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良善的分層社會
文化的分層,形成了商品的分層。
又由于商品在現(xiàn)代社會承擔文化表達的作用,商品的分層會進一步促進了文化的分層。
如果你不看土味視頻,就不會買下沉市場商品,進而無法理解老家長輩群里的許多聊天內(nèi)容。因為商品本身也構(gòu)成了我們當下生活中社交貨幣的大部分,我們會在日常生活中聊買什么衣服,什么零食,哪里的娛樂設(shè)施好玩,又或者是什么電影和電視劇好看——這些文藝作品也是一種商品。
我們看到過太多關(guān)于信息繭房、過濾泡與回音室的反思,將算法與信息流創(chuàng)造的世界斥為狹隘的奶頭樂??苹米骷液戮胺荚谄渲衅≌f《北京折疊》中諷刺的社會圈層固化與折疊也是目前大多數(shù)城市現(xiàn)代人所批判的。
似乎現(xiàn)實不可避免的,正在滑向這樣的境況。
然而,對城鄉(xiāng)兩種商品包裝方式和社會運轉(zhuǎn)方式的辨析,讓我們需要思考的另一個問題是:社會階層間文化的溝壑,是否真的需要彌合?
當我們的總體訴求是讓所有人過上美好生活的時候,我們是否要精確的定義美好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
用更直接的話來說就是,我們究竟是要讓所有的農(nóng)村人都喝得起 40 元一杯的喜茶,還是要讓城里人被迫接受 7 元一杯的蜜雪冰城。
尤其是當他們各自認為對方交智商稅,并從自己購買的那份商品中感受到快樂和優(yōu)越感的時候。
當落到具體問題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其實是一個選擇問題,只要選項存在,塑造并不是問題的關(guān)鍵。
蜜雪冰城的洗腦神曲并沒有強迫消費者去購買它的產(chǎn)品,也沒有欺騙消費者買蜜雪冰城就是唯一的幸福生活。
我們一定要在宣傳上赤裸裸的展現(xiàn)出“喝蜜雪冰城的消費者就是窮”這樣的觀念,才算是沒有欺騙消費者么?恐怕也不太對。
買蜜雪冰城的人自然知道它的價格是遠低于喜茶的,但重要的是一個長期選擇蜜雪冰城的消費者自身的內(nèi)心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他究竟是覺得“這個世界對我不公,憑什么我只能喝蜜雪冰城”,還是“花 40 元喝一杯喜茶的人腦子多少有點大病”。
無論是高檔的喜茶還是價位稍低的蜜雪冰城,帶給用戶的都是來自糖和脂肪的多巴胺風暴。從口味的角度講,有些人能感受到較大的差異,而另一些則感覺差不多。
但從健康的角度講,即便是用了低卡糖和有機水果的奶茶也并不意味著游離糖就比奶茶粉更低,對健康的危害更?。▽夏耆藖碚f,這都是糖水兒,喝多了致癌)。
喜茶和蜜雪冰城在各自的領(lǐng)域,面向各自的潛在消費者推出吸引力足夠的廣告和市場營銷活動,其本質(zhì)不是對消費者認知的固化,而是使得原本就選擇了這一品牌的消費者有了更強的獲得感。
如果我們一定要追著蜜雪冰城、拼多多、海倫司等通縮型消費升級品牌窮追猛打,只會加劇社會對經(jīng)濟強勢群體的仇恨。因為批評甚至扼殺這類“略顯低檔”的品牌崛起,與“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有極大的相似性。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只強調(diào)喜茶、黑天鵝和精釀啤酒才算是“幸福生活”,則不免又讓人陷入追求超出自身消費能力的消費主義。這與我在《彎路》中提到的,極端反轉(zhuǎn)基因組織寧可讓非洲貧困地區(qū)人民餓死,也不愿意給他們提供轉(zhuǎn)基因糧食的行為類似,陷入了絕對主義。
消費主義的分層建構(gòu)在某種程度上消除了社會矛盾中最為激烈的那個部分,它讓所有人都意識到自己是社會進步的受益者,而淡化了同時產(chǎn)生的階級分化矛盾。這在共產(chǎn)主義完全實現(xiàn),也就是“階級消失”之前,顯然是有利于社會發(fā)展的,而不是社會進步的阻礙。
《美麗新世界》中的警世之狀,可能已經(jīng)悄然實現(xiàn)。然而,它卻以更溫柔,對社會更有益的方式成為了我們社會的一部分,并未帶來反烏托邦作品式的噩夢。