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54歲開始衰老,72歲加速衰老,降低1種蛋白質,恢復大腦功能
大腦老化是老年癡呆等許多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重要風險因素。大腦中能量供應不足與腦部功能退化相關。但仍有許多未解之謎,是什么導致腦部供能不足?
此外,腦老化的過程究竟是不是呈線性,是從早年到晚年一點點逐漸衰老,還是在某階段突然斷崖式衰老?
首都醫(yī)科大學最近發(fā)表于Nature子刊的一篇論文,發(fā)現(xiàn)了促使大腦衰老的內源性介質,確定了大腦在某個年齡節(jié)點會發(fā)生斷崖式衰老,通過干預大腦中一種蛋白質的表達水平,可以延緩大腦衰老,甚至延長壽命。
線粒體被形象地喻為“細胞發(fā)電廠”,它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能產生ATP,為生命活動供能。人類中年之后每日總能量消耗率顯著下降,這與線粒體功能障礙有著分不開的關系。
首都醫(y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果蠅大腦老化實驗中也得出同樣的結論:總壽命為82天的果蠅,在日齡30、65和74天時,由線粒體呼吸作用產生的CO2水平有較大幅度下降;大腦中ATP的含量在日齡35天(壽命后1/3)時也開始明顯下降。
這些結果都指向一點,在大腦衰老過程中,線粒體這個“發(fā)電廠”出現(xiàn)了問題,動力逐漸減少,呼吸作用減弱。
圖注:果蠅大腦內細胞線粒體呼吸作用產生CO2和ATP的水平變化
與此同時,由于鈣在調節(jié)線粒體形態(tài)和代謝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且老化的神經元中會出現(xiàn)鈣過載現(xiàn)象(鈣離子濃度過高),本項實驗進一步測量了腦老化進程中線粒體內的鈣離子水平。
結果表明,衰老果蠅壽命剩下最后1/10時(日齡70天),果蠅線粒體內鈣離子濃度顯著升高。
圖注:果蠅線粒體內鈣離子濃度隨年齡變化(Rhod2-AM的強度表示鈣離子相對水平)
大腦衰老與線粒體數(shù)量減少、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而線粒體出問題又和鈣過載有關。是什么物質在讓鈣離子在神經元聚集,悄悄地削弱線粒體的動力?
之前的研究表明,果蠅大腦神經元中的鈣過載是通過Vimar/Miro和Drp1通路介導的線粒體碎裂和細胞死亡。如果Vimar蛋白功能喪失,能避免線粒體碎裂,但并不能減輕減少鈣過載程度。
這啟發(fā)了研究人員,他們決定進一步探究Vimar蛋白在大腦衰老過程中的變化。
為全面對照,實驗共測試了六種線粒體融合裂變相關蛋白,研究它們在果蠅衰老過程中的表達水平變化情況。結果顯示,Vimar、Miro和DRP1蛋白在果蠅中年后(30天)表達水平顯著提升,其他三種線粒體相關蛋白質水平變化幅度不大。
這說明衰老晚期的線粒體碎裂可能受Vimar、Miro和DRP1三種蛋白調控。接下來的實驗主要探究了其中最關鍵的Vimar蛋白對大腦功能的影響。
圖注:果蠅衰老過程中,線粒體相關蛋白表達水平變化
Vimar蛋白是細胞核內的“建筑工人”,它可以像搭建房屋一樣,通過結合DNA來構建染色體的三維結構,從而幫助維持染色體的穩(wěn)定性和結構。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中年后Vimar蛋白的過度表達會導致果蠅大腦過早衰老,他們還通過藥物RU486誘導驅動中年(30天約為壽命后1/3)果蠅體內Vimar過表達,發(fā)現(xiàn)它們攀爬能力下降,這是果蠅大腦老化的一個標志。
原來介導鈣過載的Vimar才是大腦“動力不足”真正的背后推手。
圖注:藥物誘導中年果蠅Vimar過度表達后,其攀爬能力下降
雖然Vimar與鈣過載相關,但是Vimar的過度表達和鈣過載不會產生累加效應,表明它們是通過相同途徑介導果蠅衰老的。
既然Vimar的過度表達會促進衰老,研究人員假設通過下調Vimar的水平,可以減輕與衰老相關的大腦功能衰退,延長壽命。
首先在果蠅身上驗證了這一假設,通過RNAi基因靜默技術,研究人員抑制了果蠅Vimar的表達。
在日齡55天(總壽命62天)下調Vimar表達水平的果蠅,大腦中ATP水平明顯上升,且存活率上升。
圖注:抑制果蠅Vimar表達
因為小鼠大腦老化和人類非常相似,所以研究者們繼續(xù)通過調控Vimar在小鼠中的同源物RAP1GDS1在小鼠身上展開實驗。
在小鼠27個月(壽命后1/10)時,RAP1GDS1的表達水平比年輕小鼠高約2.5倍。實驗中,RAP1GDS1過表達的轉基因小鼠在筑巢測試中表現(xiàn)出行為缺陷,這種筑巢缺陷與腦損傷相關,是一種早期大腦功能障礙。
圖注:不同年齡段小鼠RAP1GDS1表達情況
而敲低RAP1GDS1表達后的衰老小鼠,在多項行為測試中表現(xiàn)良好,比如更愿意在中心區(qū)域停留,而不是自閉地躲在四周角落里,表明小鼠大腦功能有所改善。
圖注:RAP1GDS1過表達小鼠和RAP1GDS1敲低小鼠在露天場地的活動路線及中心停留時間
腦部的年輕化也會進而影響小鼠壽命,敲低RAP1GDS1的表達水平還有延壽效果。RAP1GDS1過表達的小鼠存活率從8-9個月開始急速下降,而下調RAP1GDS1的小鼠,全部存活。在超100日齡時,對照組未敲低小鼠死亡率已達33%,而敲低組小鼠仍然存活。
圖注:左:RAP1GDS1過表達小鼠存活率驟降;右:敲低RAP1GDS1的衰老小鼠壽命延長
這些結果表明,RAP1GDS1的下調可能延緩小鼠大腦老化,促進小鼠健康壽命的延長。由此我們或許可以推斷,在人類中下調Vimar蛋白的表達,也能延緩人類大腦老化,延長健康壽命。
原來大腦也存在“斷崖式”的衰老階段,中年(壽命的后1/3)和后1/10是兩個重要的大腦衰老轉變節(jié)點,若以80歲為預期平均壽命計算,也就是54歲開始出現(xiàn)大腦衰老,72歲大腦加速衰老。
而延緩腦部衰老的關鍵就在于調控Vimar的表達水平,如何控制降低它的表達水平,能夠提前干預這些重要節(jié)點,延緩腦部衰老,是未來研究的一個方向。
—— TIMEPIE ——
這里是只做最硬核續(xù)命學研究的時光派,專注“長壽科技”科普。日以繼夜翻閱文獻撰稿只為給你帶來最新、最全前沿抗衰資訊,歡迎評論區(qū)留下你的觀點和疑惑;日更動力源自你的關注與分享,抗衰路上與你并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