

代玉,脂硯齋為自己的角色林黛玉起的名字,成為主筆前的自謙,她在石頭記作為理治之書問世無望的情況下,代曹頫、曹霑兩位寶玉的原型寫作小說,后因青出于藍,得以正名為黛玉。但因為是女性,為了小說得以傳世,她只能放棄署名權,然而心有不甘,畢竟這也是凝聚了她至少十年心血的作品,沒有她,就沒有紅樓夢,沒有她,石頭記很難傳世,有了她,紅樓夢得以幸存。這也是石頭記被改寫的證據(jù)之一。

12)石頭、畸笏叟是同一個人

凡例后正文前的楔子中

又曰《石頭記》,是自譬石頭所記之事也。

石頭記是石頭的記錄。

作者自云: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后,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也。

石頭記是石頭的作品。

當此時,則自欲將已往所賴,上賴天恩,下承祖德,錦衣紈袴之時,飫甘厭肥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負師兄規(guī)訓之德,已致今日一事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記,以告普天下人。

【上賴天恩】,石頭曾世襲承爵。

【下承祖德】,石頭成繼承家業(yè)。

【背父母教育之恩】,石頭父母雙全。

【負師兄規(guī)訓之德】,石頭有哥哥。

【一事無成】,石頭失業(yè)了。

【半生潦倒】,石頭人到中年。

第一回,媧皇氏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只單單的剩下了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煅煉之后,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嗟,日夜悲號慚愧。

【畸】,數(shù)之零馀者皆曰畸?;?,不滿整數(shù)的零頭數(shù)。孤單。殘缺不全。

【笏】,古代大臣上朝拿著的手板。

【叟】,老頭兒。

符合上述條件的,石頭記的作者,只有曾經被革職抄家的,江寧織造曹頫。

13)空空道人、脂硯齋是同一個人

凡例后正文前的楔子中

因毫不干涉時世,方從頭至尾抄錄回來問世傳奇。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空空道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

因為一部小說改變信仰?改變身份?

障眼法!除了開頭和結尾再沒有出現(xiàn)這個空空道人,易名、改寫、重評的是同一個人——脂硯齋。她不能說,說了就露餡了,就成禁書了,性質更嚴重的禁書,女性寫作的禁書。

第一回,[甲眉]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余嘗哭芹,淚亦待盡。每意覓青埂峰再問石兄,余不遇獺頭和尚何!悵悵!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書何本!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日淚筆。

【芹】,一個字的親昵稱呼。

【余嘗哭芹】,感情深。

【一芹一脂】,雪芹脂硯相提并論,雪芹在前,與小說休戚相關的兩個人。

【余二人】,一對兒。

【九泉之下】、【甲午八日淚筆】,言及生死,儼然絕筆。

脂硯齋是曹雪芹的結發(fā)妻子,脂硯齋借殼空空道人、跛足道人,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她才是八十回紅樓夢的二創(chuàng)作者。

蘇州織造李煦出生于1716年丙申年十一月二十四的次女(據(jù)李煦書信集《虛白齋尺牘校釋》中[寄京中三弟]、《紅樓夢》中寄居者林黛玉)。因1723年被雍正抄家,她失去了家園和父親,變得兩手空空。藏匿到曹家后,如同林黛玉,變得前途未卜,一籌莫展,除了文采和與曹霑的愛情。

我稱她為李黛玉。

14)曹雪芹是誰

曹霑,芹溪?;僳挪茴\的嗣子,脂硯齋李黛玉的丈夫,紅樓夢寫作組作者之間的紐帶,人際關系的核心。沒有他,脂硯齋無緣改寫石頭記。

[甲眉]雪芹舊有《風月寶鑒》之書,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懷舊,故仍因之。

[正文]曹雪芹于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

[甲側]這是第一首詩。后文香奩、閨情皆不落空。余謂雪芹撰此書,中亦為傳詩之意。

[甲側]只此一詩便妙極!此等才情,自是雪芹平生所長。余自謂評書,非關評詩也。

[甲回后]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作者用史筆也。老朽因有魂托鳳姐賈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榮坐享人能想得到處?其事雖未漏,其言其意則令人悲切感服,故赦之,因命芹溪刪去。

