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解除脾腎兩虛的方子,簡單三味藥,扶正補虛、益氣提神
有時候全身上下就像是沒骨頭支撐一樣,渾身沒力氣,并且腰膝酸軟、精神不振,甚至什么也不想干,沒事就光想躺著。

不知道說的是不是正在讀文章的你呢?
這些情況我們在平時看來似乎沒什么問題,大多數(shù)人會選擇多休息休息,然后再吃點補品就行了。
這些在平時是很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其實上,越容易被我們忽視的這些細枝末葉越是容易讓我們的身體出現(xiàn)問題。大家還是要多加注意、小心。但是也不要太過于擔心,在中醫(yī)上來說,大多數(shù)是脾腎兩虛的典型癥狀。今天我們就站在中醫(yī)的角度上來說說。

中醫(yī)上通常說,腎藏精,主水,為人體的先天之本;脾統(tǒng)血,主運化,為人體的后天之本,兩大臟器都是為了維持我們?nèi)松眢w正?;顒拥臋C能。
一旦脾腎兩虛,我們?nèi)松眢w的機能就會隨之衰退,就會很容易出現(xiàn)上述我們所說的全身上下就像是沒骨頭支撐一樣,渾身沒力氣,腰膝酸軟、精神不振等癥狀。
想要使這一癥狀得到較好的改善,這時候崔老師認為三仙湯就比較合適了。
看名字就知道,方子很簡單,只有三味藥,、仙茅、仙鶴草,方子不大,但是功效不容小覷,能扶正補虛、益氣提神。

我們先來說仙靈脾,又叫剛前、淫羊藿、仙靈毗、放杖草、棄杖草、千兩金、干雞筋、黃連祖、三枝九葉草等,它味辛、甘,性溫,入肝、腎經(jīng),可補腎壯陽、強筋健骨,是一味補益、補陽、補腎的藥。
下面來說仙茅,味辛、性溫的它,入肝、腎經(jīng),可溫腎壯陽、祛寒除濕,還能調(diào)節(jié)內(nèi)分泌。常用于治療腎虛遺精、遺尿、慢性腎炎、腰膝酸軟、腎腹冷痛等。但是有小毒,陰虛火旺者忌服。

最后來說一說這仙鶴草,又叫鶴草芽、龍牙草等,味苦、澀,性平,入心、肝經(jīng),善于收斂止血、補虛。對弈腹瀉、痢疾、體虛、以及各種出血證有較好的效果。
三味藥搭配,可以較好的健脾補腎、收精固髓。總的來說,補虛用這個方子沒錯了。
但是千萬不要忘記了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