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守立講《論語》】第42講:孔子歧視女性嗎?
#公眾號:天第書院? #視頻號:成都少年演說班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論語·陽貨第十七》
多少女權主義者聽到這句話憤憤不平,覺得孔子歧視女性,她們大概是沒搞清楚“養(yǎng)”這個字意思。
其實,養(yǎng)在儒家中的解釋是“養(yǎng)氣”,就是孟子“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的養(yǎng)。
為什么女子和小人難以養(yǎng)氣呢??
先說說“小人”為什么難以養(yǎng)出一股浩然之氣來,此處的小人不是指偷雞摸狗、坑蒙拐騙之人,而是特指那些看事情很膚淺、主次不分、本末倒置的人。
小人常常計較滿腔,情緒動蕩不止,作息日夜顛倒錯亂無節(jié),或是好逸惡勞,這些都是容易散失精氣神的習性,故而難以養(yǎng)出一股浩然之氣來。
孔子之所以點出這個要害,并非要放棄小人,而是提醒小人,自己的習性已本末倒置,要重新調(diào)整作息以便養(yǎng)好精氣神,也是希望善人君子們多多體恤小人的無知,給予必要的誘導跟協(xié)助。
那么女子為什么比較難養(yǎng)出一股浩然之氣呢?因為女子屬陰,陽氣比男人薄弱,情緒較易起伏,加上生產(chǎn)、月事都會讓氣血虧損,然后平日還要煮飯、洗衣、料理家務等等,因此,要養(yǎng)氣,相對更困難。
男子屬陽,先天精力較足,比起女子來說,養(yǎng)氣容易得多。女子即使努力靜坐了很長一段時間,里面的氣還是絲絲若存。
因此,女子難養(yǎng)的意思是鼓勵女子在條件這么懸殊的狀況下,更應該要好好地養(yǎng)氣,男人也應該要給予更多的體恤和關心。
“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近”有類似被采用的意思,“遠”有不被采用被罷黜的意思。
小人有才一旦被重用,漸漸就驕傲起來。“怨”是常發(fā)出不平的怨言,好比你一直采用他,有朝一日稍不采用,立即就要跟你敵對,到處去告狀。
總之,小人一用他就驕傲,不用他就跟你敵對,這個是小人通病。小人的習性千奇百怪,此處只不過是舉例兩項來說明什么是小人的習性而已。
當然,不論男人或女人都可能會有這類毛病,顯然不孫或怨并不是用來定義女人的。
因此,無此毛病的女人,用來自勉則可,大可不必直接對號入座。這個就像無此毛病的男人們,大可不必對著“小人”兩個字對號入座是一樣的。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笔欠顒翊蠹胰粲蓄愃齐y以養(yǎng)氣的毛病,要改過遷善,以便養(yǎng)足一身浩然之氣的意思,而不是指責女人一定會如何或男人一定會如何。
一人行之成模范,眾人行之成風氣。
歡迎將此文分享轉(zhuǎn)發(fā)給更多有緣人,一起加入到“讓3億中國人讀《論語》”的行列!
#公眾號:天第書院? #視頻號:成都少年演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