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天河機場成為全國客運樞紐,加上花湖貨運樞紐,武漢將會起飛
建議以武漢機場為中轉(zhuǎn)樞紐,打造中國的亞特蘭大,建設航空強國
坐過飛機的國人只有3億多,居然不到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也就是說,還有10億多人從來沒坐過飛機,超過美國總人口的3倍,超過日本總人口的7倍,超過英國總人口的15倍,超過瑞典總人口的100倍!這樣的數(shù)據(jù)是非常驚人的!
就人均年乘機次數(shù)而言,2019年是我國航空業(yè)發(fā)展的巔峰期,人均每年乘機也才0.47次。同時期,美國達到2.6次,是中國的5.5倍;加拿大達到2.4次,是中國的5.1倍;澳大利亞達到3.0次,是中國的6.4倍。
與發(fā)達國家比起來,我國年人均乘機次數(shù)實在是太低了
。由此可見,我國的航空業(yè)有多落后!
是什么原因?qū)е挛覈暮娇諛I(yè)如此落后呢?
其一,我國普通老百姓收入太低
。我國的人均GDP只有1萬多美元,
大部分人月均收入在3000元甚至2000元以下
,根本買不起相對較為高昂的機票。所以,在老百姓印象中,飛機是有錢人坐的,高鐵才是普通人的選擇,盡管很多時候高鐵票價比飛機還高。
其二,我國大力發(fā)展高鐵,
以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共同構成主體交通方式,航空業(yè)歷來不受重視,旅客被高鐵嚴重分流。甚至出現(xiàn)了這樣一種價值判斷:
高鐵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說法,是被媒體長期誤導的結果。高鐵主要存在于我國,而我國正好有足夠的財力支撐高鐵的安全運營。也就是說,為了高鐵的安全,我國是付出了巨大代價的。這個代價到底有多大,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可以告訴大家,在云貴川地質(zhì)條件惡劣的區(qū)域,每天都有大量人員在線路上巡邏,以防滾石。為了確保安全,每條線路每天早上的第一列車都是不載乘客的,完全空跑。這樣的付出,在航空領域是不存在的。而且,時速350公里的高鐵一旦脫軌,所造成的災難烈度與航空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可以說,
如果高鐵像飛機一樣全球普及,事故率絕對比飛機高得多
。
其三,我國的航空網(wǎng)絡布局極端不合理。我們的航空網(wǎng)絡以干線航空為主,支線航空為輔,只能在主要城市和較大城市之間運行,到其他城市需要轉(zhuǎn)換交通方式。
比如,從武漢到北京很方便,從武漢到張家界沒有直達航班,只能去長沙轉(zhuǎn)火車。
除了直轄市、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和旅游熱門城市航線資源較為豐富,普通地級市很難獲得足夠的航線資源
。
因為各航空企業(yè)經(jīng)營理念、服務標準、信息系統(tǒng)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導致航線網(wǎng)絡受困于單家航空公司、單座機場、單條“點對點”航線,
全國民航“一張網(wǎng)”的整體價值挖掘不足
。比如,2019年冬航季,31座省會城市及5座計劃單列市之間的航線數(shù)量占比僅為
22.5%
,四分之一都達不到。202座副省級以下城市之間的航線數(shù)量占比僅為
12.8%
,還不到七分之一。由此可見,
我國航空網(wǎng)絡覆蓋率嚴重不足
。
就拿今天的數(shù)據(jù)來說。湖北荊州沙市機場9月20日的進出港航班都是10個,河南南陽姜營機場的進出港航班都是15個,算是非常少了。湖南岳陽三荷機場的進出港航班都是11個,懷化芷江機場的進出港航班都是6個,邵陽武岡機場的進出口都是5個,少得可憐。張家界荷花機場是湖南第二大機場,當天計劃的進港和出港航班也都只有20個。即便是湖北襄陽、宜昌這種比較重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進出港航班數(shù)量也不算多。其中,襄陽劉集機場計劃進港航班24個,出港航班25個;宜昌進港航班40個,出港航班39個。
其四,我國的機場普遍遠離城市
,有些機場到城區(qū)的距離超過40公里,少部分甚至超過60公里。比如,成都天府機場、北京大興機場、福州長樂機場、蘭州中川機場到市中心的距離都超過50公里,拉薩貢嘎機場到市中心的距離超過80公里,昌都邦達機場離市中心超過120公里。
這樣的距離,不論是通勤時間還是通勤成本都非常高,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不如就近坐火車
。
而歐美的機場一般就在城市邊緣,甚至在城市內(nèi)部,坐飛機非常方便。比如芝加哥不僅有一個8條跑道的樞紐機場,還有好幾個城市內(nèi)生機場,老百姓不用出城就可以坐飛機。舊金山國際機場北距舊金山市中心約13千米,為4F級國際機場,大型航空樞紐,有4座航站樓,4條寬60米的跑道。與舊金山國際機場隔海相望的奧克蘭國際機場,北距阿拉梅達市中心約6千米,北距奧克蘭市中心約10.5千米,為4E級國際機場,也有4條跑道。
這兩座國際機場的直線距離只有15公里,放在中國簡直不可想象
。
此外,離舊金山國際機場50公里處,還有一個城市內(nèi)生型的雙跑道圣何塞機場,離奧克蘭國際機場10公里處,還有城市內(nèi)生型的單跑道海沃德機場。放在中國,
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級別的城市才有資格擁有雙跑道機場,四跑道機場更是全國不到5個
。中美航空之間的差距,首先就體現(xiàn)在機場布局上。
其五,就算機票不貴,加上機場建設費和燃油附加費,價格也不便宜
,在600公里以內(nèi)與高鐵相比沒有競爭優(yōu)勢。
那么,該怎么辦呢?
