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殺游戲的武將皮膚以及臺詞-界夏侯惇
界限突破.夏侯惇

經(jīng)典形象

獨眼羅剎

拔矢啖睛
剛烈:哪個敢動我!
傷我者,十倍奉還!
清儉:錢財,乃身外之物!
福生于清儉,德生于卑退!
陣亡:諸多敗績,有負丞相重托!
通用新增源標-武將列傳&殺場火戰(zhàn)
清儉:清修仁望,儉行己身。
清已賞賜,繼兵陣勢。

獨戰(zhàn)沙場
剛烈:鼠輩,哪里走!
休想全身而退!
清儉:勤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無功不受祿!
陣亡:丞相大恩,來世再報……

開疆烈血
剛烈:征戰(zhàn)沙場,哪有不受傷的道理!
敵破我身,我致敵損!
清儉:清,乃為人之本;儉,乃做人之道!
國家未定,豈可安于享受?
陣亡:傷重難治,無力破敵。
通用新增源標-剛烈無懼
清儉:粥飯足以供三餐之用,無需酒肉。
儉以養(yǎng)德,屯田樹兵。

萬難不辭
剛烈:骨肉之創(chuàng),不共戴天!
傷之必報,何畏生死!
清儉:不畏舍睛之痛,何吝珠玉之財!
克儉方成大器,劍礪始得青鋒!
陣亡:敗軍之將,何談厭傷之勇....
小小介紹
? ? ? ?夏侯惇(?-220年6月13日),字元讓,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西漢開國元勛夏侯嬰的后代。少年時以勇氣聞名于鄉(xiāng)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將領(lǐng)之一。與呂布軍交戰(zhàn)時,曾一度被擒為人質(zhì),又被流矢射瞎左眼。多次為曹操鎮(zhèn)守后方,曾率軍民阻斷太壽河水,筑陂塘灌溉農(nóng)田,使百姓受益,功勛卓著。官至大將軍,封高安鄉(xiāng)侯。追謚忠侯。青龍元年(233年),得以配享太祖(曹操)廟庭。夏侯惇一生多在軍旅,仍不忘治學(xué)。他常親自迎師,虛心求教。他為人儉樸,所得賞賜全部分給將士。一生不置產(chǎn)業(yè),至死家無余財。按《史記·謚法解》云:"危身奉上曰忠。險不辭難。"所以,"忠"實為大譽之謚,僅次于司馬師的"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