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尼泊爾采蜜人:懸掛在100米高空,被遮天蔽日的蜜蜂爬滿衣服
這個人手拿拿著的是世界上最昂貴的蜂蜜 ,其價值高達27000元人民幣一公斤,并且還不一定能買到,它就是產自尼泊爾的懸崖蜜。

在以前這種蜂蜜專供給尼泊爾皇室享用,但現(xiàn)在讓我們把視線暫時移到大洋彼岸的英國。
吉米是英國一家農場的主人,在這他主要的工作就是養(yǎng)豬,但他的真實身份可不是養(yǎng)豬人,而是一位昆蟲生物學博士。
那么養(yǎng)豬顯然跟他專業(yè)不對口,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他在養(yǎng)豬之余還有一個愛好---養(yǎng)蜜蜂。

在他的農場里養(yǎng)著各種蜜蜂,而與之對應的也會產出各式各樣的蜂蜜,說著他也忍不住拿起勺子吃了起來 。
是的蜂蜜的味道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蜜蜂所采集的花蜜來自何種花,而世界上的蜂蜜品種多達一千多個,僅在中國為人所熟知的就有槐花蜜 棗花蜜 枇杷蜜等等。

然而盡管蜂蜜種類令人眼花繚亂,但這里面卻有著一位不可撼動的蜂蜜之王,它就是來自尼泊爾的懸崖蜜。
但由于它太過稀少,即使是吉米這樣的的昆蟲學博士也沒有親眼見過其真容,因此他決定親身前往尼泊爾尋找這種傳說中的蜂蜜,看看它是否真的對其的它那蜂蜜之王的榮耀。

很快他們一行人就來到了尼泊爾一處山區(qū),在這有一個世代依靠割蜂蜜為生的村落,它位于喜馬拉雅山腳下海拔1500米的半山腰上。
這里的村民幾乎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而吉米的到來打破了這長久的寂靜,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向這位來自異鄉(xiāng)的訪客投來好奇的目光。

眨眼間吉米就被人群團團圍住,但幸好人們手上拿的是花圈而不是鋼叉,這讓吉米松了口氣坐了下來。
而緊接著迎接他的將是村民們熱烈的歡迎,經過一番“精心打扮”后吉米總算是融入了這里,雖然他們語言不通但村長還是堅持要帶他去參觀一下。
他們的第一站是村長的家,在這吉米看見了一幅神奇的景象,在自己家里建個蜂巢,這個想法看上去既瘋狂又合理,不過前提是你得做好晚上睡覺被蜜蜂蟄醒的準備。

一晃到了晚上,吉米受邀去村長家做客,而既然是做客自然不能空著手去,于是吉米拿著自己家的蜂蜜準備去炫耀一下,畢竟他想著讀了這么多年書弄出來的蜂蜜應該差不到哪去。
結果哪知道人家一嘗全都笑而不語,于是吉米為了找回點面子又掏出了一盒蜂巢,但結果依舊不樂觀。

說完吉米就拿起勺子舀一勺村長家的蜂蜜嘗了起來,而當蜂蜜入口的一瞬間吉米就知道自己輸?shù)挠卸鄰氐琢恕?/p>
然而眼前這些讓吉米贊嘆不已的蜂蜜,僅僅村長家馴養(yǎng)的蜜蜂產出的,可想而知那真正野生蜂蜜究竟有多好吃。
第二天早上,盡管現(xiàn)在還不是收獲蜂蜜的時候,但吉米已經忍不住想要去一睹懸崖蜜的真容了,于是他和村長一起沿著小道一路來到了山下的河谷里。

在這吉米終于看見了懸崖蜜蜂的蜂巢,是的這就是傳說中的尼泊爾懸崖蜜蜂的蜂巢,它們就像一塊塊山間的巖石一般鑲嵌在這近乎垂直的懸崖上。
不僅如此這里的蜂巢每個都高達三米以上,光是這一面懸崖保守估計的蜜蜂數(shù)量就多達兩百萬只以上。

但眼下這些蜜蜂們看起來有點不太對勁,它們都覆蓋在蜂巢表面,并且還時不時發(fā)出波浪般的聲浪。
但如果你仔細看蜂巢周圍的話就能知道答案了,原來它們這些行為都是是為了抵御天敵大黃蜂的襲擾。
蜜蜂不同與其他動物,它們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族群的繁衍生息,因此當天敵來襲時它們才會做出這種不惜生命的行為來保護蜂巢,而這其中自然無可避免的會產生犧牲。

與此同時另一邊的村子里,人們正在忙著收割稻子,吉米自然也加入到了隊伍里,而在這他才體會到了這看似美好的生活下殘酷的一面。
相信很多來自農村的觀眾對這番話再熟悉不過了,閉塞換來的只有落后與辛勞和極少的回報,因此這座村子里的年輕人大多數(shù)都選擇了外出務工,如今還留在村子里的都是些老人婦女和小孩。

