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解析:陳朵之死與張楚嵐收割臨時工

本文主要內(nèi)容:
碧游村篇,圍繞尋找真相,張楚嵐做了哪些工作?
1、收割臨時工
1)發(fā)現(xiàn)契機
2)拿下陳朵
3)收割同情
2、盯住金鳳
碧游村篇的主線是圍繞陳朵和馬仙洪兩個人展開的,主線是以捉拿陳朵為引子搗毀碧游村、收割馬仙洪、避免人口紅線被打破的剿滅戰(zhàn)。
在這條線上,無論是陳朵的故事線,還是馬仙洪的故事線,好像都和尋找寶兒姐的身世沒有太大的關(guān)系。
寶兒姐的身世這件事,在碧游村篇并沒有太大的進展。
但張楚嵐也不是啥都沒做。
今天還是想梳理下,圍繞尋找真相這條主線,張楚嵐在碧游村都有哪些收獲:
一、收割臨時工
張楚嵐分為三步完成:
第一步:發(fā)現(xiàn)契機
這個契機就是,臨時工同意活捉陳朵。
而且這個同意還是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的。
就是老孟口頭講述了一些陳朵的來歷,就說動了二壯,隨后其他人也非常痛快的表態(tài)了,雖然肖哥提了一個條件,但也并沒有不同意的意思。

這個局面其實是真的非常讓人匪夷所思的。
1、首先,沒有一個人質(zhì)疑老孟的話是真是假,也沒有人質(zhì)疑老孟的目的是否單純。
這就說明兩個事情:
1)強者的默契與信任
臨時工之間有一種天然的信任,這可能因為大家都是強者做慣了,就有了一種沒有來由的、只有強者之間才會有的默契:誰也沒有必要騙誰。
你敢說,我就敢信,不然大家都會死的很難看。
所以,他們不會去質(zhì)疑。

2)同類的惺惺相惜
臨時工之間天然有一種物傷其類的惺惺相惜,雖然誰也沒有見過誰,誰也不認識誰,但基于這個共同的、極特殊的身份,潛意識里就把對方默認為同類,天然有一種命運共同體的感覺。
他們能同意不對陳朵下死手,除了陳朵凄慘的身世,可能還因為陳朵也是臨時工啊。
雖然沒有見過他,但物傷其類啊,我想他們也很好奇,陳朵到底為什么殺老廖?
一群臨時工好奇另一個臨時工為什么殺了自己的負責人?
會不會真的有該殺的理由呢?
會不會有一天,自己也淪為這樣的命運呢?
所以,他們不會去質(zhì)疑老孟,因為他們本身就是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人,甚至,被視為叛徒的陳朵并沒有被他們開除出這個戰(zhàn)線。

2、其次,大家同意不殺陳朵,還說明兩件事:
1)金剛手段菩薩心腸
這幫臨時工,不是沒有人性的殺人機器。
僅僅是基于同情,沒有任何其他目的,就可以改變目標。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2)專注而純粹,值得信任
這幫臨時工都是非常純粹的人。
說不殺就不殺,決定做的毫不猶豫,一點也不拖泥帶水。
哪怕社恐如老孟,認定的事情也是說干就干,不會前怕狼后怕虎、左顧右盼。
瞬間達成一致。
這或許是處于強者的自信或者習慣,但很好的說明了一點:這幫人說一不二,值得信任。

3、最后,臨時工當場就能決定不殺陳朵,還說明了一個問題:
1)情義大于規(guī)矩
這幫臨時工有自己看著辦的權(quán)利。
臨時工只受負責人的領(lǐng)導,臨時工可以看著辦,負責人會給他兜底,而臨時工也會把我分寸,這就是彼此之間的默契。
這說明了一件事:這里邊是有情分和信任在里邊的。
也就是,臨時工行事的準則,相較于公司制度,更在乎的是負責人。
只要不為難負責人,什么公司規(guī)定、制度其實臨時工其實是不太重視的。
而負責人和公司,都默認了這一點。
這也是臨時工存在的基礎(chǔ),都按公司規(guī)定來,那是正式工。

