癱瘓兒子欠債90萬,82歲老太用「油墩子」來撐起一片天

在上海市黃浦區(qū)局門路406號,有我們今天的主角,一位名叫胡兆翠的老奶奶。
今年的她已經(jīng)82歲了,她喜歡人們親切地叫她“阿婆”。

出生于1939年的阿婆,是江蘇人,十幾歲就來到了上海。
她年輕時,曾在上海機關(guān)食堂做炊事員,一做就是三十年,累積了一定的做飯經(jīng)驗。
當(dāng)時阿婆的老公一直在外地上班,幾乎沒有時間回家。
家里的孩子,都是她一人一手帶大的。

1988年,阿婆五十歲退休下崗。
不久,小兒子和小兒媳也紛紛失業(yè)。
迫于生計,阿婆的小兒子只好四處尋找臨時工,來維持溫飽問題。
而小兒媳卻在小兒子最落魄的時候拋棄了他,毅然離家出走。

1993年,阿婆第一任老公被檢查出了胰腺癌,在不到40天的時間內(nèi)就去世了。

到了1998年,她因帶孫子機緣巧合認識了現(xiàn)在的老伴阿公。
阿公主動提出想與阿婆一起,阿婆覺得他老實,后來就答應(yīng)了。

當(dāng)時阿公的兒子和女兒都反對他們結(jié)婚,
阿公卻對阿婆說:“只要我們兩個人在一起就行了。”
毅然決然要陪伴阿婆,與她同甘共苦。

這時,阿婆的小兒子因在外受他人鼓吹,決定籌錢去洛陽開廠做生意。
當(dāng)年的他不僅把阿婆居住的房子賣掉了,還另外讓阿婆替他借了近九十萬。
2011年,在全家都盼望著能過上好日子的時候:
小兒子卻宣布在洛陽破產(chǎn)了

破產(chǎn)的壓力還把他的身子搞垮了,喪失了勞動能力。
破產(chǎn)之后,阿婆始終見不到小兒子一面,兩人只能通過書信聯(lián)系。
債主們見小兒子還不了錢,他們把目光,對準了這位72歲的母親。

那些討債的人隔三差五就到阿婆的居住地,要求她還錢。
他們打翻阿婆炒的菜,做的飯,甚至還往阿婆床上扔垃圾。

當(dāng)時的阿婆幾乎天天以淚洗面,默默忍氣吞聲,甚至還想過輕生。
可轉(zhuǎn)眼一想,自己如果走了,欠人家的錢也沒人還怎么辦?
人家的錢也是錢啊,但憑自己那點退休金又不夠還。

2011年,已經(jīng)72歲的阿婆,為了替兒還債,在這本該安享晚年的時期:
她鼓起了勇氣與當(dāng)時80歲的阿公一起擺起了攤,賣起了油墩子(即白蘿卜絲煎餅)。


年復(fù)一年,日復(fù)一日。
阿婆堅持每天營業(yè)賣油墩子到傍晚,一直賣到了今天。

她做的油墩子,料非常的實在,價格也很穩(wěn)定。
雖然物價一直在漲,但阿婆的油墩子在這十年里僅上漲了2元。(從2元/個漲到4元/個)

曾經(jīng)有位顧客買了八個油墩子后,知道阿婆困難,想給阿婆2千元。
來了兩次,都給阿婆婉拒了。
阿婆說道:“我阿婆還沒癱下來,我想我自己做得動,那我就自己去做?!?/p>

這些年來,阿婆沒給自己買過一雙新襪子。
夏天的連衣裙是人家送的,冬天穿的羊毛衫也是。
即便如此,無論寒冬酷暑,阿婆都仍堅持營業(yè),過年也沒停歇,只為了每天多存二十塊錢。

最初的阿婆和阿公是在巷子里擺個小攤子賣的。
早上以賣雞蛋餅為主,下午以賣油墩子為主。
后來阿婆為了加速還債,不僅僅只賣油墩子,還賣許多別的食物供大伙選擇。
如炸臭豆腐、年糕、火腿腸等等。

雖說生意火爆,排隊長龍,但并不是很合法,甚至還被眼紅的鄰居投訴。

2018年,政府知道阿婆有困難后,就決定幫她找新的經(jīng)營地。
并在互聯(lián)網(wǎng)、地鐵等地方幫她做宣傳。


(阿婆的店已安扎在局門路406號兩三年了,每天生意依舊火爆)

2019年4月,阿婆突然收到了遠在洛陽的小兒子來信。信中小兒子對她說:
“媽媽,這封信我是跪下來寫的,我對不起你,是我害了你,一旦我出頭了,身體好了,媽媽我報答你。”

阿婆內(nèi)心并沒有埋怨兒子,覺得兒子總歸是兒子。
有人講她兒子不爭氣,她反而還說道:“我們又不偷不搶,怎么會不爭氣?”
可憐天下父母心。

阿婆現(xiàn)在年紀越來越大,精力也日益有限,一般只會在下午營業(yè)了。
這些年來,她的身體也留下了不少毛病。阿婆稱自己每天站太久了腰椎和關(guān)節(jié)都會非常疼痛。

就在今年,當(dāng)記者問到還剩下多少債沒還時,阿婆非常認真自豪地說了句:
“剩下十幾萬沒還了?!?/p>

今年因疫情影響,平日外地游客大幅減少,阿婆的生意下降了約三分之一。

不過最近周末的生意還可以,甚至比疫情前增加了不少。
而今年的阿婆頭發(fā)與兩三年前相比變得更加花白了。

慶幸的是,阿婆的精氣神依舊特別的好。
阿婆一直認為:
大家大老遠跑來買油墩子并不是因為油墩子有多么的好吃,而是為了來看她,幫助她。
是大家想幫助她把債務(wù)還快一點,早日脫離苦海,為此她一直心存感激。

阿婆的老伴阿公,也默默地陪伴著她走過了二十幾年時光。
與她互幫互助,心心相惜,攜手共進。
平時只要缺料了,阿婆呼喚一聲,阿公就會默默補上。

幾年前的阿婆說過:
等自己82歲差不多就能把債務(wù)還清,到時候就不做了,要和老伴去趟天安門看看。

今年的阿婆真的到82了,
可能這些年太辛苦,她說等債務(wù)還清以后就不繼續(xù)賣油墩子了,想先在家好好睡個三天。

如果大家有機會去上海,可以去給阿婆捧捧場,嘗嘗阿婆這上海第一油墩子。

同時希望明年關(guān)于阿婆的熱搜不再是#油墩子奶奶替兒還債90萬#
也不是#82歲阿婆賣油墩子替兒還債#
而是#油墩子奶奶順利完成債務(wù),笑逐顏開#


廚房人類
專注于研究「人類行為學(xué)和美食之間關(guān)系」
致力于把和食物有關(guān)的趣事兒煮給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