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東魏名將,兩次大破陳慶之,擊敗韋孝寬,卻鮮為人知
陳慶之是梁朝名將,他率領(lǐng)七千人北上,一路上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輕而易舉地占領(lǐng)北魏都城洛陽。韋孝寬是西魏、北周的名將,在玉璧之戰(zhàn)中以少勝多,擊敗高歡的十萬大軍。然而,這兩位彪炳史冊的名將也打過敗仗,擊敗他們的還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將領(lǐng)。那么,這位“默默無聞”的東魏名將到底是誰呢?

一、初露崢嶸
此人名叫堯雄,字休武,是上黨長子人。堯雄出生在一個官僚世家,他的祖父堯暄在北魏官至司農(nóng)卿,父親堯榮也擔(dān)任過員外散騎侍郎。與祖父、父親不同,堯雄“少驍果,善騎射”,儼然像個武將,他“輕財重氣,為時輩所重”。北魏永安年間,堯雄歷任宣威將軍、鎮(zhèn)東將軍等職,在爾朱兆兵敗后,他歸順了高歡。
高歡對堯雄非常重視,封他為車騎大將軍、瀛州刺史,并且“進爵為公,增邑五百戶”。當(dāng)時,北魏社會混亂,法律也不那么嚴(yán)明,地方官大多貪贓枉法,堯雄為官清廉,“能接下以寬恩,甚為吏民所懷附”。534年,北魏分裂,堯雄參與征討?zhàn)Τ牵瑩羝屏水?dāng)?shù)剀婇y賀拔勝,然后攻取了周圍地區(qū),他因此被任命為二豫、揚、郢四州都督、豫州刺史。

二、兩敗梁朝
沒過多久,堯雄的轄地就發(fā)生了叛亂,“元洪威據(jù)潁州叛,民趙繼宗殺潁川太守邵招,據(jù)樂口,自稱豫州刺史,北應(yīng)洪威”。正在堯雄率軍平叛的時候,梁朝也趁機出兵,領(lǐng)兵的主將正是陳慶之!早在五年前,堯雄曾與陳慶之在懸瓠交戰(zhàn),他沒能占到便宜,不過這次不一樣了。535年二月,堯雄利用伏兵計,抓住了梁將李洪芝、王當(dāng)伯,“俘獲甚眾”。
陳慶之不甘心失敗,親率大軍圍攻州城。堯雄沒有固守城池,他出兵迎戰(zhàn),在戰(zhàn)斗的過程中身先士卒,“身被二創(chuàng)”,非但沒有影響士氣,反而“壯氣益厲”,最終取得了勝利。陳慶之這一仗敗得很狼狽,“棄輜重走”。第二年,陳慶之又來挑釁,包圍了南荊州。堯雄沒有直接援救,而是趁機攻占了梁朝軍事要塞白茍堆,迫使陳慶之撤兵。

三、力挫西魏
537年,堯雄奉命前往虎牢練兵,沒過多久,他的轄區(qū)就出現(xiàn)問題了,“潁州長史賀若徽執(zhí)刺史田迅,據(jù)州降西魏”。高歡趕緊派任延敬前往征討,可是西魏也派出了軍隊,并且將任延敬擊敗,東魏的兩位將領(lǐng)據(jù)城降敵,就連堯雄的部將都叛變了,“雄都督郭丞伯、程多寶等舉豫州降敵”。關(guān)鍵時刻,還得看堯雄!
堯雄先是“攻破樂口,擒丞伯”,接著與侯景并肩作戰(zhàn),“進討懸瓠,逐西魏刺史趙繼宗、韋孝寬等”。之后,堯雄“一日拔其二城”,收復(fù)了投降西魏的兩座城池,最后又跟著侯景平定魯陽,堯雄因功被封為驃騎大將軍。堯雄雖然是武將,但“性質(zhì)寬厚,治民頗有誠信”。541年,堯雄奉命率領(lǐng)十萬大軍“巡行西南,分守險要”。第二年,堯雄病死,終年44歲。
參考資料:1.《資治通鑒》;2.《北齊書》;3.《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