2)個人意志的自由為第一準則
這幫臨時工有遵從自己心意的魄力。
說不殺就不殺,沒有一個人說跟負責人請示,除了一直以來和負責人的默契以及分寸的掌握,我覺得這也是需要很大的魄力的。
這就說明,臨時工的個人意志,其實才是決定其行事準則的第一標準。
如果有必要,臨時工不害怕和公司翻臉。

這就是臨時工決定不殺陳朵后,張楚嵐看到的一切。
這就是【來著了】的真實意思。
正是基于這些直覺與判斷,張楚嵐決定抓住這個契機,為寶兒姐謀福利。
既然契機在陳朵身上,那一切計劃也就是圍繞陳朵展開了。
第二步:收割陳朵
分為兩小步進行:
1、找出陳朵殺老廖的原因
首先,是通過老孟轉(zhuǎn)述他和陳朵的對話,獲得基礎(chǔ)信息,進行初步分析,找到了關(guān)鍵詞:女人
其次,帶著信息去咨詢諸葛青,獲得推測方向:女孩成長為了女人,她想要的是什么?
老廖是不是給了?這可能才是老廖的死因。
帶著這個方向,重新思索陳朵的話術(shù),找到了老廖的死因:陳朵想要的,老廖沒有給。
這個東西,就是“選擇”。

2、驗證陳朵最想要的是選擇。
1)首先,讓寶兒姐帶著耳麥找到陳朵,要陳朵復述殺老廖的過程。
為什么是寶兒姐去問而不是楚嵐親自問?
因為楚嵐要給人們呈現(xiàn)的是寶兒姐弄懂了陳朵,原因是女人更懂女人的假象。
2)接著,讓寶兒姐給出了第一個選擇:參戰(zhàn),還是觀望?
陳朵選了觀望。
這就驗證了張楚嵐的猜測,陳朵想要的就是選擇,而馬仙洪只是無意間贏得了陳朵。
陳朵選擇觀望的那一刻,張楚嵐對陳朵就算是收割完成了。
陳朵,已是張楚嵐的囊中之物,只待獻祭。

其實在做戰(zhàn)略部署的時候,所有臨時工都一致認為,把陳朵視為碧游村的一員是馬仙洪一廂情愿的事情,他們猜測陳朵不會參戰(zhàn),所以黑管首先對陳朵的守護者出手處于兩個目的:
1)給馬仙洪制造他們要對陳朵出手的假象
2)他們猜測陳朵會因此主動離開,只要不逃往人員密集區(qū)域,他們就不管,如果出事兒,陳朵就交給外圍人員了,他們是顧不上了。
所以,陳朵不會參戰(zhàn),在臨時工們這邊,其實是一場贏面比較大的賭博。
但張楚嵐私下把這件事鑿實了,只是沒告訴臨時工。
第三步:讓臨時工看著陳朵走向死路。
對,陳朵的死是必然的,張楚嵐要做的就是,讓臨時工看著陳朵死。
讓陳朵死在臨時工面前。
僅此而已。

我們設(shè)想一下,臨時工把陳朵帶回公司會有什么后果:
1、公司能理解陳朵為什么殺老廖嗎?
我覺得不能。
不能的話,陳朵就要償命,就是一個死。
2、即便公司不殺,陳朵能活下去嗎?
如果公司處于人道主義的同情,認為陳朵情況特殊,從而決定不殺陳朵。
那為了避免意外也不可能再用陳朵,而陳朵本身也不愿意再為公司做事了。
那公司要做的就是終身監(jiān)禁陳朵,這對陳朵算是好結(jié)局嗎?
以及,陳朵會接受這個結(jié)果嗎?
我覺得陳朵不會接受。
那還是死路一條。
簡而言之,陳朵只有死路一條。

