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雨火:陳宇,無組織無紀律,為什么要賦予主角這樣的人設?
客觀而言,《冰雨火》是一部極其擰巴的戲,一方面題材絕對正能量,另一方面劇情錯漏百出。

尤其是男主角之一的陳宇,身為緝毒警向來是無組織無紀律,而且屢教不改。于是就有人問了,為什么要賦予陳宇如此不靠譜的人設呢?
個人英雄主義
其實從《冰雨火》中可以看到好萊塢影片的影子,崇尚孤膽英雄,主角不屑于墨守成規(guī),但往往能夠力挽狂瀾。不得不承認,由于好萊塢影片曾經一度風靡全球,所以國產影視劇也不可避免受到了其的影響,故而至今仍有很多人對“個人英雄主義”情有獨鐘。

具體到《冰雨火》,孤膽英雄正是陳宇,但受限于題材,注定了陳宇不可能力挽狂瀾。原因很簡單,一部好萊塢影片的時長充其量只有兩個小時左右,而《冰雨火》的篇幅卻高達32集。因此陳宇只能從“菜鳥”開始慢慢成長,而且成長的速度不能過于迅速,從而呈現(xiàn)出了一種屢教不改的狀態(tài)。

但事實證明,效果并不好,陳宇無組織無紀律的形象與大眾認知中的緝毒警相去甚遠。另外《冰雨火》中起碼涉及了兩個大型的販毒團伙K與勐佧,不可能像成龍的電影那般,一個人打一百個人,最終還能大獲全勝。想要徹底剿滅販毒組織,必須仰賴于所有緝毒干警的眾志成城,現(xiàn)實也的確是如此。

綜上所述,孤膽英雄的拍攝手法并不適用于《冰雨火》,至于究竟該怎么拍,不妨參考一下《人民的名義》。盡管題材不同,一個是反腐、一個是緝毒,但仍有值得借鑒之處。雖說《人民的名義》名義上的主角是侯亮平,但本質上是一部群像戲,因而也就不存在什么“個人英雄主義”了。漢東省的反腐之所以能夠成績斐然,絕非侯亮平一人之功,包括沙瑞金、季昌明、趙東來、陳巖石、田國富等人皆功不可沒。

《人民的名義》的成功,世人有目共睹,達到了現(xiàn)象級大劇的水準。如果《冰雨火》能夠舍棄“個人英雄主義”,改弦更張力求寫實,至少其口碑會大幅度的提升。
飯圈的“互撕”鬧劇
既然說到了陳宇,就免不了要提及其扮演者王一博,起碼在個人看來,王一博的參演是弊大于利。不可否認,王一博確實能夠吸引其粉絲來追劇《冰雨火》,但負面效應也非常明顯。當出現(xiàn)了批評陳宇的聲音,粉絲會將其視為在攻擊王一博,進而演變成飯圈的“互撕”鬧劇。

誠如前文所言,陳宇無組織無紀律且屢教不改,單是泄密便有兩次。三年前泄密導致龔隊負傷,后來又在茶廠抓捕行動之前私下與吳振峰會面,這本身已經是嚴重違紀了。接下來又在與吳振峰的對話中屢次提及“今天晚上”這個時間點 ,假如吳振峰真的是毒販,又恰好準備在“今天晚上”走毒,必然會有所察覺。畢竟陳宇是一名緝毒警,其一言一行都會引起毒販的警惕,故此現(xiàn)實中的緝毒警是絕對不可能犯這種低級的錯誤。

當然了,陳宇所犯的錯誤遠不止于此,不服從指揮早已是家常便飯了。包括為了取得證據,偷偷潛入萬路通公司盜取資料,還有讓自己的女朋友調查萬萌萌等等,可謂是不勝枚舉?;蛟S有人會說了,陳宇還年輕,犯錯誤是正常的。平心而論,這就是借口,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警察,不是從入職那天才開始學習的。除了實戰(zhàn)經驗,其他相關的技能和條例在警校就必須得掌握,尤其是緝毒警,根本沒有試錯的機會。一個小小的疏忽,就會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要是放在現(xiàn)實中,以陳宇所犯之錯,大概率是要脫警服了。

面對這樣的陳宇,觀眾吐槽是在所難免的,也在情理之中,但粉絲偏偏不能夠接受。究其原因,在粉絲的邏輯中,自己的偶像永遠不可能有錯,包括偶像飾演的角色也要全力維護。在《這!就是街舞》最新一期節(jié)目中,王一博的粉絲和劉雨昕的粉絲在彈幕上“互撕”了起來,為了證明王一博足夠優(yōu)秀,其粉絲更是放出狂言。宣稱沒有王一博,根本沒有人會看《這!就是街舞》,本以為是一時上頭了,但并非如此。

事后個人寫了一篇文章評論這件事,結果在評論區(qū)里,大量王一博的粉絲皆持有這種觀點。眾所周知,《這!就是街舞》的明星隊長換了一撥又一撥,從來沒有因為某一位明星隊長的退出而跌落谷底。由此可見,哪怕是客觀事實,只要有可能影響到偶像的聲望,粉絲都會選擇抵死不認。

結語
《冰雨火》亦是如此,任何人都不可以給出負面評價,不然粉絲一定會群起而攻之,甚至扣上一頂不尊重緝毒英雄的“帽子”。實事求是,任何影視作品優(yōu)秀與否,題材只是先決他條件,水準的高低只能由質量來衡量。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