其一,加強對航空事業(yè)的重視。
截至目前,航空還是最快捷的交通方式,沒有之一。有人說,
在4小時以內(nèi)坐高鐵和坐飛機的時間差不多,這個問題確實存在,但不是航空業(yè)固有的弊端,而是我國不合理的航空方式造成的
。比如,機場離市區(qū)太遠,通勤時間很長,通勤成本很高。有地鐵還強一點,沒有地鐵的機場,到市區(qū)的交通真的很不方便。就像濟南,那么大一個城市,到機場居然沒有地鐵。又比如,安檢口開放較少,安檢時間長,候機時間長,南寧機場就是這樣的,高峰期排隊幾十分鐘。再比如,機場航站樓布局不合理,登機時間很長,出場時間也很長,上海浦東機場、北京首都機場都是如此。
有人可能會說,建設時速600公里甚至1000公里的高鐵,不比航空更好嗎?其實,高鐵速度達到時速350公里,就已經(jīng)很不安全了。
我國的高鐵之所以還很安全,是因為我國財力充沛,在安全維護方面不遺余力
。如果財力達不到,別說600公里時速,300公里就已經(jīng)非常非常危險了。而且,時速350公里的高鐵成本就已經(jīng)遠超航空,時速600公里是什么概念呢?相比來說,
航空體系的建設成本、維護成本都比高鐵低,而速度比高鐵更快,理應得到重視
。
其二,優(yōu)化航空網(wǎng)絡布局。
面對全國民航“一張網(wǎng)”的整體價值挖掘不足,副省級以下城市航線網(wǎng)絡供給不充分的突出問題,應盡快
建設以區(qū)域和省域中心城市為樞紐、以重要城市為骨干、航線遍布所有民用運輸機場的航空網(wǎng)絡
??椕苓@張航空網(wǎng),關鍵的關鍵在于順暢銜接,也就是說,
要解決不同航線之間的中轉(zhuǎn)難、方案少、體驗差的問題
。
比如,中部地區(qū)如以武漢天河機場為中心樞紐,航線遍布宜昌、恩施、荊州、襄陽、十堰、張家界、九江、贛州、岳陽、懷化、湘西、南陽、信陽、黔江、黃山、安慶、蕪湖、池州、阜陽等支線機場,那么從這些支線機場去往相應的大城市機場,就可以去武漢中轉(zhuǎn),彼此之間完全沒必要單獨開通航線,浪費航線資源,導致上座率不足,降低運輸效率。相比于去樞紐機場中轉(zhuǎn),支線機場之間互相飛是最浪費資源的。
只有中轉(zhuǎn)樞紐機場的服務能力強了,支線航空才能真正活起來
。
講一個現(xiàn)實的案例。
為什么順豐航空要將樞紐機場設在鄂州花湖機場?因為花湖機場到全國各大主要機場的平均距離最短。
其他機場的貨運航班飛到花湖機場,經(jīng)過分揀后再送達目的地城市,效率比直飛要高很多。如果還不懂,可以舉一個例子。假設有5個機場,每個機場之間單獨開通往返航線,一共得開通20條航線。如果在5個機場之間建設一個樞紐機場,10條航線就足夠了。如果選擇5個機場中的一個機場作為樞紐機場,則只需要8條航線。這就是樞紐機場、支線機場分工運營的優(yōu)勢。如果機場達到50個、100個甚至300個,彼此之間直接通航的航線數(shù)量將會非常多,采用樞紐機場的方式,航線數(shù)量就可以大為減少。
機場數(shù)量越多,采用樞紐機場模式的成本就越低,效率就越高
。
亞特蘭大機場就是這樣一個樞紐機場,該國3億多人口中,有80%的人都可以從亞特蘭大機場出發(fā),2小時內(nèi)到達自己的目的地。亞特蘭大機場是一個24小時不間斷飛行的機場,日均航班起降達2700架次,旅客可從這個機場飛向全世界45個國家、72個城市及超過240多個目的地。
如果以武漢天河機場為全國性的中轉(zhuǎn)樞紐機場,我國的航空業(yè)將很快進入井噴發(fā)展階段
。
目前,我國已經(jīng)建成了幾個省域中轉(zhuǎn)機場,分別是新疆的
烏魯木齊機場
,四川的
成都雙流機場和天府機場
(以雙流機場為主),云南的
昆明長水機場
。
新疆在用運輸機場數(shù)量共25個,年底將達到27個。
到2025年末,全疆在用和在建機場將達到33個
,其中絕大多數(shù)機場都開通直達省會城市烏魯木齊的航線,通過烏魯木齊飛往全國其他地區(qū)。
四川現(xiàn)有民用機場16個,其中可以直飛成都的機場有
達州機場、阿壩機場、康定機場、西昌機場、九寨溝機場、稻城機場
。這些機場以成都的兩個機場為樞紐,可以從成都飛往全國各地。其中,每天往返于成都與達州之間的航班有五六個之多。
云南現(xiàn)有15個機場,其中可以直飛昆明的機場有
