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斯新情緒療法,如何重建自尊?
【關注抑郁癥】匯總導航
? 【文章非原創(chuàng),整理自網(wǎng)絡】
精神分析學會有一個提醒,如果你出現(xiàn)
01情緒每天都低落,空虛,沒有價值感
02 你對周圍一切事物都喪失了興趣”,持續(xù)兩周以上;
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提醒是,如果再加上
03 疲勞、思維遲緩;
這三項中出現(xiàn)任意兩項,而持續(xù)兩周以上,你就處在罹患抑郁癥的高風險之中。請一定去專業(yè)醫(yī)院尋求診斷和幫助。
1、可以去憂郁的小王子?Depressed Little Prince?的網(wǎng)站看下,做個測試。
測試量表的網(wǎng)址:憂郁小王子 -- 探熱站
這個網(wǎng)站的主頁和部分欄目頁面是用Flash制作,瀏覽器需要裝Flash插件才能正常顯示。
2、量表的測試結(jié)果顯示為建議尋求專業(yè)幫助,加上瀏覽其他欄目內(nèi)容之后,覺得八成是患病了,接下來可以去國營二三甲精神衛(wèi)生中心、綜合醫(yī)院的精神科/心理科的醫(yī)生確診。
?
查詢醫(yī)療資源的網(wǎng)站:好大夫在線的抑郁癥主題?
抑郁癥,抑郁癥的癥狀、治療?(疾病知識、抑郁測試問卷、醫(yī)療資源等)
就診前考慮下要對醫(yī)生說些什么,就診時挑重點說。醫(yī)生詢問時如實回答,不要有隱瞞。有其他影響情緒的身體疾病,一定要說明。

【關注抑郁癥131】自救之路:伯恩斯新情緒療法
當你看不起自己的時候,你可能會用“蠢 貨“、”騙子”、“傻瓜”等負面標簽來定義真實的自我。此時,你要捫心自問,你的本意到底 是什么?只有這樣才有助于解決問題。一旦你撕下這些有害的標簽,你會發(fā)現(xiàn)它們既武斷又空洞。它們只會掩蓋問題的本質(zhì),讓你陷入混亂,絕望得無法自拔。 一旦你擺脫它們之后,你就可以找出問題的癥結(jié)去解決它們了。
?
最近又看了日本的一些抑郁癥療法比如森田療法,他們是主張抗抑郁癥時應保持精力、充分休息,最好能讓身體放松下來,修養(yǎng)一段時間。
下面是《伯恩斯新情緒療法》認知體系的實際應用部分,今天是其中第一節(jié):(其中有大部分治療對話內(nèi)容,篇幅有限,內(nèi)容有所刪減,有需要的朋友請直接閱讀原文)
?
【2】從建立自尊開始
情緒低落時,你不可避免地會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抑郁的情況越嚴重,這種感覺就會越強烈。并不只是你一個人如此。亞倫·貝克博士開展過一項研究,結(jié)果表明80%以上的抑郁患者都有自厭情緒。而且,貝克博士還發(fā)現(xiàn),抑郁患者越是渴求一些優(yōu)勢,例如智慧、成就、聲望、魅力、健康和力量,就越認為自己在這些方面極為匱乏。他認為,抑郁患者的自我形象可以用4個D來表示:一無所成(Defeated),一無是處(Defective),一無所依(Deserted),一無所有(Deprived)。
絕大部分的消極情緒反應能形成破壞,其根源全在于缺乏自尊心。如果自我形象不佳,則相當于有了一面放大鏡,它可以將小小的錯誤或缺陷放大成個人失敗的最高象征。例如,法律系大一學生埃里克在課堂上感到慌張不安,他說:“教授點我回答問題時,我很可能會出錯的?!北M管埃里克最想解決的是對“出錯”的恐懼,但通過和他交談,我發(fā)現(xiàn)自卑感才是這一問題的真正根源。
埃里克認為得不到別人的肯定、犯錯或失敗都是滅頂之宅。他似乎一口認定,只要一個人看不起他,所有人都會看不起他。這就好像他腦門上突然刻上了“人渣”兩個字,人人一望便知似的。他似乎把自尊和他人的肯定和/或個人成功混為一談,因此他沒有自尊心。他衡量自己的標準是他人的評價和個人成就。如果埃里克既得不到他人的認同,也沒取得什么成就,他就會認為自己毫無價值,因為他的價值缺乏真憑實據(jù)。
?