[庚回前]缺中秋詩俟雪芹。

[庚回后]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嘆嘆。丁亥夏,畸笏叟。

曹霑寫中短篇小說風月寶鑒(內容被脂硯齋整合進小說,賈天祥正照風月鑒)。

曹霑負責編輯。

曹霑撰書這條批語為脂硯齋先作,后被脂硯齋“推翻”,她想讓世人知道是她改寫了石頭記,盡管曹霑是她的丈夫,她也想把這部作品奉獻給他。

曹霑擅長寫詩。

曹霑負責(增)刪。曹霑負責供詩。

曹霑逝世,詩沒補完。

15)思想因何而變

不管是否存在冤假錯案,雍正連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都不放過,讓我十分肯定,只要雍正活著,曹頫想冤獄平反幾乎是不可能的,歷史表明,完全不可能。

讀紅樓夢,賈政的確有點兒是冤枉的,雖然他沒什么做官的本領,但是沒干什么違法亂紀、喪盡天良的壞事兒,更沒有賈寶玉的叛逆,他完全是被手下人給坑了。如果乾隆為冤假錯案平反,曹頫是有機會家道中興的,即使不能官復原職,給個閑職養(yǎng)老,恢復一些體面,讓他感覺到皇恩浩蕩,感覺自己對得起列祖列宗,估計他也不會寫石頭記了。但歷史沒有如果,江寧織造曹家的仕途,就斷送在他手里,不管是無辜的,還是罪有應得。冰冷而現(xiàn)實。

如果曹頫真是冤枉的,成了社會變局的犧牲品,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棄子,那么他心里怎么能平衡呢,他心中的苦悶如何得以宣泄呢?寫作,是一條很好的途徑,而且他文筆不錯,能寫,還得到過雍正的肯定。事實上他的確這么做了,石頭記就是他宣泄的出口,可是寫的跟史記似的,乾隆要是看見有人抱怨他老子,能善罷甘休么?【可巧】,天上掉下個林妹妹,脂硯齋再次來到曹霑的身邊,于是有了改寫石頭記為紅樓夢的緣起。

曹霑小時候可以叛逆,那是因為他的環(huán)境脫離社會,他一旦長大了進入社會,為了生活還是要參加科舉或者學得個一技之長養(yǎng)家糊口的。抄家之后,他再不是江寧織造家族的繼承人,再不是官貴子弟,再不是大觀園里的賈寶玉了。他難道沒有一點責任心和事業(yè)心,不想肩負家業(yè)中興的重任么?誰不想呢,但這不是他說了算的,考不上什么都白搭。另外曹頫就不會當官,他曹霑能當好么?說不準的。

1728年曹霑13歲的時候曹家就被革職抄家了,他上哪里去“哄了老太太太十九年”。但從這條年齡信息,可以推測出,1715年作為曹寅嗣子襲爵承家的曹頫,于19年后的1734年,出家了,這一年他36歲,這會不會是情僧錄的由來呢?

小結一下

上述種種記號、線索表明,脂硯齋重寫石頭記。她采用了兩種寫作技法:

1,分身借殼(見【紅樓識疑】淺析紅樓夢突破性寫法:分身借殼)。

2,煙云模糊(還沒開寫,感覺與偷梁換柱、張冠李戴還不一樣,似特為善于捕風捉影、杯弓蛇影之人預備,然而并無實錘,文字獄的幫兇即使研究了,也是猴子撈月、徒勞無功)。

小說中的【一僧一道】、【寶玉黛玉】,現(xiàn)實里的【一芹一脂】,暨:芹溪曹霑、脂硯李黛玉這對夫妻。

小說里的石頭、最初的寶玉和后來的賈政,現(xiàn)實里的畸笏叟,暨:曹頫。

批者即作者,兩代三位一家人,兒子芹溪、兒媳李黛玉、嗣父曹頫,集體創(chuàng)作、分工協(xié)作,共同寫作紅樓夢。

成書過程:曹頫先寫作石頭記,李黛玉改寫成紅樓夢,曹霑主要負責編輯、供詩,分期、分批完稿。

?

