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狂VS副業(yè)玩家:誰才是真正富有的人?

刷書看到這么個故事。

小A和小B是同一家公司的兩個年輕人。
小A工作勤奮,甚至有點拼,每天主動加班,小B則按部就班,完成既定任務(wù)就回家陪家人。
從工資水平上看,小A比小B要高不少。從消費水平上看,小A和小B則相差很大。
表面上,小A光鮮亮麗,有房、有車、有面子。但深入了解會發(fā)現(xiàn),小A家中房貸、車貸都不是小數(shù)目,每個月的工資到月底所剩無幾,幾乎是“月光”狀態(tài)。
而小B除了在公司上班,還和朋友合伙貸款購入了一臺二手挖掘機,包給別人用于在工地上接活兒,每個月都有收入進賬。
小B為人爽朗,性格幽默,是本地婚慶市場上小有名氣的主持人,一年到頭邀約不斷,價碼也越來越高。
此外,小B還有兩套有貸款的小房子做著短租的生意,還順便開了一家裝修工作室,生意也很紅火。
小A太過拼命,身體已經(jīng)有吃不消的狀況,但小A從來不敢請假,總是帶病堅持上班,因為他很需要全勤獎;
小B沒耽誤本職工作,副業(yè)更是多點開花,他的口頭禪是:“我需要有丟掉工作還能養(yǎng)活自己的能力?!?/p>
你覺得是小A更富有,還是小B更富有呢?
在現(xiàn)代社會,財務(wù)獨立才是一個人最大的底氣。
小A背負負債,注重面子,其實過得顫顫巍巍。小B輕裝上陣,注重里子,在開支上量力而行,從不逞強。還多點開源。生活上知道什么更重要。
我很喜歡查理·芒格曾說過的一句話:
走到人生某一階段時,我決心要成為一個富有之人,這并不是因為愛錢的緣故,而是為了追求那種獨立自主的感覺。我喜歡能夠自由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被他人的意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