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lián)?新知大會 第三季:提問歷史,想象未來

文學、歷史、哲學、考古、藝術——十六位學者,四場主題論壇。
聆聽、交流、碰撞——深入淺出地呈現(xiàn)相關領域的新知識、新觀念和新方法。
讓嚴謹、可靠、充滿可能性的知識與思想,驅動我們的思維,
提問歷史,求知文明,理解當下,想象未來。
【時間】2021年4月3日—4月24日每周末
【現(xiàn)場】三聯(lián)韜奮書店·美術館店(北京東城區(qū)美術館東街22號)
【直播】Bilibili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直播間UID:22439280
【主辦】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三聯(lián)韜奮書店

第一場 考古百年:故事與新知,過去與未來
【時間】 2021年4月3日(周六)下午14:30-16:30
【主持】 常懷穎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
【嘉賓】 李? 零 北京大學人文講席教授
? ? ? ? ? ? ? ?姜??波 山東大學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教授
? ? ? ? ? ? ? ?陳勝前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解題】
從1921年發(fā)現(xiàn)仰韶文化至今,中國考古走過百年歷程,數(shù)代考古學者的努力,揭示了今天中國版圖上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近年來,隨著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大型項目的開展,考古學正在突破“正經(jīng)補史”的傳統(tǒng)角色,秉承多學科、多角度、全方位的理念,建立自己的話語體系。
自然科學和新技術的應用,讓考古學有了新的面貌;國際交流和不斷拓展的研究視野,讓學者們帶著研究課題走出了國門;考古學的傳播力度越來越大,公眾考古學日漸興旺。
百年考古發(fā)現(xiàn)帶來豐富的資料,同時提出更多的問題:中國進入文明的標準如何界定,如何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考古學理論架構,如何看待傳說和歷史、本土和外來,研究成果如何最大限度回饋社會、發(fā)揮實際作用,等等??脊艑W又迎來了新的挑戰(zhàn)。
上一個百年,素材都已到位;下一個百年,我們期待新知。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定價: 88.00元
ISBN: 9787108067968

第二場? 黃金時代:唐朝何以成為世界性帝國?
【時間】 2021年4月10日(周六)下午14:30-16:30
【主持】 葛承雍 中國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教授
【嘉賓】?孟憲實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 ? ? ? ? ? ? ?李四龍 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
? ? ? ? ? ? ? ?尹吉男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解題】
“世界性帝國”是國內(nèi)外學界對唐代歷史特點的新共識?!暗蹏?,指其遼闊的疆土與多元的族群。
7-9世紀的中古中國,華夏民族結束南北朝相承之舊局面,對內(nèi)完成典章制度的統(tǒng)合,打破民族間的壁壘;對外混一融洽,四海一家,采擷不同文明之菁華。
這樣一個充滿活力的盛唐氣象是如何形成的?
后人眼中,那開放包容、擴大恢張的時代精神,其源頭何在?
在這個世界性的中華帝國里,唐人如何看待自我與他者、本土與異域?
宗教信仰與藝術觀念如何與大唐氣度相互成就?
重新思考唐朝的世界性,將為我們的當下和未來提供源源不斷的教益與啟迪。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定價: 88.00元
ISBN: 9787108069733

第三場 宋人風雅:華夏文化為何造極于宋朝?
【時間】 ?2021年4月18日(周日)下午14:30-16:30
【主持】? 江??湄 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嘉賓】? 鄧小南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 ? ? ? ? ? ? ? 楊立華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 ? ? ? ? ? ? ? 余??輝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
【解題】
宋,是中國歷史上極具人文精神、極有教養(yǎng)、極富審美的朝代之一,有史學家將之比作中國的文藝復興。陳寅恪先生曾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shù)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國力并不強盛的宋朝,為何能夠取得如此高的文化成就?
宋朝的帝王、士大夫和百姓如何看待個人與天地自然、家國人倫的關系?他們?nèi)绾瓮高^外在世界的興衰起落,找到自我內(nèi)在人格的價值與意義?他們?nèi)绾伟褜徝廊谌肴粘?,在本職生存之外兼具書法、繪畫、詩詞等多方面修養(yǎng),活出文雅、灑脫、有趣的人生?
重新體味宋人風雅,不僅是對古人的致敬,也是一種文化上的溯源和靈感上的啟發(fā)。我們中國人為什么是今天這個樣子?我們?yōu)橹院赖拿褡逦幕癁槭裁词墙裉爝@個樣子?這些,都可以回到宋朝去尋找答案。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定價: 88.00元
ISBN: 9787108069719

第四場? 站在“虛構”這邊——小說、歷史與形式
【時間】? 2021年4月24日(周六)下午14:30-16:30
【主持】? 苗煒(小說家,曾任《三聯(lián)生活周刊》副主編、《新知》雜志主編)
【嘉賓】? 格非(作家,清華大學人文學院長聘教授)
? ? ? ? ? ? ? ? 董強(北京大學法語系主任、教授,傅雷翻譯出版獎組委會主席)
? ? ? ? ? ? ? ? 范曄(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西葡語系副教授,《百年孤獨》譯者)
【解題】
自小說誕生以來,圍繞其虛構的形式與現(xiàn)實的功能之間的討論就從未停止。從現(xiàn)實主義到現(xiàn)代主義,再到后現(xiàn)代派,不同時期的小說寫作都與歷史保持著或隱或顯的張力。小說與歷史,只是人類探索自身文明與心靈的兩種不同形式。
進入21世紀,“虛構”與“非虛構”的對峙取代了“小說”與“歷史”的共生。上百萬字的穿越、玄幻小說隨處可見,打破創(chuàng)作門檻的非虛構作品亦極受追捧——在兩者的夾擊下,傳統(tǒng)意義上的小說再難找尋文本的“理想讀者”;而歷史,也隨之變得輕忽、飄渺。
重新討論小說、歷史與形式,不只是為了站在“虛構”這邊,更是檢索一個世紀以來人類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與想象,為叵測的未來留存一份備忘。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定價: 98.00元
ISBN: 9787108069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