(2)甲戌本出現(xiàn)【抄閱再評】字樣,己卯、庚辰本出現(xiàn)【凡四評過】字樣,是否有初評和三評的抄本存在?

這里存在兩種理解:

①如將第幾次作評視為某一輪寫作的完稿,抄閱再評的甲戌本可作為第二輪寫作,己卯、庚辰本可視作第四輪,第一輪、第三輪寫作稿件暫為散佚狀態(tài)。

②如將初評、三評視作曹頫分兩輪寫作的石頭記,二評、四評可視作脂硯齋對這兩輪石頭記的兩個輪次的改寫。

具體是哪一種,要看初評、三評的抄本能否有幸問世,再做判斷。

脂硯齋對石頭記最初的改寫,可能是嘗試性的。在沒有看到改本前,曹頫對她的能力是持保留意見的。于是她先改寫了一部分,大約到30回左右,然后節(jié)選了自己比較滿意的甲戌本,送到石頭那里審閱。由于改寫的很成功,得到了石頭的認可,獲得了主筆的資格,然后繼續(xù)改寫剩下的部分。這個過程,自然把改寫工作分成了第一、第二前后兩個階段。不見的初評和三評有可能是這兩個階段的草稿,而再評和四評則是定稿。【再評】改出前30回左右,【凡四】改出后50回,分兩輪完成了前八十回的寫作和定稿。

?

(3)為什么甲戌本回回有批,而己卯、庚辰本1-11回無批語,甲戌本有凡例和楔子,而己卯、庚辰本沒有。

分兩個層次:

1)1至8回,涉及地陷東南、蘇州、鹽課、黛玉進榮府等涉及李煦、李黛玉身世的大量批語,因此,在對外開放的己卯、庚辰本里,為了防止信息外泄,防范別有用心的舉報,規(guī)避文字獄風險,特意拿掉了。而這些回目是脂硯齋創(chuàng)作出來的自傳性內容,是石頭記中沒有的。

2)9至11回,脂硯齋改寫了曹霑寫的賈瑞、秦氏兩個風月寶鑒的故事,曹頫未作評。按父權禮法,曹霑也不敢評嗣父曹頫的文字,即使被脂硯齋改過。

?

(4)為什么17、18兩回未分回,庚辰本19回首頁無標題而己卯本有,22回缺燈謎,詩沒補完,64、67回兩回原缺。

第二十二回,[庚回后]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嘆嘆。丁亥夏,畸笏叟。

1760年庚辰年后,有兩個工作需要完成,一個是八十回遺留的收尾工作,一個是開始八十回后的小說寫作,但1763年癸未年除夕曹霑去世了,這對脂硯齋是很大的打擊。

1766年丙戌年李黛玉寫下【甲午八日淚筆】,1767年丁亥年春夏之交離世。

前八十回沒完成掃尾工作,八十回后寫了多少初稿也不得而知,但隨著曹霑的去世,寫作中斷了,而這期間,還沒完整定稿的小說已經外流,形成了一前一后的己卯和庚辰本。

64、67兩回缺失的原因不明,但就畸笏叟的批語:

[庚眉]茜雪至獄神廟方呈正文,襲人正文標昌〔目曰〕:花襲人有始有終。余只見有一次謄清時與獄神廟慰寶玉等五六稿被借閱者迷失。嘆嘆!丁亥夏,畸笏叟。(第二十回)

[庚墨眉]獄神廟回有茜雪紅玉一大回文字,惜迷失無稿。嘆嘆!丁亥夏,畸笏叟。(第二十六回)

[甲回后]前回倪二、紫英、湘蓮、玉菡四樣俠文,皆得傳真寫照之筆,惜“衛(wèi)若蘭射圃”文字迷失無稿,嘆嘆!(第二十六回)

可推測失稿原因,有借了不還的,也有真丟了的。

?