正是比所有人都先想到了這些,張楚嵐才決定利用陳朵之死。
但凡陳朵有生的希望,張楚嵐絕不會這么做,絕不會活活把陳朵逼死。
在場的臨時工誰又是傻子呢?
你說讓陳朵選擇死就選???
就不說肖哥管哥,就王震球這一關(guān)張楚嵐就過不去!
但凡有一絲生的希望,絕不會逃過這幫臨時工的法眼。
他們可是臨時工,一貫游走在灰色的邊緣。
最擅長的就是絕地求生、反復作死而后得勝歸來。
所以,當張楚嵐說出那句你可以選擇死之后,除了老孟,所有人都沉默了。
因為了解了陳朵想要什么之后的臨時工們知道,陳朵確實只有死路一條,而讓她主動選擇反而是更人性化的結(jié)果。

張楚嵐主動跳出來當這個惡人,唯一的目的就是讓陳朵在臨時工面前赴死。
讓臨時工眼睜睜的看著,為的就是讓臨時工們清晰的意識到,他們臨時工才是一個團體。
而他們有一天很可能都會像陳朵一樣被外界逼的走投無路。
這個他們里包含著寶兒姐,這個外界就是張楚嵐背后的公司。
在陳朵說出我選擇死的一瞬間,張楚嵐成功的把公司放在了臨時工的對立面,而把寶兒姐送進了他們之中。

對,就是這個感覺。
雖然這個感覺只持續(xù)了一天。
但這就夠了。
張楚嵐相信,我也相信,如果未來某一天寶兒姐被公司追殺,所有臨時工都會想起這一天。
他們會意識到,如果他們坐視不管,讓寶兒姐成為第二個陳朵,那或許他們就是第三個……
張楚嵐想要的,就是這樣一種感覺。
物傷其類的感覺。
他做到了。

收割臨時工的同情,是張楚嵐在碧游村為寶兒姐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這件事看起來與尋找真相無關(guān),卻是在為找到真相以后做準備,為寶兒姐暴露在陽光之下做準備。
是啊,寶兒姐終有一天,要活在陽光之下。
這是她應(yīng)得的。
接著我們說圍繞尋找真相這件事,張楚嵐在碧游村的第二個收獲——
二、盯住金鳳。
我們之前就說過,金鳳本身跟碧游村的事情沒有任何關(guān)系,為什么曲彤要陳朵去抓金鳳呢?
那必然是因為,曲彤通過羅天大醮搜集的寶兒姐的頭發(fā),讓她發(fā)現(xiàn)寶兒姐和無根生有關(guān)系,才讓她決定抓捕金鳳、獲取關(guān)于無根生的信息。
對,是寶兒姐的頭發(fā),讓曲彤想要查寶兒姐,和無根生的關(guān)系,你就想去吧。

即便不是全性,老一輩的異人很多都聽說過無根生身邊有兩個跟班,一個谷畸亭,一個金鳳。
所以想要了解無根生的信息而找上金鳳,這順理成章。
而曲彤不僅要抓金鳳,還想要同時把寶兒姐也引到這條線上,于是派了即將被抓捕的陳朵去抓金鳳,故意讓張楚嵐查到金鳳是40年的老全性。
到這兒,金鳳在碧游村的作用就結(jié)束了。

那張楚嵐為什么要咬著金鳳就很簡單了:
寶兒姐的身世以及自己爺爺?shù)脑庥龆茧x不開那場騷亂。
而那場騷亂就是因為1944年36人結(jié)義而起。
而36人結(jié)義又是全性掌門無根生發(fā)起的。
所以1940年的老全性金風婆婆或許會知道相關(guān)信息呢?
即便張楚嵐知道金風婆婆是個鉤,他也得咬上去。
更何況他此時還不知道。
這就是于尋找真相這條線上,張楚嵐在碧游村的第二大收獲:金風婆婆。

