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男人半夜一起賞月,留下千古文章!古人惟求一知己!
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記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chuàng)作的古文,出自中學八年級上冊,它是蘇軾在宋神宗元豐年間寫的一篇散文,講述了他在一個月圓之夜,與友人張懷民一同夜游承天寺的經(jīng)歷。
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蘇軾在元豐八年(1085年)被貶謫到黃州,因得罪權貴而備受打壓和迫害。在這種困境中,他通過游山玩水、寫詩作文來發(fā)泄情緒、保持精神上的自由和獨立?!队洺刑焖乱褂巍肪褪窃谶@種背景下創(chuàng)作的作品。
文章中提到的張懷民,是蘇軾的朋友和同僚,與蘇軾一同貶謫到黃州。他們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經(jīng)常一起游山玩水、寫詩作文、暢談人生,互相支持和鼓勵。
在蘇軾的人生經(jīng)歷中,他遭受了很多的磨難和困境。他曾被貶謫多次,受過許多的打壓和迫害。尤其是在元豐八年,他因與權貴之間的矛盾而被貶到了黃州,生活十分艱苦。
但是他并沒有放棄,而是繼續(xù)堅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通過寫作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時也通過與朋友的交流來得到支持和鼓勵。這些經(jīng)歷也成為他作品中強烈的人生感悟和情感表達的來源。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號東籬,漢族,祖籍河南商丘,出生于陜西咸陽。蘇軾的父親蘇洵是一位著名的書法家和文學家,他的母親王氏也是一位有才華的女性。蘇軾在家中排行第二,他的哥哥蘇轍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學家。
蘇軾小時候聰明好學,很早就展現(xiàn)出了非凡的文學才華。他曾經(jīng)在舉行的科舉考試中獲得了高分,成為一名官員。不過,蘇軾的政治生涯并不順利,他曾經(jīng)因為反對當時的政治體制而多次被貶謫,被迫離開家鄉(xiāng)和家人,過上了漂泊的生活。
盡管蘇軾的人生經(jīng)歷充滿了坎坷和磨難,但是他的文學成就卻是非常高的。蘇軾的詩歌、散文和書法都是非常出色的,他的作品不僅在當時廣受歡迎,而且至今仍然被后人所推崇。
蘇軾的詩歌以其清新自然、豁達明快、壯麗豪放的風格而著稱。他善于通過詩歌表達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他的詩歌作品中融入了很多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這使得他的詩歌不僅有文學價值,而且具有哲學意義。
蘇軾的文學成就不僅體現(xiàn)在詩詞方面,他還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和文學理論家。他的散文作品多為游記、筆記、書信等,內(nèi)容涉及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等多個領域,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和歷史價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東坡乘舟日月山行》、《赤壁賦》、《快雪時晴帝京景》等。
在文學理論方面,蘇軾提出了“詩論”、“辭賦論”、“文學理論”等多個學說,對中國文學史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他主張文學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同時還要注重語言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他強調文學的社會功能,認為文學應該服務于人民,反映社會生活,塑造道德風范。
蘇軾的文學成就對后世影響深遠。他的文學成就不僅在宋代備受推崇,也在后世廣為傳頌。他的文學思想和藝術風格被后人廣泛借鑒和發(fā)揚。他的詩詞和散文作品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學理論和批評思想也成為后來文學理論研究的重要參考。
蘇軾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巨匠之一,他的文學成就不僅在當時備受推崇,也在后世廣為傳頌,對中國文學史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人生經(jīng)歷和遭受的磨難,也讓他的文學作品充滿了深刻的思想性和情感性,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