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小白學習毛筆字,請死記這5條!
1、鋪毫
鋪毫,指的是筆鋒運行時所有每一根鋒毫都必須順順地平鋪紙上,那怕提筆少至只有兩根鋒毫著紙,也應(yīng)如此。
鋪毫是一切技法的平臺,悖離鋪毫法則一切技法都失效。從第一根毛觸紙,到全部按壓在紙上,這個過程與運動,是產(chǎn)生一切筆法的前提,也是書法情感的生發(fā)。

2、彈力
彈力,是書法之施力法則。
筆鋒的運作必須通過筆毫自身的彈力來操控,指腕的力量不可直接加到筆鋒上去這就是大力者并非自然書家的道理。彈力之于筆毫猶烈馬之于韁。
失去彈力的控制,鋒毫則不能同步。而有了彈力,就有了提與按,就有了抑揚頓挫,有了欲揚先抑,有了百媚回眸,有了千軍萬馬。

3、筆勢
筆勢,是指筆鋒的運行要依筆勢而行。
筆勢是指筆鋒運行時的姿態(tài)與體勢,其要點是最適合在運行方向上運行的筆鋒的體勢,追蹤鋒面是依勢行筆的要領(lǐng)。即在不同的運行方向上,必須以相應(yīng)朝向的鋒面著紙。
這樣可以避免筆鋒扭擰,產(chǎn)生有害的扭力—“麻花勁”,以導致“筆主運”情形的發(fā)生。
古人稱的“使轉(zhuǎn)”就是指轉(zhuǎn)換鋒面的技術(shù)。這是高難的技能。用筆的全部學問,幾乎盡在使轉(zhuǎn)。

4、藏逆
藏鋒指的是筆鋒的運作要在畫內(nèi)完成。唯一的目的是避免筆鋒在轉(zhuǎn)換體勢時,鋒端將已寫好的點畫造型涂抹破壞掉、鋒欲藏,必須縮,縮鋒必要提筆。
一畫之內(nèi)要數(shù)次變換筆鋒,因而要數(shù)次提筆,所以古人特別強調(diào)“要提得筆起”。
所謂“提得筆起”是說要提得精準,要恰到好處,既不過,又不可不足。之后,還有筆心位置問題。這又是一項高難的技術(shù)。

5、澀行
澀行法則是指筆鋒的運行必須抓取筆下的澀力而行,這樣才能防止因為打滑而產(chǎn)生的油膩、干瘦、呆板及乏味等問題。
關(guān)于澀力產(chǎn)生的機理,我們可簡單理解為不可使筆鋒滑行紙上就可以了。
抓住澀力行筆,則點畫有筆力,否則則浮則漂,所謂疲軟者,即是。用筆通則實為用筆根本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