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art教授:談索緒爾的語言定義(與瞎折騰的德里達)
? ? 索緒爾在語言學中有個經典公式:語言等于言語活動減去言語。簡單來說,言語活動就是人們使用語言的活動,其中個人化的部分叫做言語,比如肢體語言、音調高低等等。語言學主要是研究具有社會意義的語言,而不是個人性質的言語。
? ? 為什么要限定這里的研究對象呢?因為只有研究簡單的對象,才可能得到確定的規(guī)律,進而導出硬核的理論。哲學史上洛克區(qū)分了第一性質與第二性質,第一性質不依賴于人的感覺,可以被客觀的測量,比如長度、重量等等,第二性質則是依賴于感覺的作用,比如顏色。物理學主要研究第一性質,這樣才能得到嚴格的科學定律,比如牛頓運動定律。索緒爾區(qū)別語言和言語,這樣才能得到嚴格的語言學理論,比如后來喬姆斯基的生成語法理論。
? ? 索緒爾所說的語言,主要是強調聲音的印記,它作為能指項,在語言中被約定對應于意義的印記。這里的能指和所指都是心理印記,就是為了避免主客觀的討論,相當于文件格式已經轉化好了,你直接拿來用就行了。至于文字的部分,則是這個印記的再現,相對而言處在附屬的地位。一般來說,文字大都是教育的結果,沒受過教育的也能夠使用語言說話,但他卻很可能不識字,而教育機構可以文字改革,卻很難改變人們的說話方式,甚至還要把普遍讀錯的音作為正解。
? ? 遺憾的是,后來有個叫德里達的哲學家,非要給索緒爾玩解構,結果就是從科學倒退到早期扯不清楚的狀態(tài)。個人感覺很可能是與法國的哲學高考有關,有考試的地方就有應試的小鎮(zhèn)做題家,他們看到什么就以為是什么,小作文哲學論文之類的寫多了,就會覺得是文字更加重要。我至少看到兩個人,說西方兩千多年的哲學傳統(tǒng)是錯的,一個是海德格爾的存在者,還有一個是德里達的邏各斯中心主義,他們都帶有小鎮(zhèn)做題家的特征,不被當時的主流學界認可,然后就瞎折騰搶奪話語權,勝利之后就在哲學史里貽笑大方,卻被國內附庸風雅的文史哲給當成寶貝。
? ? 關于文字,我們完全可以類似得到:文字等于寫字活動減去寫字。但國內的文史哲似乎都比較推崇寫字,美其名曰書法,甚至語言學專業(yè)里還夾雜一個書法學,殊不知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書法像言語一樣位置尷尬,是要在語言學的研究中被減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