隨后就是通天谷事件了,我們先不講。
以上就是張楚嵐在碧游村圍繞尋找真相做的兩件事了。
以上。
……………………題外話………………
其實到這兒我們就說完了。
但我還是想稍微說點題外話。
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其實無論是羅天大醮、碧游村還是唐門篇,以及現(xiàn)在的納森篇,每個篇章的主線任務(wù)都不是圍繞寶兒姐身世的揭秘展開的。
雖然主角團是奔著這個目的去的,但一到了地方尋找找寶兒姐的身世仿佛就成了一條副線。
羅天大醮是比賽,異人流派和人物的亮相
碧游村是人口紅線,正義與邪惡之爭
唐門篇主要講抗日,家國情懷的傳承
納森篇世界異人亮相,原始與科技之戰(zhàn)
說好的尋找真相呢?
如果說每個篇章的主線是一顆大樹,尋找真相這條線就像是附著在其上的藤蔓,只能依附大樹的生長而延伸。
這個講故事的模式不新鮮,西游記不就是這樣的。
唐僧的目的是取得真經(jīng),那真經(jīng)到底是什么呢?
為什么取經(jīng)要他經(jīng)歷九九八十一難呢?
這九九八十一難和真經(jīng)有什么關(guān)系?難到過一關(guān)就可以獲得一個章節(jié)的內(nèi)容嗎?
并不是啊。
既然是為了取經(jīng),為啥不直接把經(jīng)書給唐僧,讓他去象牙塔里解讀,悟不出不許出關(guān)呢?
為什么不直接讓他破萬卷書而非要先行萬里路呢?
佛家悟道我是不懂啦。
我只是從我成長的經(jīng)歷來解讀。
無論是寶兒姐尋找身世也好,還是唐僧取經(jīng)也罷,最終他們要做的是修行自身,成為一個“人”,那應(yīng)該如何做人、做什么樣的人呢?
就要去看眾生相。
窩在象牙塔里是學不會做人的,只能學會做事。
寶兒姐什么事都會做,就是不會做人。
就如同寒窗苦讀的我們,或許習得一技之長,學會了某一個專業(yè)的技能,但從來沒有學過,該如何做人。
這里的做人,指的不是會來事兒、有眼力見、高情商那種世俗意義上的、功利性質(zhì)的會做人。
而是把自己當成一個人去看,去活著。
一個正常的人,他吃飽喝足滿足生存需要后,也要去走在街上,曬曬太陽,吹吹清風,看看月亮。
也要欣賞一朵花,追逐一片云,傷心了就哭一場,開心了就蹦蹦跳跳,像個動物一樣。
也要開化思想,習得學問,不斷的走向思想的深處,去探索人類能拓展的各種極限,像個頂天立地的異獸一樣。
成為人的秘密就這些過程中。
而不是等你掙夠了錢,等有了房,等取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等完成了自己作為一個工具人的責任,然后突然就會做人了。
所以寶兒姐要經(jīng)歷這些看起來和她毫不相關(guān)的事,去經(jīng)歷九九八十一難,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完整的、自由的人。
而不是直接把真相拿來念一遍。
真經(jīng)自在行路中。
所以也希望我們也都可以去過人的生活,人的日子。
而不是學會一種捕獵技能之后一輩子只做這一件事,從早到晚。
如同一個自動捕獵器,一張一合,每天重復無數(shù)次,一輩子就過去了。
我們是人啊,不是工具。
人,不是為了有用才來到這世上的。
一只貓一頭鹿一條蛇,一塊石頭、一片樹葉,是為了有用才來到這世上的嗎?
沒有用也不妨礙任何生命以及非生命悠然自得的、坦然無畏的、理所應(yīng)當?shù)拇嬖谟谶@世上。
有用,只是順帶的。
就像修習金光咒,能夠防御和進攻,只是順帶的結(jié)果,而不是目的。
你要去成為你自己,而不是某種有用的工具。
那些沒有用的時刻才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請從此刻起,善待自己,把自己當個人看。
滿足生存需要以后,試著去做做沒有目的的事,做做沒用的事,做個沒用的人。
比如不是為了有用才讀書,不是為了應(yīng)酬才喝酒,不是為了炫耀才拍照。
讀書只是讀書,喝酒只是喝酒,拍照只是拍照。
愿你樂在其中,成為一個自由自在的人。
也祝寶兒姐在這些經(jīng)歷中,找到做人的真諦。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