如果你認為埃里克對認同感和成就感的極致渴求完全不切實際,無異于自尋煩惱,那么你是對的。但對埃里克來說,這種追求卻是合情合理的。如果你現(xiàn)在情緒抑郁,或者曾經(jīng)抑郁過,你可能會很難認清這種不合邏輯的思維模式,盡管它就是你自輕自賤的根源。事實上,你很可能認定你真的一無是處,樣樣不如人;任何與之相反的看法似乎都有些言不由衷甚至過于愚蠢。
不幸的事,如果情緒抑郁,認定你沒用的人可能不僅僅只有你一個。通常,你會不遺余力地說服自己不合邏輯地相信:你很沒用,你一無是處。不僅如此,你可能還會引導你的朋友、家人甚至心理醫(yī)生接受這一觀點。多年以來,精神病醫(yī)師對抑郁患者消極的自我評價體系一直都是“照單全收”,至于它是否真實可靠就懶得查證了。
?
從治療的角度來看,心理醫(yī)生處理患者自卑感的方式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抑郁的癥結(jié)就是自卑感。這一問題和哲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人的性格天生就是有缺陷的嗎?抑郁患者是否真正揭示了他們性格的最終真相?真正的自尊其來源到底是什么?在我看來,這些才是你要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
首先,你的價值并不取決于你是否成功。成功可以使你滿足,但并不能使你快樂?;诔晒Φ淖晕覂r值其實是一種“偽自尊”,它不是貨真價實的!我有許多事業(yè)有成的抑郁癥病人,他們都會認同這一點。有效的自我價值感并不取決于相貌、才華、聲望或財富。
瑪麗蓮·夢露、馬克·羅斯科、費雷迪·普林茲以及許多自殺的名人都很成功,他們的死證明了這一殘酷的真相。同樣,愛情、贊美、友情或溫情美好的人際關系也無法使自身價值增加一絲半點。絕大多數(shù)的抑郁患者事實上并不缺乏愛,但這無濟于事,因為他們?nèi)狈ψ宰鹱詯邸?/strong>歸根結(jié)底,只有你自己的自我價值感才能決定你的感受。
?
【4】
現(xiàn)在,你可能會憤怒地問我:“那么,我如何才能獲得自我價值感呢?你要知道,我自卑得厲害,我的的確確樣樣不如人。我覺得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改變這種自卑感,因為這就是我的本質(zhì)?!?/p>
認知療法的一個主要作用就在于它可以強硬地抵制自卑感。在工作中,如果遇到患者的自我形象比較消極,我會引導他們重新系統(tǒng)地評價自我形象。我會反復問同樣問題:“你堅持認為自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失敗者,這樣看法真的對嗎?”
如果你堅持認為自己一文不值,首先就應該仔細分析你的自我評價。你要拿出證據(jù)來證明你一文不值,不過就一般情況來看(雖然不總是這樣),這些證據(jù)都站不住腳。
?
這一觀點來源于亞倫·貝克和戴維·布拉夫這兩位博士最近的一項研究。研究結(jié)果表明,抑郁患者的思維在形式上確實有障礙。兩位博士將抑郁患者、精神分裂癥患者和正常人進行比較,觀察他們對“防微杜漸”等一些諺語含義的理解能力。精神分裂癥患者和抑郁患者不但犯了很多邏輯錯誤,而且還總結(jié)不出諺語的含義。他們太注重具體細節(jié),反而無法準確地概括含義。盡管和精神分裂者患者相比,抑郁患者在這方面顯然還不是那么嚴重,他們的理解也不會過于荒唐。但和正常人相比,他們就太不正常了。
這項研究實際上表明,在抑郁發(fā)作時,你會失去一些清晰思考的能力;你會無法從正常的角度理解事物。你的現(xiàn)實世界逐漸被消極事件一點一點地侵蝕,直到最后全部淪陷——你確實不知道你對事物的看法已經(jīng)扭曲。在你看來,所有事物都真實無比,你一手營造的錯覺令你心悅誠服。
?
你越傷心難過,你的思維就越扭曲。相反,如果你的心理不扭曲,你也不會自卑或抑郁了!
