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遭大劫,早有苗頭”:這些地方變得不順,禍事就來了

每個人都耗盡一生的時間,去證明這兩個真相:一是劫后余生,二是在劫難逃。
這所謂的“劫”,便是人生的必然經(jīng)歷。在平常的時候,我們會遇到一些小風波,小劫難。而在關鍵的時間點,我們會遇到人生的大劫。
小風波和小劫難,那是比較容易渡過的。唯獨這大劫,是不好過的。過得了大劫,我們稱之為“劫后余生”。而過不了大劫,我們稱之為“在劫難逃”。
就拿我們都熟悉的“49歲中年危機”來說,有的人熬過了49歲,那就“必有后?!薄S械娜税静贿^49歲,那就只能到此為止了。
小劫和大劫,那是有聯(lián)系的。老天先讓我們試一試小劫,目的是想讓我們成就更好的自己,讓內(nèi)心變得堅強起來。等小劫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大劫便出現(xiàn)了。
命遭大劫,早有苗頭。在這些地方,如果我們感覺不太順,證明禍事將不期而至。

?
一、賺錢的時候,感覺處處受阻。
人性有兩個特點,一個特點是感性,另一個特點是理性。感性,讓人們相信“感覺”。理性,讓人們相信“邏輯思維”。
邏輯思維,那是以物質(zhì)為基礎,以現(xiàn)實為本質(zhì),以此作出的理性推理。如果有一天,我們發(fā)現(xiàn)邏輯推理解決不了問題,那我們就會相信“感覺”。
在人們賺錢的時候,如果他們感覺越賺越順,那他們的錢財就會越積越多。反之,一旦他們感覺不順,這種不順的影響,就會迅速波及開來,讓他們的財路受阻。
對于“感覺”,有的人提出了疑惑,為什么內(nèi)心的不順,會影響到現(xiàn)實的情況呢?
首先,人之不順,那是多種感官的結合,需要結合心理和生理來分析。其次,物質(zhì)決定內(nèi)心的想法,內(nèi)心的想法會影響人之一言一行,最后反作用于物質(zhì)。
直白一點來說就是,所有的“受阻”,都是一種感覺上的預示,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二、身處家中,矛盾頻頻出現(xiàn)。
當人成家立業(yè)之后,就會為了家庭而煩惱。家庭,既讓人感覺到溫馨,也讓人感覺到壓力山大。不少人回到家中,都會跟家人鬧矛盾。
鬧矛盾,這是很常見的事兒。因為家人們都“低頭不見抬頭見”,距離靠得太近,肯定會產(chǎn)生爭執(zhí)的。只要這些爭執(zhí)保持在可控制的范圍內(nèi),那就沒啥事了。
只不過,這人世間的一切事兒,永遠都超乎我們的想象,也不受我們的控制。家庭的矛盾,就如同高山的滾石一般,只要出現(xiàn)了,就無法停止了。
年輕人也許感覺不到“家庭矛盾”的危害。而中年人對此,那是印象深刻的。無數(shù)中年人都活在家庭矛盾當中,動不動就跟家人爭吵,日子都不怎么好過。
工作多年的丈夫,得不到妻子的體諒。為家庭付出多年的妻子,得不到丈夫的寬容。這夫妻倆的關系,這家庭的感情,還能好到哪里去呢?
有矛盾,盡量早點解決。解決不了,麻煩就來了。

三、與人交往,所遇皆小人。
在外面做事的時候,每個人都有這么一個想法:遇到貴人,讓自己的前途更光明。
貴人,不是那么好遇見的。有這么一個現(xiàn)實,在這人世間,其實每個人都是千里馬,但并不是每一匹千里馬都能遇到伯樂。
遇到伯樂的千里馬,自然能夠馳騁于一望無際的大草原當中。而遇不到伯樂的千里馬,也許就只能老死在馬槽里面了,一輩子都凄涼不堪。
如果可以順利地老去,那還是比較好的結果。最不幸的,便是遇到了小人。不僅過往遇到了小人,就連當下,以及未來,都有小人來到我們的身邊。
命不太好的人,往往每走一步,就會遇到一個小人。這身邊的小人一多,那他的好運氣就消失了,只剩下霉運和歹命。
躲避小人,很難做到。除非人的命比較好,自動規(guī)避了小人。

四、心態(tài)變糟,脾氣愈發(fā)暴躁。
有禪師說過,一切福緣,皆從心來。一切禍根,皆由心生。
所有的福氣和善緣,都源自于我們的內(nèi)心。所有的禍患和不幸,都跟我們消極的心態(tài)有關。心一旦變得不好,人生立馬就會走下坡路。
心,為什么會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呢?因為“心”是人體的根本。健康、三觀、理念以及人之追求,都受到心態(tài)的影響。心之力,其作用是不可想象的。
“心學”中有這么一個觀點,心便是人生的真理,也是宇宙萬物的真相。
也就是說,我們看這個世界是什么樣子,這個世界便是什么樣子。在雨天,我們覺得前路都是陽光,那我們就活在陽光當中。反之,我們覺得陰雨連綿,哪怕頭頂艷陽高照,我們還是感覺陰冷。
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邪祟不侵。否則,前途難測。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