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黑鱸”號:配備超音速巡航導彈的常規(guī)潛艇
美國紐約曼哈頓島的無畏號航空母艦博物館,除了無畏號航母之外,還有一艘“黑鱸(Growler)”號潛艇(SSG 577)。

“黑鱸”號非常獨特,這是一艘配備“天獅星”巡航導彈的常規(guī)潛艇,裝備該潛艇后不久,美國海軍潛艇部隊就步入全核動力時代。

潛艇外觀保存非常好,博物館方面將“天獅星”巡航導彈的彈艙改裝成參觀入口。“黑鱸”號由樸茨茅斯海軍造船廠建造,水面排水量2543噸,水下排水量3515噸,于1964年5月25日退役。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現(xiàn)在“黑鱸”號展示的是短粗的“天獅星”I型亞音速巡航導彈,而非它服役時配備的“天獅星”II型超音速巡航導彈。

這是“黑鱸”號同級的“灰鯨”號(SSG 574)潛艇,可以看到“天獅星”II型超音速巡航導彈外形非??±拭鐥l。遺憾的是,“灰鯨”號后來被當作反潛演習的靶子擊沉,為了防止“黑鱸”號遭遇同樣的厄運,美國海軍將它捐贈給博物館。

這是“黑鱸”號潛艇的標準照,以及它獲得的勛章。

“黑鱸”號潛艇服役時的照片,艦艏非常大。

“黑鱸”號潛艇下水時的盛況。

這是導彈艙的內部,參觀者從盡頭的旋轉樓梯下到潛艇內部。

這是導航室,上面放著海圖和各種書寫、計算工具。

這里有個控制面板,上面全是開關和指示燈。

這是導彈控制臺,用來控制“天獅星”II型超音速巡航導彈發(fā)射,以及設定攻擊坐標。

這艘潛艇可容納95人,平時為87名艇員,只有艇長有一個單獨艙室。這就是艇長的“豪華套間”。

這是水兵住艙,非常擁擠,而且床鋪是公用的。

這是士官住艙,明顯比水兵的好很多。

每個艙室之間都有水密門。

這是艇長使用的潛望鏡。

控制臺被各種繁復的開關占滿。

這是控制室,舵手就是在這里控制潛艇的航向和深度。

電羅經(jīng),通過這個儀器,可以確定潛艇的位置。

這里是潛艇的通信室,屬于絕對的機要部門。

水兵餐廳,桌子上還有棋盤。

會議室,軍官們會在這里吃飯。

輪機艙,右側就是控制臺,平時這里的噪音非常大,溫度也非常高。

這是電動機的控制臺。

“黑鱸”號共有6個Mk55型483mm魚雷發(fā)射管,其中四個在艇艏,這是艇艉的兩個魚雷發(fā)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