感覺自卑時,你犯的最多的思維錯誤一般是哪些類型的?此時,你最好查看一下第三章剛學的認知扭曲列表。當你看輕自己的時候,最容易產(chǎn)生的認知扭曲就是非此即彼思維。如果你只是簡單地把生活分成這樣的兩種極端類別,你要么只會認為自己是優(yōu)秀的,要么只會認為自己是糟糕透頂?shù)摹酥?,別無任何商量余地。一位銷售員就這樣告訴我:“我每個月至少必須完成銷售目標的95%,這樣才像個樣。如果只是94%或者以下,那就等于徹底失敗了?!?/p>
這種非此即彼的自我評估體系不但極不現(xiàn)實,容易挫傷自信,而且還會帶來毀滅性的焦慮感,繼而導致失望情緒頻發(fā)。
?

【5】克服無價值感
現(xiàn)在你可能會說:“好吧,我終于明白了,原來自卑感背后隱藏著某種不合邏輯的思維。至少對于某些人來說是這樣的。但他們差不多都是成功人士,我和他們不一樣。你治療的對象好像都是一些著名的醫(yī)生或成功的商人,他們說他們?nèi)狈ψ宰鹦漠斎徊缓线壿嬃恕?strong>但我是不折不扣的普通人,我真的一文不值。事實上,別人都長的比我好看,人緣也比我好,事業(yè)上還比我成功得多。我能做什么呢?什么也做不了,這就是答案!我的無價值感是實實在在的,它來源于現(xiàn)實。因此,少來安慰我,說什么要有點邏輯思維。我認為,要想趕走這些痛苦的感受,除了自欺欺人,別無他法,你和我都應該知道這一點。
“好了,讓我先告訴你一些時下流行的療法,許多心理醫(yī)生都用它們,但我認為它們消除自卑感的效果不盡如人意。然后,我會提供一些合理有用的療法。
如果患者斷定自己基本上一無是處,并深信這中間蘊含著某種真相,為了尊重這種想法,一些心理醫(yī)生允許患者在治療期間表達這種無價值感。毫無疑問,這樣做可以讓患者傾泄心聲,一吐為快。這種宣泄式的釋放可能會使情緒暫時好轉(zhuǎn),雖然并不總是這樣,但一般情況下都是如此。但是,在你描述自我評價時,如果心理醫(yī)生不能給出客觀的反饋,你可能會認為他同意你的看法。而且你可能會認為你是對的!實際上,你不僅欺騙了他,你還欺騙了你自己!因此,你很有可能會更自卑。
?
治療期間,如果雙方長時間沉默,你可能會更不安,繼而對內(nèi)心的批評聲更為癡迷——這頗像“感覺剝奪”實驗。心理醫(yī)生如果采取這種不直接提問的療法,他的角色就會比較被動,而且常常會使患者更焦慮更抑郁。即使你的心理醫(yī)生能設身處地為你著想,即使你將情緒釋放后會舒服很多,但是,只要你的自我評價和生活方式?jīng)]有重大轉(zhuǎn)變,這種好轉(zhuǎn)的感覺很可能只是暫時的。你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都有自毀傾向,如果不能將它們完全扭轉(zhuǎn),則很可能會再次墜入抑郁的深淵。
單純的情緒宣泄通常不足以克服無價值感,自覺洞察和心理學解釋同樣也無濟于事。例如,作家詹妮弗找我尋求治療,因為她在小說出版前莫名其妙地恐慌不安。在第一次治療時,她對我這樣說:“我看過幾位心理醫(yī)生。他們說我的問題在于完美主義,在于不切實際的期望和對自己的要求過于苛刻。我還得知我的這些特點很可能是我母親的遺傳。我母親有強迫癥,事事追求完美。即使房間一塵不染,她也能挑出19處毛病。我一直都在設法取悅她,可是,不管我怎么出色都無法成功。心理醫(yī)生還告訴我:‘不要以為其他人 都和你母親一樣!不要再追求完美了!’但是,我該怎樣做呢?我想這樣,我也希望這樣,可是沒人告訴我該如何去做?!?/strong>
?
在治療工作中,我?guī)缀趺刻於寄苈牭较裾材莞ミ@樣的抱怨。心理醫(yī)生找出問題的性質(zhì)或根源后,你可能會恍然大悟,但這通常不會改變你的行為方式。這一點也不奇怪。多年以來,你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這種壞的心理習慣,它使你一直缺乏自尊心。你需要系統(tǒng)而持續(xù)的訓練才能扭轉(zhuǎn)乾坤。口吃的人會不會因為頓悟到他的發(fā)音錯誤就不再口吃?網(wǎng)球運動員會不會僅僅因為教練告訴他不要總把球打在網(wǎng)上就會提高球藝?
