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鞭甩出超音速,公園大爺如何掌握甩鞭玄機?
對于鞭子,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它可以用來驅趕牲畜,也可以作為一種武器來使用。而如今,鞭子更是成為了一種健身工具,被人們稱之為“響鞭”。

響鞭源自河南,是一種風靡民間的健身運動。彎腰,收肩,舉臂,一抖手腕,一甩鞭梢,鞭子便會在空中發(fā)出“啪”的一聲,響徹四周。但你知道嗎,大爺們每次甩鞭,竟然可以甩出超音速?。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1.?什么是音爆?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柔軟的鞭子是如何在空中發(fā)出聲音的,這來自于一個奇特的物理現(xiàn)象——“音爆”。“音爆”,如果單獨從字面意思上看,是“聲音爆炸”,但實際上,要想了解“音爆”,我們還要先知道“音障”是何物。
“音障”,可以簡單理解為一道屏障,但這道屏障存在于空氣中,用肉眼無法看見的。任何物體(包括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時都會受到一定的阻力,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這種阻力就越大,以至于可以在空氣中形成一道屏障,阻礙物體的加速前進。
以飛機為例,當飛機速度接近聲速時,阻力突然增大,會出現(xiàn)操作失常、自發(fā)栽頭的現(xiàn)象。同時,飛機的速度也不能再進一步提高。人們曾認為聲速就是飛機速度的極限,達到聲速后,飛機就面臨著一道無形的空氣屏障,故稱這個現(xiàn)象為“音障”或“聲障”。

來源|pixabay
當我們朝水里扔一塊石頭時,水面上就會出現(xiàn)以石頭落水點為中心的一圈圈漣漪,聲音的傳播亦是如此。聲音在空氣中以波的形式傳播,任何聲音都是以發(fā)聲體為中心,一圈一圈不斷擴大向四周傳播。

來源|維基百科
如果發(fā)聲體固定不動且傳聲介質是完全均勻的,那聲波傳遞的形式就會是規(guī)則的同心圓,但當發(fā)聲體開始移動并不斷加速時,發(fā)聲體周圍的聲波就會呈現(xiàn)出一個錐形的立體聲波能量場。如果新產生的聲波與之前的聲波進行疊加,聲音也會變得更大。
而如果將適用范圍擴大至所有的波(光波、聲波、水波等),就形成了著名的多普勒效應。多普勒效應是指物體所發(fā)出的波隨著物體或觀察者的運動而不斷變化的現(xiàn)象。在運動的波源前面,波受到壓縮,使波長變短,頻率變高;反之,波源后的波長會變長,頻率會變低。就像一輛車從遠處駛來,你聽到的聲音響度是遞增的,這就是聲波被壓縮、疊加的結果。

來源|騰訊網
當飛機達到超音速時,作為發(fā)音體的飛機已超過了聲音的傳播速度,周圍空氣被高度擠壓,在突破音障時,大量的能力集中爆發(fā),從而形成了強烈的爆炸聲,這就形成了音爆。

來源|《What Is a Sonic Boom_ And How It Breaks Every Rule You Know》
所以人們發(fā)現(xiàn),只要當物體的速度足夠快,以至達到超音速后,物體就可以沖過這道屏障。與此同時,物體周圍也會產生一個強烈的沖擊波,聽覺上我們可以聽到“啪”的爆炸聲,視覺上有時還能看到一團錐形云。
人們第一次發(fā)現(xiàn)音爆是在1947年,美國飛行員駕駛著X-1型飛機以每小時1278公里的速度在空中飛行。隨著一聲巨響和一團云霧,人類第一次突破了音障,而這位飛行員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超越聲音的人。

來源|《Chuck Yeager Breaks the Sound Barrier -- X-1 -- 1947》
2.?皮鞭甩出超音速
一根小小的皮鞭,經過一套專業(yè)的動作之后,皮鞭的鞭梢部分也會聚集大量的能量,它的速度往往可以達到聲速的兩倍,這種現(xiàn)象正是“音爆”。

來源|《Smarter Every Day》視頻截圖
但產生巨響并不僅僅是鞭梢的功勞。近期,科學家通過數學模型分析,發(fā)現(xiàn)鞭子甩動過程中會在運動方向上形成環(huán)狀結構,而這一結構在以音速運動時也可以產生聲震。當鞭子環(huán)狀結構運動速度處于音速時,鞭梢的速度能達到音速的數倍,加大聲音的響亮程度。
也許廣場上的甩鞭大爺們并不知道,他們竟離超音速如此之近,手中的皮鞭也能夠突破音障了,真的是高手在民間呀!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甩鞭子的運動有些危險,運動時一定要留心周圍人群和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