而眼前這位老人如今已經77歲,盡管如此他還奮斗在收獲蜂蜜的第一線,因此他是村子里當之無愧的蜂蜜獵人。
然而面對吉米的討教,他并沒有傳授他收割蜂蜜的技巧,而是叮囑了他兩句話,第一句話是要注意安全,第二句話是要敬畏懸崖上的神靈。
第一句話很好理解,至于第二句話真正的含義我們馬上就能看見了。

很快十一月中旬到了,村里終于決定出發(fā)收割蜂蜜了,整個村子都因此熱鬧了起來。
隨著采蜜大軍的開拔,吉米的旅行終于來到了最后也是最精彩的地方,只見村民們先點燃樹枝制造出大量煙霧,這樣是為了讓蜜蜂們以為山林起火了,這樣它們就會聚集到蜂巢頂端。
到時候采蜜時就能夠最大程度減少割蜜造成的傷亡,而這絕對不是惺惺作態(tài),而是村民們世世代代與自然達成的默契。

還記得前面他們收割的稻米嗎?一大塊土地只能產出六袋稻米,因此蜂蜜對村民來說就是唯一的甜味來源和營養(yǎng)品,所以不管從什么角度他們都是最珍惜這些蜜蜂的人。
而現(xiàn)在隨著煙霧升騰,蜜蜂們紛紛聚集到了蜂巢頂端。
與此同時村民們也在制造收割蜂蜜的工具,他們將削薄的木片固定在竹竿的頂端,這樣一來就能用來切割蜂巢了。
緊接著人們會從山頂搭下一條繩梯,與此同時還有人在半山腰的樹上給采蜜人遞送工具,而這便是采蜜所需要的一切準備了,下面就該采蜜人登場了。

今天吉米并沒有急著上去露一手,他選擇先觀察一天學學手藝,而現(xiàn)在第一位采蜜人已經從山頂緩緩下降了。
與此同時蜜蜂們也開始躁動起來,它們像疾風驟雨般猛烈地沖向采蜜人,而這位采蜜人身上就只有一個頭罩,其他的諸如手套鞋子之類的東西一概沒有。
不僅如此他甚至連安全繩都沒系,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嫻熟的操作,只見他分別操起兩根竹竿 。
這兩根竹竿是為了將底下暴露出的蜂巢去掉,因此它們的頂端都綁有一截竹釘,其原理就像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提袋一樣。

豎著將竹釘和繩子插進去然后使其卡在洞口,然后用力一扯就能將蜂巢拿下,隨后再次換上割刀像切豆腐一樣切割蜂巢讓它掉進底下的籃子里。
盡管這看起來很簡單,但大家別忘了那可是幾十米的高空,并且周圍都是足以致命的蜜蜂,最后別忘了他可是連安全繩都沒有,全靠手腳和那條隨風飄蕩的繩梯保命,而眼下一場意外發(fā)生了。
一塊蜂蜜掉落,砸到了一個孩子的頭,當場暈倒了!
第二天,該輪到吉米上場了,雖然昨天的意外令他心有余悸,不過好在他有著全套防護裝備,因此他對自己還是充滿自信的。
然而這點自信還沒等他靠近蜂巢就已經消失不見了,但不管怎樣此時已經不允許他反悔了,他開始按照之前看到的流程操作了起來。
然而由于他技術不夠熟練弄壞的工具,因此他只能掛在懸崖上等下面給他重新做一個了,而這便成了他人生中最痛苦的20分鐘,此時他的身上全都是蜜蜂,并且即便他包的嚴嚴實實卻依舊被蟄了三下。
而身為昆蟲學博士的他知道如果自己被蟄七下的話就會有生命危險,與此同時他的手腳也開始感到陣陣酸痛,這恐怕是他離死神最近的一次了。

20分鐘后,新的工具被運了上來,吉米趕緊拿著他胡亂切了塊蜂巢后來到了懸崖底下,他已經等不及要享用自己的勞動成果了。
從他這番話你就能知道這蜂蜜絕對對得起它在民間的傳說了,那么現(xiàn)在讓我們揭曉之前提到的懸崖上的神靈究竟是什么?
答案就是蜜蜂,因為它們?yōu)榇迕駛儙砹嗣牢兜姆涿郏藗兤鋵崗念^到位都在敬畏著它們。
因為再過不久河谷的溫度就會降低,屆時這里將不再適合蜜蜂居住,所以就算村民們不來割蜜蜜蜂也會放棄現(xiàn)在的巢穴。
而人們之所以選擇十一月中旬來采蜜,是因為這時候正是蜜蜂最強壯的時候,這樣它們就能有充足的體力遷徙到適合居住的地方。
不僅如此村民們每次只會割取三成的蜂巢,其余的都會留給蜜蜂們,因此敬畏懸崖上神靈的真正含義,其實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
人類自誕生至今雖然已有數(shù)百萬年,但比起地球來說不過是彈指一揮間,然而隨著人類的發(fā)展給地球帶來的傷害卻遠遠超過以往。
我們就像不知滿足的采蜜人不斷地從地球榨取資源,但我們又是否想過如果有一天連蜂巢都沒有了,屆時我們又該去哪里尋找這世間的種種美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