既然情感宣泄和自覺洞察這兩種標準的主流心理療法不起作用,那什么療法能夠起效呢?作為一名認知心理醫(yī)生,我在解決無價值感方面有3個目標:迅速果斷地改變你的思維方式、感知方式和行為方式。系統(tǒng)訓練可以幫助你實現(xiàn)這3個目標,但你需要采用簡單實際,就能夠獲得相應的回報。
你愿意嗎?愿意的話,我們就開始吧。這將是提升情緒和自我形象的第一個關鍵步驟。
為提高價值感,我制定了許多詳細明確、易于使用的方法。在閱讀后面的內(nèi)容時,首先請明確一點,僅憑閱讀不一定就能提升自尊——起碼不能長期有效。你需要努力鉆研它,并按書中的要求做各種功課。坦白來說,我建議你每天花一點時間專門用于提升自我形象,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獲得快遞而持久的提升效果。
?
【1】提升自尊的特效方法
1.反駁你的自我批評
無價值感來源于你內(nèi)心的自我批評。它是一種自己貶低自己的聲音,例如“我一點也不好”、“我就是一坨屎”、“我樣樣不如人”等等,它將絕望和自卑感深殖于你的內(nèi)心并讓它們不斷滋長。為了克服這種不良的思維習慣,你需要以下3個步驟:
a.進行相關訓練,當自我批評的念頭閃過腦海時,能識別它們并將它們記錄下來;
b.找出這些思維扭曲的根源;
c.反駁它們,從而培養(yǎng)一種更客觀的自我評價體系。
有一個有效的方法可以實現(xiàn)這一目標,它就是“三欄法”。你只需在一張紙的中心畫兩條線將紙分隔成3部分即可。左邊的一欄寫上“下意識思維(自我批評)”,中間的一欄寫上“認知扭曲”,右邊的一欄寫上“理性回應(自我辯護)”。當你自卑、鄙視自己的時候,請在左邊一欄中寫下腦海中閃過的所有傷害你的自我批評。
?
舉例來說,假設你突然意識到你趕不上一場重要會議,你要遲到了,于是心里一沉,馬上慌了神。這時應該問問你自己:“現(xiàn)在我腦子里在想什么?我在對自己說什么?我為什么會這么緊張?”然后,在左欄中寫下你的想法。
你的想法可能是“我什么事都做不好”和“我總是遲到”,在左欄中寫下這些想法并給它們編號。你的想法還可能是“別人都看不起我,這說明我是個混蛋”。腦子里一閃而過這些念頭時,就馬上記下來。為什么要這樣呢?因為它們就是你情緒緊張的根源,它們就是殺人不見血的軟刀子。你肯定明白我的意思,因為你感覺得出來。
第二步是什么呢?請對照10大認知扭曲列表,分析一下你所有的消極下意識思維,你是否能找出其中的思維錯誤呢?例如,“我什么事都做不好”就是以偏概全。在中間一欄寫下思維錯誤,,繼續(xù)尋找你其他下意識思維中的認知扭曲。
?
現(xiàn)在,你將進入情緒轉(zhuǎn)變中最關鍵的一步——在右欄中寫下理性客觀的想法。提升情緒時,你不必寫一些自圓其說的話:你不相信的事在客觀上不可能是真實有效的。相反,請務必看清真相。如果你在“理性回應”中寫的話不真實,連自己都不能相信,那對你就沒有一點好處。反駁自我批評時,請一定要心口合一。你可以分析你的自我批評式下意識思維,將其中不合邏輯的錯誤寫在“理性回應”欄中。
例如,回應“我什么事都做不好”時,你可以這樣寫道:“拉倒吧!我做事有時好有時不好,和其他人沒什么兩樣。我這次開會是遲到了,但也沒糟糕到這么離譜吧。
假設你在思考某個特定的消極思維時,就是想不出理性回應。這時,你可以把它放幾天,以后再慢慢想。一般來說,你總會看到硬幣的反面。只要在一兩個月內(nèi)每天練習3欄法15分鐘,你就會越來越得心應手。如果你在某個混亂的思維上卡殼了,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合適的理性回應,你可以要別人幫忙回答,不要覺得不好意思。
有一點必須注意:在“下意識思維”這一欄中,不要寫描述情緒反應的句子,你只用寫引起某種情緒的想法就可以了。例如,假設你發(fā)現(xiàn)車胎癟了,此時不要寫“我快煩死了”,因為你無法用理性回應來反駁這樣的念頭。你本來就很心煩,這就是客觀事實。你應該寫下看到車胎癟的那一刻腦海中下意識閃過的想法;例如,“我真是個大笨蛋,上個月我就該備個新胎?!被蛘摺班?,該死!我就是個倒霉蛋!”然后,你可以把這種想法換成理性回應,例如“如果能備個新胎就好了,但我絕不愚蠢。沒有人可以準確地預測未來?!边@一過程雖然不能給癟胎充氣,但至少不會讓你的自尊心吃癟。
?

