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常識午餐】
1. (單選)下列與“臥薪嘗膽”有關(guān)的史實是:
A.武王伐紂
B.秦并六國
C.諸侯爭霸
D.三國鼎立
【答案】C
【三級知識點】人文科技-人文歷史-中國歷史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中國歷史知識。
第二步,臥薪嘗膽的故事主人公是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為春秋時期各諸侯王爭霸時期當中的吳越爭霸。諸侯爭霸,是發(fā)生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古代曾有“春秋五霸”之說,五霸的一般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但宋襄公并未能稱霸,而爭霸的大國還有吳、越,于是對“五霸”,其說不一。
因此,選擇C選項。
【拓展】
A項:武王伐紂,是指大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fā)帶領(lǐng)周與各諸侯聯(lián)軍起兵討伐商王帝辛(紂),最終建周滅商的歷史事件。A項排除。
B項:秦并六國,從前230年攻打韓國到前221年滅齊國結(jié)束,共計10年的時間,先后按順消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結(jié)束了中國自春秋以來長達500多年的諸侯割據(jù)紛爭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主中央集權(quán)國家,即秦朝。B項排除。
D項:三國鼎立一般指三國,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于漢朝之后、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后出現(xiàn)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quán)。D項排除。
?
?
2. (單選)下列不屬于清朝流通的貨幣的是:
A.乾隆通寶
B.順治通寶
C.道光通寶
D.開元通寶
【答案】D
【三級知識點】人文科技-人文歷史-中國歷史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中國歷史知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開元通寶是唐朝時期流通的貨幣。開元通寶是唐代鑄造的一種銅質(zhì)貨幣,錢幣在唐代始有“通寶”。唐初沿用隋五銖,輕小淆雜。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guī)范,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
因此,選擇D選項。
【拓展】
A項:乾隆通寶錢幣鑄于清高宗乾隆年間(1736-1795年),是乾隆時期的流通貨幣,乾隆皇帝在位的60年里施展其“文治武功”的治國策略,創(chuàng)造了封建社會里最后一個輝煌盛世,之后民間便盛傳佩帶“乾隆通寶”銅錢可驅(qū)災辟邪,又因乾隆二字諧音“錢隆”而備受后世藏家所喜愛的錢幣。A項排除。
B項:順治通寶為清朝錢幣,鑄于世祖順治年間(1644年~1661年)。順治通寶是清朝入關(guān)后正式鑄行的第一種制錢。B項排除。
C項:道光通寶,鑄于清宣宗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錢徑一般2.2-2.4厘米,重2.5-3.6克。道光通寶只少數(shù)錢背有星月紋以及記地、記年、記值的漢字。C項排除。
?
?
3.(單選)早上七點到九點對應的是古代十二時辰中的:
A.辰時
B.寅時
C.子時
D.卯時
【答案】A
【三級知識點】人文科技-人文歷史-文化常識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化常識。
第二步,古代一天分為十二時辰,每個時辰為兩個小時。晚間十一點至凌晨一點為子時,按照: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后推,故早上七點到九點為辰時。
因此,選擇A選項。
【拓展】
B項:寅時,十二時辰之一,又稱平旦、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對應現(xiàn)在的凌晨三點鐘到五點鐘。B項排除。
C項:子時指23時至1時,古時尚有午夜、子夜、夜半、夜分、宵分、未旦、未央等別稱。C項排除。
D項: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5點至7點)。為古時官署開始辦公的時間,故又稱點卯。因為時正值朝暝冉冉東升,故又謂之日出。D項排除。
?
?
4. (單選)下列關(guān)于古代年齡稱謂的說法,正確的是:
A.女子十二歲稱為豆蔻
B.男子二十歲稱為而立
C.老人七十歲稱為花甲
D.未滿周歲的嬰兒稱為襁褓
【答案】D
【三級知識點】人文科技-人文歷史-文化常識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化常識。
第二步,襁褓,意思為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指嬰幼兒(古代泛指1歲以下幼童,現(xiàn)在以此借指未滿周歲的嬰兒);把嬰兒包裹在小兒被中。
因此,選擇D選項。
【拓展】
A項:女子十二歲稱為金釵之年,女子十三歲稱為豆蔻。A項排除。
B項:古代女子二十歲稱為桃李之年;男子二十稱為弱冠之年,男子三十稱為而立之年。B項排除。
C項:古代老人六十歲稱為花甲;七十歲稱為古稀。C項排除。
?
?
5. (單選)下列節(jié)氣與其他三項不屬于同一季節(jié)的是:
A.立夏
B.處暑
C.大暑
D.芒種
【答案】B
【三級知識點】人文科技-人文歷史-文化常識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人文歷史知識。
第二步,二十四節(jié)氣具體包括:①春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②夏季: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③秋季: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④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由此可知,ACD項均屬于夏季節(jié)氣,B項處暑屬于秋季節(jié)氣。
因此,選擇B選項。
【拓展】
二十四節(jié)氣歌為: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
6.(單選)“桃園三結(jié)義”最初是小說《三國演文》里記載的故事,其主要人物不包括:
A.周瑜
B.張飛
C.劉備
D.關(guān)羽
【答案】A
【三級知識點】人文科技-人文歷史-文學常識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學常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桃園三結(jié)義最初是小說《三國演義》里記載的故事,述說當年劉備、關(guān)羽和張飛三位仁人志士,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業(yè)的目標,意氣相投,言行相依,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jié)、選在一個桃花絢爛的園林,舉酒結(jié)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共同實現(xiàn)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因此,選擇A選項。
【拓展】
周瑜,字公瑾,廬江舒縣人。東漢末年軍事家、謀略家、東吳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