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對自身有利的信念,削弱對自身不利的信念

阿航讀后感,今天要分享的是《閾值思維:改變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難》
一個酒鬼差點因喝酒失去生命,是什么讓他戒酒并且每天堅持鍛煉?
一個早餐店的老板,是什么讓他每天早上三四點起床做早點?
是信念。
第一個是想要活下去的信念。第二個是想要發(fā)財?shù)男拍睢?/p>
正因為我們相信自己腦海中創(chuàng)造的信念,才會使我們堅持不懈的做某件事。

信念可以成就一個人。但有時候,信念也可以使一個人困在原地,畏縮不前。
信念的形成就像是某種習慣。漸漸的,我們根據以往的經驗,接受了某種信念。比如:某個人害怕做某件事,在他的信念中,包含著對這件事的恐懼,信念變成了執(zhí)念。舉幾個具體的例子,如:害怕看牙醫(yī)、學習是那么無聊和枯燥、玩游戲是那么有意思。那么我們會根據信念的指引,做出與之對應的行為,從而進一步強化信念。如果認為看牙醫(yī)會很疼,那么就更加不想去看;如果認為學習是那么枯燥和無聊,那就更學不進去了;如果認為玩游戲是那么有意思,那就會玩的更加起勁。

信念極易形成刻板印象。如果堅持認為自己做不好某件事,那就掉進了自己給自己設下的信念圈套。
有時候別人的信念也會影響到自己,如:一個內向膽小的人想做出某些改變。首先要應對的就是身邊的人的刻板印象,因為在他人的信念中,你將永遠會是那個膽小鬼。直到你有勇氣突破自我,做出某些外在的改變,你才可能破除信念圈套,真正改變自己。
如果我們堅信某一種觀點——信念,是對的。那我們不會接受其他與之相悖的觀點??陀^的講,這個世界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是絕對的。對一切事物的看法,都必然會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觀點存在,只是有時因為我們的執(zhí)念太重,不承認或沒有意識到罷了。

我們要明白,信念不過腦海中虛構出來的,和幻想本質上并沒有什么區(qū)別。我們像絕大多數(shù)人那樣堅持自己的信念,但我們從未對自己和他人所持有的共同信念產生懷疑。但如果牛頓不對落下來的蘋果砸到頭的信念產生懷疑,不會有F = Gm1m2/r^2這個偉大的公式了
因此,我們可以嘗試控制自己的思想。強化對自身有利的信念,削弱對自身不利的信念。
但有些信念是那么的根深蒂固。比如:已經養(yǎng)成懶惰習慣的人。他們從來就不會質疑懶惰有什么不好。如果他們去質疑,那就不符合他們懶惰的本性了。對于一事無成的懶惰的人來說,他們從來不會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他們會找各種各樣的外部原因,如:沒有中彩票、沒有得到晉升是因為自己沒有后臺、等。來解釋自己為什么會如此失敗。

如何破除信念怪圈?
接受任何一種觀點的評判,仔細考慮不同的觀點利弊。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必要的時候,以客觀的視角,不帶任何個人感情色彩的來看待某件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不帶任何先入為主的成見,就事論事,仔細考慮每一種可能。
不要根據觀察到的表象,而去揣測其他人內心的真實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