【2】
盡管在“下意識思維”以欄中最好不要描述你的情緒,但在使用三欄法前后記一點“情緒帳”還是很有用的,這樣可以“計算”情緒實際改善了多少。記“情緒帳”簡單易行,你只需在找出下意識思維并予以回應后,用1%~100%來記錄你的煩惱程度即可。就那剛剛舉過的例子來說,你可能這樣記錄:發(fā)現(xiàn)車胎癟了,沮喪憤怒的程度為80%。在做完書面練習后,你可以馬上記錄煩惱減輕后的分值,比如40%左右。如果這個分值減少了,就說明:三欄法”對你有用。
?
亞倫·貝克博士設計了一種更為細致的表格,這種表格名為“消極思維日志”,它不僅要求你記錄令你煩惱的想法,還要求你記錄你的感受和導致這些感受的消極事件。
例如,假設你在打電話給一位潛在客戶推銷保險,對方?jīng)]等你說完就掛斷了電話,他雖然沒有激怒你,但你覺得收受到了莫大的侮辱。此時,請將實際情況填寫在“情景”一欄,而不要填在“下意識思維”欄中。然后,將你的感受和引起這些感受的扭曲式消極思維填寫在相應的欄中。最后,反駁這些思維,記錄“情緒帳”。有些人更喜歡使用“消極思維日志”,因為這種表可以系統(tǒng)地分析消極的事件、思維和感受。選擇情緒提升的方法時,請務必選擇最適合你的一種。
寫下消極思維并予以理性回應就會有效嗎?你可能會覺得這過于天真,作用不大,甚至有點像騙人的把戲。有些患者一開始就拒絕這種方法,他們說:“這是干什么的?不會有用的,因為我確實無可救藥、一無是處。”你甚至會和他們感同身受。
這種態(tài)度只會成為一種自證預言。如果你不愿意把工具拿過來用,你就無法工作。開始時,請每天務必花15分鐘寫下你的下意識思維并予以理性回應。這樣堅持兩個星期,你就可以在“伯恩斯抑郁狀況自查表”上看到你在情緒上的變化了。你可能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你正在開始成熟,你的自我形象也在朝著健康的方向轉(zhuǎn)變。
蓋爾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蓋爾是一位年輕的秘書,她缺乏自尊心,老是疑神疑鬼,總覺得朋友們在挑剔她。有一次她舉辦派對結(jié)束了,室友要她把房間打掃干凈,她過于敏感,覺得室友對他有意見,繼而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一開始時,她悲觀得要命,認為自己的情緒根本不可能好轉(zhuǎn),我好不容易才說服她試一下三欄法。后來她才勉強決定嘗試,之后她驚喜地發(fā)現(xiàn)她的自尊心迅速提高了,情緒也好轉(zhuǎn)了很多。她告訴我,把一天中腦海中閃過的許多消極思維記下來以后,她開始能客觀地看待問題。她不再把那些消極思維當回事。蓋爾通過每日放入書面練習,她的情緒逐漸好轉(zhuǎn),她的人際關系也有了突飛猛進的改善。
?
蓋爾的經(jīng)歷不足為奇。每天用理性回應反擊消極思維雖然只是一種簡單練習,但它卻是認知療法的核心。而且對于改善情緒來說,它也是一種至關重要的方法。請務必寫下你的下意識思維和理性回應,這一點非常關鍵;不要以為這一過程在頭腦中完成就可以了。動動筆頭可以強迫你更客觀地看待事物,僅僅用大腦運轉(zhuǎn)一下理性回應就遠遠達不到這一效果。這種方法還可以準確地找出讓你痛苦的心理錯誤。三欄法不僅可以解決你的自卑問題,它還可以解決很多主要由扭曲思維導致的情緒問題。就算遇到以前視為滅頂之災的問題,例如破產(chǎn)、離婚或嚴重心理疾病等,你也可以不再恐慌。最后,在“預防措施和個人成長”篇中,你將學習如何輕微地轉(zhuǎn)化一下下意識思維,以找出導致情緒波動的精神點。這樣,你心理中最容易遭受抑郁侵襲的“死穴”就暴露了出來,你可以想辦法改變它們。
?
