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病院 | “婚書”與“情書”
◎李景祥
2月14日是情人節(jié),2012年2月13日《遼沈晚報》A06版整版都是與愛情婚姻有關(guān)的文章和圖片。其中《沈陽首度曝光81年前“情書大全”》一文說:“1931年2月由上海益明書局出版的《求婚尺牘》”,“內(nèi)容是向女子求婚寫的情書匯編”,“81年前的婚書很講究……”尺牘是信件,求婚尺牘即求婚信,求婚信能叫“婚書”嗎?

牘是古代寫字的木片,戰(zhàn)國至魏晉時的書寫材料(析言之竹片稱簡,木片稱札或牘,渾言之皆為簡)。民間寫信用的牘長約一尺,所以稱為尺牘。因為專用于寫信,后來就把尺牘作為書信的通稱了。求婚尺牘也就是求婚信,不能稱為婚書。
婚書,始于唐代,是男女雙方締結(jié)婚姻的文約,即舊時的結(jié)婚證書。舊時的婚書,都用紅紙墨書。上寫雙方的姓名、年庚以及主婚的長輩和媒妁等人的姓名。多數(shù)還寫有“乾坤定矣”“天作之合”“富貴長春”“福壽雙全”“金玉滿堂”之類的吉利話。辛亥革命后流行“文明結(jié)婚”,婚禮上不再跪拜天地和父母,而是分別向證婚人、主婚人、來賓等行三鞠躬禮,由證婚人宣讀婚書。婚書也改變?yōu)椴噬∷?,只要把?dāng)事雙方的姓名、生年月日等妥為填寫就行。
婚書是結(jié)婚證明,不是求婚書信。上述《求婚尺牘》一書,收的是101篇求婚信,不是婚書。顯然是有關(guān)人員把“婚書”誤解成“情書”了。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