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間,我家那4條狗——1

時間 2023年
看著我家第4條狗前腳踩著包子細細啃食的樣子,一口? 兩口 三口......仿佛一條蠶在啃食桑葉般緩慢,我想起了26年前來到我家中的第一條鐵包金。
時間 1997年
1997年發(fā)生了很多事 ,香港回歸、大洪水、重慶重新被設立為直轄市、劉德華第一次唱《中國人》、還有我媽媽第一次帶著我和一條大狗來到我家。
因為我父親個人經濟原因、我奶奶與我媽之間的婆媳關系原因、還有一些其他存在的各種因素,導致了媽媽從我出生后整一年時間都帶著我生活在外婆家。
客觀來說,我家第一條狗的主人并不是我家任何一人。它從小是由我外公養(yǎng)大的,關于這狗的來歷,據(jù)我媽說是外公早年挑著貨郎擔子走街串巷雞毛換糖時,用一把姜糖從農戶手上換來的。
此犬名喚“來福 ”,一個很土氣的名字,想來也是外公取得 。立耳、黑背、卷尾、黃面,再加上四足金黃,一只十分典型的鐵包金農家犬。狗通人性,來福不似獵犬般身手矯健,也不像斗犬性格粗暴,它就像我國千千萬萬的農民一般,性格沉穩(wěn),顧家,忠厚善良。
我爸不止一次和我提過,他與媽媽戀愛期間在外公家經常一起坐著看電視,來福也會乖乖蹲坐在媽媽邊上盯著電視機津津有味地欣賞,有時看入迷了連叫它吃飯都不應答。
在我滿一周歲時,媽媽開始帶著我到我家生活,來福也跟著我們來到了我家,正式成為了我家的第一條狗。
與外公家里不同,我家當時并沒有電視這種稀罕物件,來福到了我家后算是損失了一大樂趣。不過它很快找到了另一件讓它興奮的樂事——“一統(tǒng)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狗亦是如此,在九幾年的農村,養(yǎng)狗的人家不在少數(shù),村子里的狗多了,自然也形成了屬于它們的江湖。來福作為“外來戶 ”初來乍到,被村子里的狗群欺負是難免的了,但它繼承了農戶人家的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沒事不惹事,出事不怕事。憑借著在外公家里好吃好喝養(yǎng)成的好體格以及擒賊擒王的高智商行為,順利融入進了本村犬類江湖中并占有了一定地位。
關于來福是如何做到的,多年后的今天,本人思考了許久得出原因:
1.?????? 當年農村多為散養(yǎng)狗,狗的伙食基本取決于主人家當天吃剩了啥,如果當天啥剩飯都無,那狗基本只能去吃 S了 (字面意思,是真的吃S)這在養(yǎng)狗還講究寵物糧營養(yǎng)成分的今天是極度少見的。而外公作為當時做小生意先富起來的一批人,家里買得起電視,養(yǎng)的狗頓頓能吃飽吃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因此頓頓吃飽吃好的來福體格明顯優(yōu)于大多數(shù)本村散養(yǎng)犬。
2.?????? 狗是群居動物,當村里的散養(yǎng)狗平日里聚集時,自然而然會出現(xiàn)類似狼群中頭領的存在,
來福想要立足不被群起而攻之,就算用它的狗腦袋想也知道,它不是葉問并不能一個打十個,但只要解決領頭的那個,問題應該就好辦多了。
3.?????? 來福占有一定地位,我是如何發(fā)現(xiàn)的。說來有點羞,我撞見來福在村里傳宗接代.avi了我們村子里的小狗基本都是互相贈送的,比方說打聽到誰家大狗生了,想養(yǎng)狗的人就拎著些自家田里種的蔬菜上門討一只,所以直到20多年后的今天,村里有些狗的身上,依然流傳著來福的血脈。
隨著我一天天長大,開始上小學了。來福也多了項新職能——護送我上下學。
狗有時間觀念嘛?我想是有的,自從我小學開始,來福每天早上6點40左右就開始在我門前汪汪叫,并用前爪剌我房間門催促我起床上學,周六周日它就趴自己窩前一聲不吭。
學校距離我家大概2公里,來福就在我身邊一路跟我走到學校,然后自己回家,下午在我放學回家還有幾百米的路口等我,日復一日。
時間一天天過去,來福老了。我本以為它會壽終正寢的,可是意外還是來了。
一日,我如同往常般放學回家,可在路口沒看到來福,心里有些犯嘀咕 今天這是怎么了
回到家看到一圈人圍在門口走廊,低頭看著什么,我擠過去看——是來福 它躺在地上 嘴邊有一些白色的粘稠液體,隨著它嗚嗚嗚地低吟,好像不干凈的牙膏水一般一點點從嘴邊流出來。漸漸的,我已經聽不到它嗚嗚聲了,只能看著它肚子一點點起伏,慢慢趨于平緩。
后來聽爸爸說可能是有老鼠吃了鼠藥,來福捕鼠,間接鼠藥中毒了。
就這樣,我家的第一條狗“來?!彪x開了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