【2】心理生物反饋
這是第二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它需要你用高爾夫計數(shù)器來監(jiān)控你的消極思維。你可以在體育用品店或高爾夫設備店買一個這樣的計數(shù)器,它的樣子和手表差不多,價格也不貴。每按一下按鈕,表盤上的數(shù)字就會相應跳動。每當腦海中閃過一個貶低自己的消極念頭時,就按一下按鈕;這樣可以持續(xù)地監(jiān)控這類思維。晚上睡覺時,看看你一天的總分,然后把記在日記里。
一開始的時候,你可能會看到這個數(shù)字不斷增加;這種情況會持續(xù)幾天,這是因為你查找自我批評思維的水平越來越高了。很快,你就會發(fā)現(xiàn)每天的總分開始進入停滯期,這樣會持續(xù)1周至10天左右。然后,總分就開始下降了。這表示你的有害思維正在減少,你的情緒正在好轉(zhuǎn)。這種方法一般需要3周才能看到效果。
?
這種簡單的方法為什么效果會如此驚人呢?雖然我們現(xiàn)在還不知道確切原因,但采取系統(tǒng)性的自我監(jiān)控一般可以增進自控能力。只要你學會不再指責自己,你就會開始好轉(zhuǎn)。
如果你決定使用高爾夫計數(shù)器,我需要強調(diào)一點:這并不意味著你就可以放棄每天10~15分鐘的書面練習,你還是要按照前面所述的“三欄法”寫下扭曲的消極思維并予以理性回應。你絕不能逃避書面練習,因為它就像一面照妖鏡,可以照出折磨你的消極思維,從而將它打回不合邏輯的原形。你在按時做書面練習時,也可以使用高爾夫計數(shù)器,這樣就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將痛苦的認知扭曲扼殺在搖籃中。
?
【3】行動起來,不要自怨自艾——自稱是“壞媽媽”的女人
在閱讀前面的內(nèi)容時,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異議:“講的都是些扭轉(zhuǎn)思維的東西,如果我的思維是真實客觀的,那該怎么辦?我就算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又有什么用?我需要對付的缺點可都是真實存在的?!?/strong>
34歲的南希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就是這樣想的。6年以前,她和第一任丈夫離婚,最近剛剛再婚。目前,她正在利用業(yè)余時間學習大學課程。南希的性格一直都很活潑開朗、熱情積極,對家庭也盡職盡責。不過,多年以來,她一直不時地受到抑郁癥的困擾。在情緒低迷的日子里,她對自己和他人都極為苛刻,而且總是缺乏自信和安全感。在一次抑郁發(fā)作時,她轉(zhuǎn)診來到我這里。
她自責的程度太過強烈,連我都被嚇到了。她兒子的老師給她寫了一張便條,說孩子在學校有點問題。南希的第一反應就是悶悶不樂,繼而自責起來。
?
我的第一個對策就是教她反駁自責語句——“我是個壞媽媽”。因為我認為這種自我批評很傷人,而且也不真實,它只會讓人的內(nèi)心痛苦得無法自拔,這對她幫助兒子鮑比渡過難關沒有任何好處。
我想讓南希知道,她給自己貼上“壞媽媽”的標簽只會傷害自己。我希望她能明白無論她怎么定義“壞媽媽”,這個定義都是不現(xiàn)實的。只要她消除這種破壞性傾向,不再自怨自艾,不再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我們就能想出對策讓她的孩子在學校提高成績。
她寫了和鮑比的老師通話后的一些“下意識思維”,我們一起來做出理性回應。南希在學會拒絕自責思維后,她的心情輕松了很多。她還針對飽比的問題想出了一些特定的對策。
?