(5)作者和批者到底是什么關系,抄本邊抄邊評的情況意味著什么。

二創(chuàng)作者脂硯齋是原作者曹頫的兒媳婦,從曹寅妻李氏來論,也是表妹,但李氏是李月桂的三女兒,而李煦原是山東昌邑姜姓血統(tǒng),曹霑與李黛玉沒有血緣關系,從曹寅妻李氏來論,李黛玉是曹霑的姑姑。這層不為外人所知的倫理關系,并沒有阻擋曹霑和李黛玉的結合。邊抄邊評的情況,記錄著曹頫的石頭記被李黛玉改寫為紅樓夢的過程,一家兩代人,分工協(xié)作、合寫小說,分期、分批、分階段完成。

結語

石頭記——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紅樓夢。

曹頫寫作石頭記,李黛玉改寫成紅樓夢,定名之前暫用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是前半部80回紅樓夢的成書史。

后半部成書史,則很可能隱藏在夢覺本和程甲本之中。

熟悉脂本、脂批的研究者,不難發(fā)現(xiàn)一個事實,就是與作書、作批緊密相關的人,其實只有三個:畸笏叟、脂硯齋、曹雪芹。

諸多研究者忽視或誤解了兩個看似不重要,但卻可能是涉及紅樓夢成書、作者之謎的關鍵問題——性別、家人。人際關系,是解開小說故事、角色,歷史、原型,作者、批者之謎的一把鑰匙。

對于不熟悉脂本、脂批的讀者,看到脂硯齋這個名號,更容易認為她是女性。而熟悉脂本、熟悉古典小說的人,鑒于西游、水滸、三國的作者都是男性,其知名批書人也都是男性,小說本身邏輯縝密、構思巧妙,反而更容易認為作者是男性。這在情理之中。

然而探佚、破解懸案,不能先入為主,應適度對前人給出的答案予以懷疑,并與其保持距離,甚至應有試圖推翻前人結論的勇敢。但重要的是,在研究過程中,采用正確的方法去尋找答案。

結合雍乾時代文字獄背景、小說的禁書屬性,將史料、脂批、小說對照起來,進行全面、整體的閱讀理解、邏輯推理、考據(jù)研究,去發(fā)現(xiàn)線索、證據(jù),去驗證歷史與故事能否相互印證,去講清楚真事隱和假語存,是通過怎樣何種寫法而得以實現(xiàn)的,然后初步給出一種合理的解釋。

不了解小說成書時代——乾隆朝前后歷史的人,是不太可能完全看懂紅樓夢的,也不太可能解釋小說中一些奇怪的事情(例如:元春省親為何在深夜進行、民間并沒有四月祭餞花神的風俗、曹寅沒有女兒是貴妃、康雍乾朝沒有十一月三十日冬至這天,等等等等)。

了解歷史的人,反而更容易看錯,男權長期主宰社會,歷史周期律輪回在古往今來的多個改朝換代里,鹡鸰之悲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屢見不鮮。他們卻對女性纏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三從四德、無權科舉的種種不公平待遇視而不見,這未嘗不是另一種男權主宰的理所當然。

脂硯齋重寫石頭記,我希望有人能推翻這個判斷,告訴我另一個歷史的真相。

?


【紅樓識疑·原典】脂批溯源(III)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丁青县| 土默特左旗| 遂川县| 枝江市| 南木林县| 大名县| 宜黄县| 七台河市| 冕宁县| 牟定县| 砀山县| 托克托县| 平和县| 景德镇市| 昌图县| 邛崃市| 清河县| 海淀区| 封丘县| 五大连池市| 武宁县| 吕梁市| 凭祥市| 洛南县| 监利县| 石首市| 温州市| 休宁县| 界首市| 敦煌市| 垣曲县| 南华县| 济源市| 兰西县| 仙居县| 禹州市| 尼玛县| 温州市| 巨野县| 朔州市| 阳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