麗江機場、大理機場、芒市機場、騰沖機場、瀘沽湖機場、保山機場、西雙版納機場、迪慶機場、臨滄機場、普洱機場、昭通機場、滄源機場、瀾滄機場
,一共是13個。其中,每天往返于芒市與昆明之間的航班至少有14個,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然而,只有省域中轉(zhuǎn)機場,沒有全國性的中轉(zhuǎn)機場,還是不夠的。要想進一步提高航空效率,就應該像順豐航空建設花湖機場一樣,在中部地區(qū)建設一個中轉(zhuǎn)樞紐機場。從目前的情形來看,放在武漢是最合適的。
其三,降低機票價格。機票價格分兩塊,一塊是真正的機票價格,另一塊就是機場建設費和燃油附加費
。目前,機場建設費和燃油附加費高達160元。以武漢到北京為例,9月21日的最低票價為400元,一般在600元以下,大部分低于火車二等座的價格。二等座最低價格為520元,比最低票價高120元。但是,如果加上160元的附加費,最低票價達到了560元,超過火車最低票價。若是在旅游旺季和節(jié)假日,航空票價更高。
所以,
若要降低機票總體價格,首先要取消不合理的附加費
。
建設鐵路是國家投資,老百姓只需支付票價,不需要支付鐵路建設費和電費,憑什么航空就要老百姓支付機場建設費和燃油費,這是非常不合理甚至是違法的
!若是這部分價格降下來,機票價格就稍微有點優(yōu)勢了。
如果航空網(wǎng)絡優(yōu)化了,航班數(shù)量上去了,選擇坐飛機出行的旅客多了,航空業(yè)的規(guī)模效應出現(xiàn)了,票價當然會進一步下降
。800公里以上的行程,如果飛機票價不高于火車票價,優(yōu)勢將非常明顯。
其四,加快安檢速度,減少候機時間。
乘客為什么喜歡坐火車,而不愿意坐飛機?因為飛機安檢速度慢,候機時間長,盡管飛行時間比火車運行時間短,兩頭一家,其實并不劃算。所以,要加快航空業(yè)的發(fā)展,首先就必須加快安檢速度。像南寧這樣的機場,面積不大,乘客也不算特別多,但安檢口開放得比較少,常常遇到擁擠的情況。安檢速度加快了,通過率提高了,乘客的時間成本也就降下來了。再者,要減少候機的時間,避免乘客在機場長時間等候。
要減少候機時間,就必須提高準點率,而要提高準點率,就必須提高空管水平,減少不必要的空中管制。
比如昆明長水機場,9月19日計劃進港航班406個,實際執(zhí)行397個,執(zhí)行率97.78%,延誤率53.4%,延誤1小時以上的航班高達174個。計劃出港航班407個,實際執(zhí)行401個,執(zhí)行率98.53%,延誤率26.93%,延誤一小時以上的航班高達108個。如此看來,昆明長水機場昨天的航班正常率非常低。
其五,加快機場與市中心之間的通勤。
機場與市中心相隔太遠,這個問題在全國都普遍存在,已經(jīng)沒法改變了。唯一能改變的,就是加強機場與市中心之間的通勤。如今,除少數(shù)機場擁有地鐵與城際鐵路之外,大多數(shù)機場都只能靠大巴、出租車、私家車通勤,不僅費用低,時間長,遇上堵車還不可控。有些小機場更麻煩,除了出租車,恐怕再無其他公共通勤方式。這樣的現(xiàn)狀,
不僅增加了乘客的經(jīng)濟成本,也增加了時間成本,降低了航空的體驗感
。
所以,要改變這種局面,就必須加強機場通勤設施建設。
有條件的城市,比如武漢、南京,應該建設快速地鐵。
武漢地鐵20號線是快速地鐵,但至今連影子都沒有,2030年之前沒有開通的希望。
條件差一些的城市,應該建設地鐵,比如濟南
。當前,濟南機場地鐵正在建設當中,很快就可以投入使用。
條件更差一些的城市,應該建設輕軌
,比如湖北襄陽與宜昌。
普通城市條件不好,連建設輕軌的資格都沒有,那就建好機場高速
,確保道路暢通,并根據(jù)航班時間投入足夠的公共交通工具。
做到以上五條,我國的航空業(yè)將迎來高速發(fā)展的階段,離航空強國也就不遠了。
根據(jù)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最初依賴水路,然后依賴鐵路,最后依賴航空。
我國目前還停留在依賴鐵路的階段,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2023年9月20日于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