她處理方案的第一步是和鮑比談談,了解他在學校的困然后找出真正的問題。他的問題真的就如老師所說的那樣嗎?他對問題的看法如何?他是不是真的 緊張自卑?最近他是不是覺得家庭作業(yè)很難?南希找到答案、發(fā)現(xiàn)問題的癥結(jié)后,她突然意識到她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了。例如,如果鮑比說他覺得某些課程特別難,她 可以制定家庭獎勵制度
南希的錯誤在于一有問題就全盤否定自己,而且還從道德上將自己批判為一個“壞媽媽”。反過來,這種批判又使她更無能,因為這種批評會讓她以為自己錯誤大得可怕,性質(zhì)極其惡劣,完全已經(jīng)無藥可救了。“壞媽媽”的標簽讓她心情沉重,再沒精力去找問題的癥結(jié),更沒心情把問題細化分解并采用適當?shù)姆椒ǜ鱾€擊破。如果她繼續(xù)自怨自責,鮑比肯定還會繼續(xù)變壞,然后惡性循環(huán),她還會越來越無能。這是顯而易見的
南希的經(jīng)驗應該如何借鑒呢?當你看不起自己的時候,你可能會用“蠢 貨“、”騙子”、“傻瓜”等負面標簽來定義真實的自我。此時,你要捫心自問,你的本意到底 是什么?只有這樣才有助于解決問題。一旦你撕下這些有害的標簽,你會發(fā)現(xiàn)它們既武斷又空洞。它們只會掩蓋問題的本質(zhì),讓你陷入混 亂,絕望得無法自拔。 一旦你擺脫它們之后,你就可以找出問題的癥結(jié)去解決它們了。
?

【4】總結(jié)
情緒抑郁時,你可能會告訴自己,你天生就沒用或者就是“一無是處” 。你越來越肯定你就是個壞胚子,一點好處都沒用。你對這種想法深信不疑,于是,你產(chǎn)生了嚴重的情緒反應,你開始感到絕望,越來越憎恨自己。你甚至會覺得不如死了算了,因為你把自己貶得太低。覺得活著太痛苦了。你還可能會自閉封鎖自己,既害怕也不愿意投入正常的生活。
?
由于有害思維對你的情緒和行為都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所以第一步就是停止有害思維——不要再說自己一無是處了。然而,你很可能做不到,因為你事先必須百分之百地說服自己:這些想法一點都不客觀,全是胡說八道。
?
如何才能說服自己呢?首先,你必須了解人生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你的身體會隨著發(fā)育和衰老而不斷變化,你的思想、感受和行為也會在瞬息之間千變?nèi)f化。因此,你的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漸進的過程,像河水一樣流動不息。你不是一個固定的什么東西;因此任何標簽都有其局限性,都大而化之而失之準確。像“一無是處”或“不如別人”這樣的抽象標簽起不到任何溝通作用,它們沒有任何意義。
?
不過,你可能還是斷定你就是低人一等的。你的根據(jù)是什么呢?你可能會這樣理論:“我覺得我不如別人,因此,我肯定就比別人差。不然的話我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痛苦的情緒呢?”你的錯誤在于情緒化推理。你的感受不能決定你的價值,它決定的只是你感覺好或不好的這種相對狀態(tài)。即使你有糟糕透頂、悲慘可憐的內(nèi)在感受,這也并不能證明你是個糟糕透頂、悲慘可憐的人,它只能證明你是在這樣想而已;因為你不過是暫時情緒低落,對自己難免會有一些不合邏輯、不講道理的看法。
?
你覺得你的情緒好、心情愉快,是不是就能證明你了不起、值得尊敬呢?還是只證明你現(xiàn)在感覺比較好?
?
你的價值不取決于你的感受,也不取決于你的思想或行為。一些思想或行為可能是正面積極的,它們極富創(chuàng)造力,自信上進;不過絕大多數(shù)都是中性的。還有一些思想或行為毫無理性,只會讓你自作自受,與環(huán)境格格不入。如果你愿意努力,這些都可以改變。你要知道,它們完全不能證明你一點也不好,世上根本就沒有一無是處的人。
?
這時你可能要問:“那我怎樣才能建立自尊呢?”答案就是——沒這個必要!你不需要刻意去做任何有價值的事來建立或獲得自尊;你只需要屏蔽內(nèi)心中的批評指責聲即可。為什么?因為它大錯特錯!你內(nèi)心的自責源于不合邏輯的、扭曲的思維。你的自卑毫無根據(jù),它只是抑郁癥病灶部位的膿瘡。
?
以下是情緒抑郁時的三步法,請務必牢記:
1.找準消極的下意識思維,將它們一一寫下。不要讓它們在你的頭腦中嗡嗡作響;要把它們誘捕到紙上一一殲滅!
