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前途多舛,不涅槃,難重生?
上周十月收官的時候,A股給了市場一記悶拳,很多朋友以為年底最難受的終于要過去了。但這周大盤接二連三地猛捶,已攻破了這些朋友的心理防線。

滬深主要指數,上證綜指周跌幅1.57%,深成指和創(chuàng)業(yè)板基本打平,滬深300跌1.35%,上證50跌了2.01%。兩市分化,深市稍強,滬市仍然很弱雞。如果從個股的角度去看這一周,滬深兩市近4700家個股, 刨除平盤、停盤和退市的,剩余5日累計漲跌幅統(tǒng)計顯示,共有2718家上漲,1758家下跌。
按理來講,這幾天A股平均之后并不算很差,甚至還有點兒賺錢效應。但為何投資者所表現出來的情緒,要比前幾天更差了呢?
悲觀的原因,或許一半兒來源于A股本身,還有一半兒來自于強者的鄙視。這兩周,在A股幾度沖高跳水,跌勢不止的時候,美股三大指數則一直在刷新歷史高點,納指更是連漲了10天。幾家美科技巨頭股價持續(xù)攀升,忙著沖擊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
前段時間我們聊過對A股年底這段時間的看法,左右權衡之后給出了一個“佛系選手”的結論。這幾周,市場的表現也確實不咋地。自從資金從周期板塊撤退之后,上證指數就再也無法端著架子搞事情,雖說這段時間指數的整體跌幅并不大,但這種“怎么都扶不起來“的氣質還是無法給投資者很足的信心。
這也就導致了,最近兩周市場情緒有持續(xù)惡化的苗頭。然而,當前的局復雜。國內一些熱門事件,說明疫情對很多行業(yè)的影響要比數據顯示得更深遠;國際上,那些被刻意挑起的不愉快和摩擦,也暗示著未來幾年的形勢可能會越來越差。
在同樣的環(huán)境下,美股之所以還能保持這么強勁的勢頭,歸功于其軍事、科技、貿易上的霸權和美元這個進攻型的選手。向外輸出通脹,意圖靠時間差,用摧毀其他經濟體的方式替他們承接風險。
而這些都是目前我們做不到的事情,CNY暫時也沒這么大的力量。至于前段時間在各媒體平臺流傳甚廣的“拉閘限電是國家大計”,“停工向外輸送通脹”等說法,純粹是網友人云亦云幻想出來的事情。
大環(huán)境如此,若沒有有效的刺激政策,A股年底清淡寡欲的表現,是不難預見的。朋友們也能看出來,近期我們對市場的總體期望值并不高。不過對A股的這一輪上漲周期并沒有偏見,認為當前的停滯只是暫時性的,在市場經過充分的整理蓄勢之后,還有精彩的下半場。
最近資金的炒作方向已經很明顯,新能源和科技股,兩大領域里面的熱門概念、板塊備受追捧。而十一前后我們相對看重的消費股,經過幾輪較量之后已淪為陪跑者,也有些話題,但遠遠比不上前兩者的聲量。
無論是新能源,還是科技股,都不是新興起來的炒作,而是這幾年經過多次大火淬煉之后的戰(zhàn)略方向。這幾年我們也談了很多相關的細分板塊和話題,新能源從早期的風能、光伏、特高壓、輸配電氣,到今年比較火的儲能、鋰電、抽水蓄能等概念;科技股從芯片、半導體,軟件、網絡安全,集成電路等到鴻蒙、歐拉、元宇宙、NFT。這類炒作話題性強,節(jié)奏快,來去如風。
近幾日,科技大板塊在元宇宙,華為歐拉、鴻蒙概念的推動下,幾乎包攬了周內的熱點。兩月之前,我們對元宇宙進行過詳細的討論,認為這是在目前移動互聯網流量觸頂背景下應時而生的東西。虛擬現實,確實有很多顛覆性的觀念,但顛覆的僅僅是體驗,而非現實社會體系。
在東西方科技巨頭的聯合炒作下,現在已經有不少擁躉開始憧憬未來的元宇宙時代,甚至幻想出一個可以取代現實世界的烏托邦。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谏鐣P系,情感倫理和經濟體系等因素,科技公司打造的“元宇宙”的絕對控制權肯定會掌握在政府手里,否則其成長就不可能被允許。
游戲和社交的沉浸式體驗,只能算是虛擬現實技術的一個非常小的應用場景,而目前元宇宙概念的噱頭大多還是圍繞著游戲或者社交進行。這些巨頭資本的入局炒作,勢必會推動相關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不過未來落地的應用必須是在監(jiān)管規(guī)則下進行,比如沉浸式的學習、教育,醫(yī)療,購物,旅行,會展或遠程辦公等其他有待發(fā)掘的創(chuàng)新型商業(yè)活動。
這是一個顛覆性的技術變革,也是一個超級大的泡沫。今年從roblox上市開始,到臉書官宣轉型、概念,字節(jié)收購pico等事件,全球資本的混戰(zhàn)就進入了高潮階段。目前各大互聯網巨頭均已公布了在元宇宙上的布局,A股的相關概念也已進入了第二輪炒作周期,估計以后還會被反反復復炒作,可以適當追蹤,但也要注意節(jié)奏。
目前大盤指數分化而行,上證尋底未見底,深成指和創(chuàng)業(yè)板上沖無力。市場需要一個快跌或者急速拉出一個大陽線來敲定轉折點,從近幾日形勢來看,更傾向于用快跌的方式尋底。先關注上證綜指周內低點短期支撐,以及3440、3400和3320-00幾檔支撐。原則上是持倉,等探底出信號加倉,所以目前手里要有倉位,也要有資金,一來是為了防止突發(fā)啟動踏空,二來是為了抵御繼續(xù)向下尋底的風險。
創(chuàng)業(yè)板雖然相對強勢,也是這幾年上漲的先鋒,但一個波段的啟動還是要看主板指數的企穩(wěn)信號。短線重點是幾個熱門概念的炒作節(jié)奏,波段重點是嚴控倉位,跟隨大戰(zhàn)略方向布局,挖掘那些今年大幅回調,業(yè)績超出市場預期而又受到機構關注的公司,這類票大概是被錯殺,一旦再啟動將是波段級別行情。
據外媒報道,美1.2萬億美元的基建法案于當地時間2021年11月05日晚正式通過,等睡王簽署之后就可以落地生效。看來美聯儲的大水閘門短時間內還是關不了,估計其他國家又將被迫效仿,通脹數據還會繼續(xù)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