2.回頭看一次10大認知扭曲列表, 想明白你的思維是怎么扭曲的,又是怎么失之客觀的。
3.找出你自卑的謊言,然后用更客觀的想法來取代它。這樣做你的感覺會好很多。所以你無須提升自尊,無價值感(當然還有抑郁感)就會無影無蹤。
?

【1】
戴維·伯恩斯在他的《新情緒療法》中,做出了10點總結(jié):
1.完美主義:一點不完美就否定全局
例如:一次考試沒考好,就覺得自己是個loser,一無是處;在公司和某一位同事相處不好,就覺得自己完全不懂處理人際關系,毫無情商可言……
2.以偏概全:把某件偶然發(fā)生的負面事情,當成屬于自己的必然
例如:某一次一次考試沒考好,就覺得自己永遠都不會考得好了;
在街上走著,突然衣服上落了鳥屎,就覺得自己是個連鳥都嫌棄的倒霉蛋……
3.心理過濾:過濾掉好的、正面的,只看到負面的
例如:當杯子里的水只有半杯時候,永遠都想著“只剩半杯了,哪夠啊”,而不是“還有半杯呢,真幸運”;
當發(fā)生事故時,總想著“要不是這破事,我能省不少錢和時間呢”,而不是“幸好,只發(fā)生了一點小事故,省了不少錢”……
4.否定正面思考:把負面的事情的發(fā)生當必然,正面的事情的發(fā)生當偶然
例如:某次考試考好了,就覺得只是巧合,或者是因為別人都發(fā)揮失常,反正一定不是自己本身優(yōu)秀的結(jié)果;
被同事夸贊了,就覺得他一直跟誰都這么說,或者他一定另有所圖,反正不是自己本身就值得這樣夸贊…
5.妄下結(jié)論:不驗證實際情況,就武斷得出負面結(jié)論
例如:男友沒有接自己的電話,就在毫無驗證的情況下,肯定地認為,一定是他不夠在乎我、不夠愛我;
還沒有考試,僅因為老師說這次題目會比較難,就肯定自己一定會掛科……
6.放大缺點,縮小優(yōu)點:認為一個缺點、一個錯誤,就會讓自己失去一切,而自己的長處則無足輕重
例如:在某次公開演講上忘了詞,就非常緊張,認為“這下好了,所有人都覺得我是個笑話了,以后他們什么機會都不會想到我了,我的上升空間再也沒有了,前途會斷送了……” 枉顧他人對自己的肯定和欣賞,絕不會因為一次演講忘詞,就折損大半。
7.情緒化推理:把情緒當做了事實依據(jù),通俗來說,就是“太由著性子來”
例如:覺得吃藥沒用,就堅決不吃藥;
覺得自己沒人關心,就拒絕任何人的關心,認為一定不是真心的;
討厭某個人,就肯定地認為這個人很壞,做什么好事也別有用心……
8.“必須”強迫:對自己和他人應該如何做、做到什么有著明確的預期。一旦沒有達到這種預期,就會憤怒,或陷入自我否定。
例如:認為地鐵先上后下是秩序,就一定會遵守這個秩序,偶爾一次因為特殊原因沒有遵守,就會內(nèi)疚至極,認為所有人都在用一樣的眼神看自己,完全抬不起頭來;
或者看到他人沒有遵守這樣的秩序,就異常氣憤,很難平靜,甚至還會和他人產(chǎn)生沖突……
9.亂貼標簽:標簽化地評價自己或他人,如“我是個廢物”、“她就是頭豬”、“我是個傻X”……
這個不用舉例了,但要知道的是,一旦貼上標簽,其實就是給自己的思維框定了一個預設的框架,從而完全無法感受到框架之外,自己或他人的優(yōu)點、長處……
這會讓思維失去變得積極的可能性,甚至可能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
10.歸責于己:負面事情發(fā)生后,認為都是自己造成的,或認為它證明了自己無能。
例如:作為醫(yī)生,病人因為沒有積極配合治療而死亡,就認為病人的死是自己的責任,覺得自己不是個好醫(yī)生,連讓病人配合治療都做不到……
------------------------
伯恩斯認為,人的感覺,不是源自客觀事實,而是源自思維。感覺是思維對客觀事實做出處理后,產(chǎn)生的反應。而抑郁癥,則會改變?nèi)说乃季S,從讓人只產(chǎn)出負面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